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分級分類開展民族團結教育的有益探索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教育技術時間:瀏覽:

  摘 要:分級分類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對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心連心 一家親——廣西民族團結知識讀本》叢書是針對青少年、社區居民、干部和農民的特點與需求普及民族團結知識、加強民族團結教育的有益探索,具有政治站位高、讀者定位準確、內容形式多樣的特點。

  關鍵詞:分級分類;民族團結;教育;評述

教育界

  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是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重要內容,如何在全社會分級分類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提高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是當前理論與實踐領域都十分關注的問題。近日,由廣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心連心 一家親——廣西民族團結知識讀本》叢書,就是對這一問題進行的有益探索。叢書由廣西民族大學玉時階教授主編,來自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廣西民族大學、南寧師范大學、廣西教育學院等單位的7位中青年教師參與編著,獲2018年度國家出版基金項目資助。從總體上看,叢書具有政治站位高、讀者定位準確、內容形式多樣等特點,對新時代分級分類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有積極意義。

  一、政治站位高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團結至關重要。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民族工作,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均積極采取措施,不斷促進中華民族大團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創新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進行了一系列決策部署,強調要“做好民族工作,最關鍵的是搞好民族團結,最管用的是爭取人心”,要“堅持把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作為各民族最高利益,把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來”[1],各民族大團結不斷增強,“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成為新時代民族工作創新推進的鮮明特征。

  黨的十九大召開以后,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進一步深化。2019年9月,習近平同志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要“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基礎性事業抓緊抓好”“加強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學習以及民族團結教育”“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全面深入持久開展起來,創新方式載體,推動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鄉鎮、進學校、進連隊、進宗教活動場所等”[2]。

  同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要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要“把重心下沉到社區、鄉村、學校、企業、連隊等基層單位”“把民族團結教育納入國民教育、干部教育、社會教育全過程”[3],突出了在基層干部群眾中普及民族團結知識、加強民族團結教育的重要意義。

  廣西地處祖國南疆,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共同居住、共同開發和共同守護的地方,也是全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區。新中國成立特別是195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廣西各族人民砥礪奮進,開拓創新,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提供了廣西模式,民族團結已經成為廣西的一張閃亮的名片。2017年4月,習近平同志在廣西考察工作時,希望廣西“總結好、運用好、發展好民族團結進步的成功經驗,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使各民族心連心、手拉手的好傳統代代相傳”[4]。2018年,汪洋同志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中,代表黨中央高度肯定了廣西的民族團結進步成績,對進一步做好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2019年,《廣西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施方案》印發,對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提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水平等工作進行了部署。

  叢書突出政治導向,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黨中央和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的重大決策部署,促進各民族群眾相互尊重、關心、幫助和共同進步,結合當前廣西民族工作和民族關系特別是建設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的實際情況進行了精心設計,幫助廣大基層干部群眾了解廣西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各民族團結進步的歷史與現狀,了解掌握黨和國家的民族理論政策,不斷提高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二、讀者定位準確

  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普及民族團結知識,需要瞄準靶心、精準發力。為此,作為普通讀物,準確定位目標讀者,對提高宣傳教育的針對性至關重要。叢書把目標讀者定位為青少年、社區居民、干部和農民,把準了當前基層民族團結教育的重點人群。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習近平同志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5]青少年具有什么樣的民族觀,將直接影響到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是否能夠深入持久,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否深厚牢固。必須在廣大青少年中深入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

  社區是社會的基本單元,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場域。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我國各民族跨區域大流動已成為時代的顯著特征,城市少數民族人口數量急劇增長,社區民族工作重要性日趨凸顯。2011年,國家民委、民政部專門印發了《關于加強新形勢下社區民族工作的意見》,提出要加強社區民族工作。在社區居民中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將有利于“引導流入城市的少數民族群眾自覺遵守國家法律和城市管理規定,讓城市更好接納少數民族群眾,讓少數民族群眾更好融入城市”[2],建立相互嵌入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減少各民族之間因為不理解不尊重而引發的糾紛。

  推薦閱讀:教育界期刊發表教師論文認可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源市| 新龙县| 田林县| 化德县| 兰溪市| 内乡县| 新晃| 信丰县| 南京市| 山西省| 阜城县| 山西省| 靖江市| 上虞市| 海丰县| 浙江省| 崇礼县| 扶余县| 蚌埠市| 古浪县| 嵊泗县| 新丰县| 北碚区| 醴陵市| 囊谦县| 阿拉善盟| 茶陵县| 凤庆县| 陆丰市| 镶黄旗| 德格县| 大洼县| 婺源县| 新竹县| 达拉特旗| 莒南县| 安化县| 赫章县| 连山| 普格县| 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