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混合式教學模式是信息技術和教育融合的時代產物,是面對面教學與在線教學的混合,也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下教學與輔導方式的混合,是當前使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教學方式。該文針對民辦院校學生混合式教學現狀、學習方式、教學效果、影響因素、學等進行調研,通過對調查問卷分析,提出優化學生混合式教學下學生學習績效的措施,為民辦院校教學改革提供有價值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民辦本科高校;混合式教學;調查分析;學習績效
1 混合式教學國內外研究現狀
混合式教學模式是信息技術和教育融合的時代產物,是面對面教學與在線教學的混合,也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下教學與輔導方式的混合。隨著混合教學模式的廣泛開展,新建民辦本科院校引入了慕課、泛雅、智慧樹等課程平臺,公共課程共享優質資源,采用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混合方式,混合式學習已成為當今大學生學習的有效途徑。
混合式教學經歷了三個階段[1-3]:1)技術應用階段(90年代末-2006年),直接將其定義為面對面教學和在線教學的結合,基本是純面授教學與純在線教學之間簡單結合的過渡階段。2)技術整合階段(2007-2013年),從教師角度明確了線上線下比例,關注教學設計,注重師生交流。3)“互聯網+”階段(2013-至今)強調從學生視角所創設的參與度高、個性化的學習體驗過程。
對混合式學習績效研究比較多,如王春媚構建了適用于高職院校的在線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提出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績效的管理途徑[4]。段金菊,汪曉鳳提出社會化交互行為和參與模式與學習者高低績效呈正相關[5]。黃慧對在線學習學生參與度不高問題,從教師、學習資源、教學平臺、同伴、教學策略五個維度總結出18種策略,并通過《藝術與審美》課程進行實證[6]。王璐研究了高校混合課程中學生深度學習影響因素,以《計算機基礎》課程為實證研究[7]。席洋,馬亞偉對混合模式下大學英語聽說教學進行了研究,推動了英語學習的交互式、個性化、自主化發展[8]。
通過以上分析得出如下結論:1)對現階段混合教學模式認識基本清晰,目標基本一致。2)學者對不同高校、不同課程實證研究較多,但未形成有效模式。3)研究實證多停留在文史類、英語或基礎等課程。
雖然國內外學者對此有了較深入的研究,但是基本都是針對特定類型學校、特定課程的研究及應用或者是對影響混合式學習某一方面的研究,對此提出針對民辦本科院校理工科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方式下學生學習績效進行調查研究。
2 混合式教學方式下學生學習現狀調查
本文以混合式教學相關理論為指導,結合民辦院校學生層次和特點,以鄭州科技學院為例,設計了混合式教學方式下學習現狀調查問卷,對該校學生學習情況進行了調查。
2.1 問卷設計
根據前期對混合式教學和民辦院校學生的了解,設計了調查問卷,共涉及5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基本資料,第二部分混合式教學的認識,第三部分混合式學習方式選擇,第四部分混合式教學效果評價,第五部分混合式教學效果影響因素,共24個題目,其中一個開放性討論題,調查數據采用Excel進行統計分析。
2.2 調查對象
調查隨機抽取鄭州科技學院500名學生,收回有效問卷478份,有效率95.6%,涉及大一至四年級學生包含24個專業,覆蓋藝術,經濟、管理、工學等專業。性別分配適當,其中女生46%,男生54%,基本比例均衡。本次抽樣調查對象樣本分布均勻,保證了結果的客觀性。
3 調查問卷分析
3.1 對混合式教學認識情況
混合式教學是面對面授課和網絡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網絡平臺上的知識,在對混合式教學概念和混合式學習經歷調查中,有90%以上的學生概念清晰,說明學生對混合式教學方式是認可態度。在對未來更多開設混合式教學調查中,60%的學生希望更多開設混合式教學課程,30%的學生基本同意,10%的不希望更多開設混合式課程。
3.2 混合式學習方式選擇情況
在對混合式學習方式調查中發現學生99.5%的學生擁有智能手機,60%的學生擁有電腦,說明混合式學習設備普及率很高,能夠滿足混合式學習的物質基礎;70%以上的學生通過手機進行混合式學習,更喜歡APP離線學習;在學習新內容之前,學生每次都會預習占到12.8%,經常預習占到31.2%,說明大部分學生課前預習效果較差;當遇到問題時學生大部分學生還是希望求助于老師解決問題,一半以上的學生學習時間在0.5小時以下。
3.3 混合式教學效果評價
從課程評價方式、提高學習積極性、提高問題分析能力、提高自主學習、提高學習興趣、學習滿意度等方面進行調查,結果顯示58.7%的學生喜歡線上和線下結合的考核方式,說明大部分學生認可線上和線下考核;認為提高了學習積極性的學生占30.4%,提高了問題分析能力的學生占20.5%,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的占40.7%,提高了學習興趣的占43.7%.學習滿意度高占56.8%,說明混合式教學對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有一定促進作用。
移動學習活動的網絡知識庫和信息庫我們成為移動資源,調查發現79%的學生喜歡多媒體資源50%學生喜歡文本資源,可見豐富多樣的多媒體資源更能吸引學生注意。
3.4 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
在對影響混合式學習效果調查發現影響前三位的因素分別為學習資源、在線輔導、自我學習克制力,說明豐富多樣的多媒體資源更能吸引學生學習,教師及時的網上輔導答疑非常必要,學生自我學習控制力是學習內在動力。
4 提高學生混合式教學方式下學習績效建議
推薦閱讀: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習作批改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