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教師在生物教學中采用多種措施,開發鄉土資源與生物教學相聯系。通過介紹天津國家級自然生物資源,培養學生的自豪感;通過展示天津特產,加強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通過課外小組調查,使學生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通過視頻播放天津公益事件,培養學生長大投身公益的意識;通過搜集天津生物入侵實例,培養學生生態意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總之,在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達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使學生感受生物知識就在我身邊,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采取多種渠道,開拓學生學習生物的視野與角度;使教學的信息容量增大,使學生了解知識的實際應用。
2011年版《生物學課程標準》實施建議中,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建議談到,為了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條件,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學習內容,提高學習效率,教師應積極開發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
教師在生物教學中采用多種措施,積極開發鄉土資源與生物教學相聯系,取得了一些經驗,現總結如下:
一、生物教學中介紹天津國家級自然生物資源,培養學生的自豪感
學習八年級上冊《軟體動物》中介紹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使學生了解保護區是世界三大貝殼堤之一,是我國唯一的以貝殼堤、牡蠣灘珍稀古海岸遺跡和濕地自然環境及其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和管理對象的國家級海洋類型自然保護區。貝殼堤有毛蚶、竹蟶等許多軟體動物貝殼,天津河口濕地及七里海濕地還棲息和生長著多種珍稀野生動植物。學習八年級上冊《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中介紹天津《八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它的主要保護對象為次生森林生態系統。森林覆蓋率達已達95%以上。該保護區的建立對于我們來研究華北地區森林演替規律和維護當地的生態平衡均有不同尋常的重要意義。學習八年級下冊《生命的起源》中介紹薊縣的中上元古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巖層中發現的化石,有生命早期階段的宏觀藻類植物、世界罕見的微生物群,存在距今14~12億年的巖層中,它具有重要的科學及科研價值。通過對以上天津資源的學習,學生感受到身為天津人的驕傲和不同,從而培養學生的自豪感。
二、生物教學中展示天津特產,加強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天津人有句形容特產的俗語:“沙窩的蘿卜張家窩的棗,曹莊子養花水土好。學習《植物的結構層次》展示沙窩的衛青蘿卜(根)、天津青麻葉大白菜(葉)、天津黃韭(葉)、寶坻大蒜(莖)、張家窩鎮的棗(果實);天津民間素有“吃魚吃嚇,天津為家”的說法。學習《魚類》時展示銀魚圖片,使學生了解銀魚是天津市的特產,不僅能夠供天津市廣大市民所需,還出口國外創造收入;學習《食品營養與安全》展示狗不理包子 、楊村糕干、 玫瑰腸 、十八街麻花、天津小站稻圖片;學習《節肢動物》展示中國對蝦及到七里海吊螃蟹等圖片;學習《真菌》展示五加啤酒、紅鐘醬油、獨流的醋、王朝葡萄酒圖片。生物教學中通過展示天津特產資源圖片,使學生一方面學習生物知識,又加強了熱愛家鄉的情感。
三、生物教學中開展課外小組調查,使學生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
天津沿海地理環境特殊,土壤鹽堿化嚴重,植物種植成活率不高,常用的園林植物種類不足,可以種植成活的僅200種,所以植物資源存在群落單一、品種單調等問題。生物課外小組調查天津泰達園林情況,明確天津開發區從一片鹽堿灘、一片不毛之地到如今綠化率達30%,看到了在科學工作者不懈的努力,一次次實驗發明了鹽灘綠化的專利技術,運用科學創造了鹽堿地綠化的奇跡,還成功制造出業內不可復制的“泰達模式”。課外小組調查榮獲人居環境范例獎的天津塘沽堿渣治理項目,了解對堿渣的科學治理,把曾經的堿渣場變為綠地、堿渣山變為花園的艱辛治理過程,明確紫云公園是由堿渣山改造成的,現在的紫云公園內鳥語花香,現在培植草坪可達16萬平方米,種植的花卉一共4萬余株,種植成活的低矮的灌木、高大的喬木以及其他樹種為百余種共30余萬株,引來數十種鳥類來此棲息,消除了堿渣塵對環境造成的的污染,而且改善濱海新區大氣環境質量,提供了為居民提供很好的休閑和鍛煉的去處。生物教學中通過以上鄉土資源學習,了解綠化植物每一棵都來之不易,從而更加珍惜現在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葉。
四、生物教學中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每節生物教學中,開展同學生物知識介紹環節。學生介紹天津塘沽安琪花園等花鳥魚蟲市場等本地資源,使學生了解隨著天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又進行精神文明的追求。為美化家庭生活,各種慶典等等,需要購買花卉的數量逐漸增多,養觀賞魚、貓、狗、蟈蟈等動物的也不少;所以各種花卉市場和寵物市場層出不窮,豐富了人們的業余生活同時為自己增加收入。學生介紹例如養梭魚、養對蝦、養螃蟹、養牡蠣等,明確天津有很豐富的水域資源,給各種水生生物養殖及捕撈提供了便利,豐富的海產品提供了捕撈的資源,塘沽海鮮供應京、津、華北及其他地區,提高了沿海都市的知名度。學生介紹極地海洋館的動物、開發區熱帶植物園里的植物、天津綠博會等天津本地資源,使學生獲得生物知識的拓展,提升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眼界。生物教學中通過以上與天津實際生活的資源介紹,明確這些和生物相關的職業前景,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
總之,課程資源開發鄉土資源與生物教學相聯系,在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達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使學生感受生物知識就在我身邊,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采取多種渠道,開拓學生學習生物的視野與角度,使教學的信息容量增大,使學生了解知識的實際應用。
推薦閱讀:教育界期刊發表教師論文認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