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高中物理課程對于初中物理學習的延伸,奠定大學物理的基礎具有重要的意義,如何培養學生的物理解題能力已經成為高中物理探索的主要任務,高中物理的知識,都是具有邏輯性,但是缺乏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比如:光學、力學、電磁場,學生很難理解和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就會導致學生興趣缺失、成績下降的情況發生,只有培養學生的物理解題能力,才能解決這些問題。高中物理老師應該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措施,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目的,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物理;學習;解題能力;培養探究
物理作為一門基礎學科,高中物理對于整個階段的物理學習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物理不僅是培養理科人才的基礎還是高考成績的關鍵,相對于其他學科,物理是一門比較復雜抽象的課程,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經常會覺得理解困難、無法掌握學習內容,導致學生學習物理課程的興趣下降,教學效率也不高。
一、 解題能力要著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不管是什么學科,興趣都是最好的老師。高中物理作為一門特殊的學科,興趣培養十分重要,這就需要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具有趣味性,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老師可以通過新穎的教學手段,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為學生制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物理學習中,增加學習物理的興趣,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新奇的教學手段,使學生時刻處于高度集中的狀態,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物理學習中,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二、 解題能力要加強物理公式學習
對于高中物理的公式定理,要熟記于心,也能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高中物理課程中的定律、公式非常多,在解題的過程中將這些公式和知識點活學活用,有利于加強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掌握。
所以學生應該牢記物理學習過程中的所有知識,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物理的解題能力,對于所接觸的物理公式定理,死記硬背是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基礎,之所以感覺物理公式難,是因為沒有深刻理解公式的物理意義,并且也沒有注意歸納總結一些記憶技巧。
其一要掌握每個物理公式中的每個物理量的含義,單位包括其內涵和外延,類似公式多對比。
其二要掌握每個公式的來龍去脈,有推導過程的要理解并掌握其推導過程,這一點非常重要。
其三要牢固掌握每個公式的適用范圍,有些學生不重視這一點,導致做題時不知道該選擇哪個公式。
其四要非常深刻地理解公式與物理量的物理意義,高中物理公式不能死記硬背,要重視理解,也同樣需要機械記憶。
所以應該將理論基礎內容、公式定理爛熟于心,才能為培養學生高中物理的解題能力奠定基礎。
三、 解題能力要培養學生的獨立分析能力
高中物理課程需要學生具有獨特的物理解題思維能力,高中物理教學課程必須從學生的解題思維能力培養入手。高中物理解題思維是對物理理論知識的基本應用,是在物理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發散思維、正向思維、逆向思維、對題目進行解答的各種綜合性的思維方式,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應該針對性地對各種思維能力進行講解應用,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解題能力。如何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聯想到會涉及的知識點是教學難點,高中物理的學習范圍十分廣泛,像電學、力學等方面的知識點相對比較抽象,考試題目中涉及的知識點也比較多,這就需要學生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將會涉及的知識點聯系到一起,找到解題突破口,得出正確答案,這樣才會達到培養學生物理解題能力的目的。
四、 解題能力要加強錯誤整理與分析
在高中物理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遵循的原則是循序漸進,教師考查學生對于物理知識點掌握情況的主要方式是模擬考試,學生容易混淆的知識點是經常被考的重點,每次進行完考試,學生可以建立一本自己的錯題集錦,對出現錯誤的知識點進行反思和總結,避免下次再出現類似的錯誤,在物理教學課堂中,老師應該幫助學生溫故而知新,幫助學生回憶之前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幫助學生加深印象。
因為高中物理知識點比較多,在考試過程中也經常會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當多種知識點同時出現,學生對于這些知識點進行整合,了解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比如,在電磁學的講解中,老師可以進行相關知識的舉例:有電量P,重力忽略不計的小球水平向左進入復合型區域,求小球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這個題就會涉及電場和磁場的知識點,遇到這樣的題型,學生應該主動進行整理分析。有利于學生鞏固解題能力,將重點難點和出現過錯誤的地方進行總結,避免再次出錯。
五、 解題能力要掌握科學的自主學習方法,提升物理學習能力
我們應在平時的物理學習中不斷積累學習經驗與基礎知識,養成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我建議物理學習習慣的培養要以教材學習開始,我們要以高中物理基礎知識點為主,繼而深入研究課本資料中的內容。我們在學習課本知識的時候,要重視課本插圖的作用,很多課本的插圖都是對物理知識的再現與解釋,借助課本插圖可以讓我們對相關知識點理解的更加深入與透徹。另外,我們在物理學習中要注意知識的整理與總結,隔一段時間就要對解題方法與解題過程進行系統的總結,在不斷的學習中,慢慢地形成符合自身特點的物理學習方法與習慣。例如,在學習機械做功快慢的時候,我們都知道物體的運動存在快與慢,運動快慢是用速度表示的(路程/時間)。那么,做功的快慢又用什么符號表示呢?首先,我們想到物理機械做功快慢應該與機械運動有關,通過查閱課本知識,回憶機械運動中涉及的參數,我們可以得知機械做功的快慢用功率表示(有用功/總功率),然后再對比聯想速度與功率之間的關系,從而尋找到解決物理練習題的方法。類比聯想是物理學習的科學方法之一,高中生通過這種學習方法可以將學過的物理知識建立起結構體系,可以提升培養我們的創造力與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六、 總結語
總的來講,學生的解題能力對于學好物理非常重要,培養學生的物理解題能力不僅要理論知識作為基礎,還要不斷地積累和實踐訓練,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和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建軍.高中物理解題的幾種常用的解題技巧分析[J].中學物理,2015(11).
[2]秦麗榮.緊抓“思維起點”有效提升高中物理解題能力[J].中學物理,2015(09).
[3]董德利,崔福云.高中物理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具體措施探析[J].高中數理化,2013(14).
推薦閱讀:《氣體物理》(雙月刊)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主管、中同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主要主辦單位)、中國宇航出版有限責任公司共同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