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在當下應該如何去加強對小學數學教學管理應用的新發展模式呢?又該如何去加強對教學建設的應用制度呢?對此本文主要從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分析以及對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中的教學策略等各個方面做了相應的介紹。本文選自:《小學教學·數學版》,《小學教學·數學版》創刊于1980年(曾用名《小學青年教師》),是一份以小學教師、教科研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的教學輔導刊物,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雙效”期刊,入選中國期刊方陣,具有理論先進、內容豐富、資料翔實、信息快捷、形式活潑、風格新潮等特點。
摘要:小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到的數學知識都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找到原型,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在綜合與實踐教學中充分結合實際生活,并在已有教學經驗和學生的實際年齡以及個性特點的基礎上,創設學生較為喜聞樂見的教學情境,激發出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策略,教學論文
Abstract: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learn mathematics knowledge to be able to find the prototype in real life, therefore,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 should fully combined with real life in comprehensive and practical teaching, and the existing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student's actual age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sis of creation of students more happy teaching situation, inspir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mathematics.
Keywords: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strategy, teaching papers
一、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在課程認識上,教師存在偏差
在當前的小學教學安排上,基本沒有多余的課時安排這一綜合與實踐課程,且沒有安排相應的考試事項,致使一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將其作為選學內容,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鼓勵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與練習操作,使得這一門課程存在著很大的隨意性。
2.教學內容的選擇存在難度
對于很大一部分小學教學而言,綜合與實踐課程是一個全新的教學領域,因此,在教學中沒有相應的理論與實踐經驗作為借鑒。再加上這一課程缺乏相應的教材與教學情境,進而導致小學數學教師在教授這門課程時困難重重。綜合與實踐是小學數學課程拓展的重要領域,它在滿足素質教育與新課標改革的要求下,為小學生提供了探索、實踐、研究學習的新思路,極大地推動了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升了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但在實際的教學環節,綜合與實踐并沒有得到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視。編者結合自身經驗,探索綜合與實踐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給業內工作者提供幫助。
3.相應的教學評價體系不到位
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課程具有極強的開放性,沒有固定的教學模式可以遵循,對于問題,學生可以有不同的觀點與答案,如何對學生的回答與表現進行評價就成為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加之部分小學數學教師沒有相應的教學評價體系,仍然采用傳統教學下的量化分數模式進行教學評價,(www.fwsir.com)這不符合這一課程的特點與要求,造成教學評價工作無法得到有效落實。
二、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中的教學策略
1.教師應對教材進行詳細分析與研究,為綜合與實踐課程提供堅實的基礎
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程是一個全新的教學領域,沒有相應的理論與經驗可以借鑒,所以教師必須對教材進行分析與研究,探索出合適的教學模式。編者結合自身工作,對現行的北師大版數學綜合與實踐教材進行分析后發現,其具有下面一些特點:
(1)依托數學教材知識
縱觀小學數學北師大版綜合與實踐內容,基本上都是以小學相應的數學教材知識為依托進行的教學安排。第一學段是以單一數學知識點的實際操作活動為主要內容,第二學段加深為多知識點的綜合應用為主要內容,但原則上還是以學生所學的就近知識點進行教學活動的安排。
(2)背景為生活問題
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程內容的設置主要是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基礎,使學生在實際的生活場景中挖掘與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3)載體是實踐活動
從教學內容的安排來看,綜合與實踐課程這一新領域的教學必須依托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實際參與,以學生實際參與的活動作為研究基礎,比如,實地勘查、實物操作、信息整理、數據測量等。
(4)追求多元化目標
這一課程的教學目標不僅注重深入理解與鞏固數學教材知識,更加注重小學生在實踐中的數學知識的積累與總結,使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實際生活。同時,還培養學生的人文、科學素養,比如,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環保意識以及投資意識等。
2.合理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
具體來說,教師在進行實際操作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以下兩點:(1)實現生活及教學的有效融合,能夠實現實際生活與數學知識互相說明;(2)教師設計的教學方案,必須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使其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環節中。
3.創新評價體系,關注實踐活動的過程
在對學生進行課程教學評價時,不能以筆試的量化成績作為評價標準,而應以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情況為重點進行科學合理評價,以質量為標準進行整個教學活動的評價,這就需要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注重學生是否主動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效果與能力,是否采用了多樣化的方法,是否參與了積極討論等。此外,還應加強教學過程的監督,并采取自我、小組、教師等多樣化的形式對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情況進行科學合理評價。
在小學數學中有效開展綜合與實踐教學課程,能夠充分提升小學生利用數學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給學生提供了更加廣泛的學習渠道。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注重對這一課程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