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為了提高預科計算機的教學質量,提高預科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培養當今信息社會中高素質的少數民族人才, 就必須對預科學生計算機教學模式及教學內容加以改革。預科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模式連接著并受制于培養目標和教學任務,也連接并制約著計算機教學的形式和方法。
1.教學內容實行預補結合的方式
無論多么好的教學模式,多么好的教學方法都是圍繞著教學內容展開的。如果所選的教學內容不合適,再好的教學模式也發揮不了很好的作用。在過去的十幾年的計算機教學中我們一直是以“計算機基礎”為主要內容而展開教學的。開始的一些年效果還是不錯的,但是隨著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普及化,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逐年提高,我們所講的內容大部分學生從小學、初中就開始學。所以再給學生講這些內容就滿足不了學生的求知欲,學生也對學習計算機不感興趣,進而就影響了課堂教學,自然也收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進行了大膽的改革。
我們這次改革的思想定位-以預為主預補結合。圍繞這次改革的中心思想,我們首先根據不同班級計算機基礎的情況,先對計算機基礎知識補充講解,然后開設C語言這門課程。對C語言這門課程進行基本的講解,為學生上大學打下良好的基礎。真正起到高中和大學的銜接性教學的作用。也讓學生一年的預科學習真正有所收獲。由于學習了新的知識,學生學習興趣得到明顯提高,也為學生的大學計算機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原則
2.1 堅持以學生為中心, 以應用為目的的原則, 突出計算機課程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 確實實行“少而精”的教學原則, 對課程內容進行篩選優化。 比如對一些實際操作型的問題, 教師沒有必要花課堂時間精講, 而應結合實際運用使學生在應用中去掌握, 這樣既可以節省教學時間又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2 學生地位的轉變。網絡環境下的計算機輔助教學使學生由原來單純聽講,被動接受灌輸的地位轉化為主動參與和積極探索的主體地位。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層次較自由地去探索、發現和解決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和創造思維能力。
2.3 教師角色的轉變使教師從原來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解者”的角色自然轉化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和監督者。使教學過程由傳統的講解說明式的進程變為互動教學,即通過利用教學資源,為學生建立教學情景,使學生通過與教師、同學的協商討論,參與操作,從而獲得知識、掌握知識的一種全新的教學過程。
2.4 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由于計算機知識更新速度極快, 教師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傳授給學生終身享用的知識, 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 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篩選、捕捉有用的信息的能力和不斷更新自己知識的能力, 并且在今后的大學學習中, 能創造性地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來看, 能力的培養比知識的灌輸更為重要。 古人云:“授人以魚, 不如授人以漁。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加大實踐教學的力度, 加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 重視理論與實踐的銜接, 使學生逐步獲得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在實踐中, 并且在實踐中逐步鍛煉增強本領的能力。
3.教學方法以“任務驅動”形式為主
教學方法是教師把知識傳授給學生的表現形式,教學方法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和消化能力。近年來我們主要采用了“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 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在學習中往往感到頭疼的是,學習到的知識與社會實際脫節,無法在他們已有的知識體系中進行建構,于是學生就很容易失去學習興趣。我們在這幾年的實際教學中深深體會到,根據學生熟悉的學習情境,創設一個任務,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例如:在講授Word軟件中的“表格制作”部分時,以往都是讓學生制作課程表或是成績統計表,學生沒有興趣。現在上課創設情境時,將“月歷的制作”引入進來,然后圍繞這個任務展開這節課的教學,學生覺得很新穎,很感興趣,既有圖片又有表格,這樣聽起課效果會很好,學生更愿意實踐親自完成任務。再比如,學習C語言,就找學生學習數學中的例子,這樣學生就能真正體會到學習語言編程的意義。學習起來就會更感興趣。“任務驅動”這種形式在實踐教學中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4.學生考核辦法的改革
為了保證教學效果, 應建立健全學生考核評價體系,以此保障教學工作的有序進行。為了使計算機基礎教育規范化, 我們建立了筆試和上機考試想結合的方式, 統一命題, 統一考核, 統一閱卷。考試既要面對計算機水平測試, 又要避免陷入應試教育的泥潭, 應以考核實現的功能與學生的能力為主。這樣有利于發揮他們的學習主動性。 在考試的題目上注重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測試。超出考試大綱的考題和那些過時內容、不便記憶、記住又無大用且易忘又易查到的知識性考題, 嚴格避免在試卷中出現。使考試既合理檢驗學生學習成績, 又能正確引導學生學習,培養他們的分析能力和創造能力, 不增加不必要的負擔。為了保障良好的教學效果,平時對學生的到課、聽課、回答與分析問題、上機、作業等進行考核。
結束語:
通過上述教學的改革, 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首先,提高了學生對計算機課程的興趣。 學生不再感到計算機課枯燥難學, 消除了畏難情緒, 在學習中敢于大膽實踐。
其次,預科計算機課為大學階段計算機課程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預科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 較好的完成了計算機學習任務。
最后,由于計算機發展速度很快,所以我們的計算機教學也要與時俱進,靈活的根據當今計算機的更新情況開展教學,讓學生學有所獲。
參考文獻
[1] 唐 迅. 建構新世紀教育理念. 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
[2] 田希山. 對預科學生計算機教學模式改革的探討.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