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論文摘要:在個人修養方面,面對研究生和本科生帶來的壓力,有些高職生妄自菲薄,消極悲觀;有些獨立性、自主性意識過強,缺乏整體意識與合作意識;有些則缺乏正確的人生價值導向,追求功利性,講求實用主義;有些缺乏積極奮進的人生理想,消極度日,得過且過。
1 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養的現狀
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的人文教育欠缺,直接影響了學生人文修養與良好品格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職教育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面對就業壓力,片面追求就業率,重專業技能,輕人文精神,學生的價值觀念、道德品質、意志人格和心理情感等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造成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養的缺失。在高職英語教育中,人文價值更是被忽略,使得人文精神嚴重缺失。
在知識傳授上,一些高職院校的人文素質教育課,除兩課外,幾乎是一片空白。即使有開這方面課程的,也只是幾門選修課。 高職院校基于培養高技能型應用人才的目標,一直以來注重專業知識的傳授和專業技能的培訓,鼓勵學生參加各種職業資格考試,在課堂教學和各種考試的輔導培訓上加大投入,強化學生的職業素質,而人文教育相對薄弱。
在能力培養上,過于功利性的學習使學生對知識死記硬背,機械重復,忽視能力的提高,大部分高職生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暴露出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適應能力不強、組織協調能力欠缺等問題。
2 高職院校學生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素質是大學生成才的必備素質。跨進高職院校的學生,都渴望成才,但如果只具備一定的專業素質,而缺乏人文素質,最終只能成為人們所說的“機器人”、“工人”、“單面人”,因此加強高職生人文素質教育對學生成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2.1人文素質教育有利于高職生養成良好的職業創新能力
由于自然科學主要是依靠邏輯思維,而人文科學主要是依靠形象思維。培養良好的人文素質可使大學生經常進行兩種思維方式的交差、互補訓練,形成全面的知識結構,這對于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事實證明,超一流的科學家身上蘊聚著超一流的人才素質,他們是科學家,同時也是具有良好的人文道德修養的思想家、哲學家、藝術家。因此,大學生具備良好的人文素質,將關系到所學專業上的成就,并能為創新思維的培養和創造性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2.2人文素質教育有利于高職生養成良好的從業身心素質
高職生往往從事的是第一線崗位的生產、服務工作。從某種程度上講,他們要承受更大的就業心理壓力。如果沒有對自己所從事崗位意義的正確了解,如果缺失合理的價值坐標與積極的奮斗目標,高職生往往會自暴自棄,喪失生活的信心與工作的動力。為了適應從業后可能遇到的各種變化,高職教育必須為學生的個性發展考慮,注意培養其在未來社會競爭中進一步發展自我的能力。而人文素質教育在這方面無疑能起到積極的作用。通過課內外多渠道的多種教育和引導,它往往能潛移默化地在受教育者心中持久地培植起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積極的生存心態與發展需求,從而養成良好的就業信念與從業心理,為其可持續發展奠定健康的身心基礎。
2.3人文素質教育有利于高職生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
人文素質教育有助于高職生人格魅力的養成。這種人格魅力是一種內在美的表現。它基于深厚的教養,基于對社會的高度責任感和對公益事業的關心,基于真誠,基于愛心。有這種道德品性素養的人才能讓他人產生信任感,才能面對復雜局面進行良好的自我調適,并進而獲得可持續性發展。
3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加強人文素質培養
高職英語課程作為高職院校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幾乎所有專業都要開設,涉及面廣,是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培養的主要渠道。高職英語教學應充分發揮主渠道作用,加強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培養。
3.1提高教師自身的人文素質,進而促進學生的發展
語言教學是一片充滿人文氣息的天地,英語教學屬于融中外文化創造和傳播為一體的領域。高職英語教師作為文化的傳播者、教育行為的施行者,在教育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如果教育者本身的人文素養水平不高,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去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水平就無從談起。為此,高職英語教師要努力不懈地去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人文素質修養,努力促進自身發展。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為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去影響學生、感染學生,幫助學生實現思想上的轉變,從而為其日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3.2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重視西方文化介紹,引導學生感受高尚人文品質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根據篇章內容,靈活安排,挖掘教材潛力,將所要傳授的知識,態度、情感、價值觀等相融合。在潛移默化中滲透于主體課程的講解。教師要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高職學生都是高考分數較低的學生,自信心不足。沒有自信就無法激發學習熱情和動力。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有助于學生的能力提高,而能力的增強進而幫助學生擁有更多的自信,從而產生更大的求知欲。另外,英語教師應重視對西方文化的介紹,使學生更直觀、更多地了解外國歷史、文化、經濟和科技,起到輔助提高英語學習效率的作用,同時可使學生領略和感受外國文化中的人類優秀品質和成果。如西方文化中強調守時、誠信,女士優先、紳士風度,獨立意識和競爭意識等, 是英語學習中不可或缺的內容,英語教師要大力灌輸和渲染。
3.3通過第二課堂鍛煉學生的能力,提高人文素養
第二課堂活動是課內教學的延伸和補充, 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課堂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可以多樣化。在教師指導下, 可成立課外活動小組和英語協會,開展各種活動,如英語晚會、英語文化節、英語講座等,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合作能力、協調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寓教于樂,讓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得以充分發揮,使知識性與趣味性有機地統一起來,開發學生思維,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這樣既可提高學生英語語言應用能力, 又可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
4 結束語
面對高職教育這一大環境,英語教師要擯除高職就是技能教育的思想,在思想上樹立人文素質教育觀念,認識到高職英語教學不僅要傳授扎實的英語語言知識、技能和運用語言的能力,更要注重人文素質和全面素質的完善和發展。只要廣大的英語教師都能充分認識到全面提高高職學生人文素質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我們一定能夠探索出培養高職學生人文素質的新路子和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