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MPA 是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的英文簡稱, 是以公共管理學科及其他相關學科為基礎的研究生教育項目。文章發表在《當代職業教育》上,是幼兒學前教育論文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MPA,MPA教育
MPA 目的是為政府部門及非政府公共機構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MPa,也是壓強單位,讀作兆帕,也就是百萬(M)帕斯卡(Pa)。1MPa=1000000Pa=1.00牛/平方毫米=(1/9.8)千克力/平方毫米。
作為一個培養公共部門特別是政府部門管理人才的研究生教育項目,公共管理或公共事務碩士(MPA )教育是當代國外尤其是西方(美國)大學研究生教育的一個重要的而又充滿活力的組成部分。目前在西方特別是美國,公共管理碩士(MPA)教育與工商管理碩士(MBA)教育、法律碩士教育幾乎并駕齊驅,成為文科職業(專業)研究生教育的三大支柱。
一、MPA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學科基礎
MPA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學科基礎是作為公共部門管理及政府管理研究領域的公共管理學及公共行政學。在百余年的發展歷程中,這個研究領域的視野、范圍、理論和方法論不斷地發生改變,出現不同的研究“范式”,特別是當代(70年代以后)的公共管理學與傳統的公共行政學已大異其趣。
二戰后,隨著政治學領域中所謂的“行為主義革命”的興起,二三十年代形成的公共行政學傳統因其內在的缺陷而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批評。例如,羅伯特·達爾(Robert A.Dahl )在“公共行政學中的三個問題”(1947)一文中對傳統公共行政學忽視規范價值等方面的批評;赫伯特·西蒙(Herbert A.Simon )在《行政行為》一書中對傳統行政學所提出的行政(管理)原則所作的批評。盡管這樣,傳統的公共行政學的支配地位一直持續到60年代末期。
二、國外MPA的培養方案
MPA 學位是建立在公共管理及政府研究領域(學科)基礎上的碩士研究生教育項目,它的英語名稱是“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Master of Public Affairs”以及“Master of Public Policy”(MPP)等。MPA項目專門為公共組織尤其是政府機構培養公共服務的高級人才,與MBA (工商管理碩士)為私人部門尤其是公司企業培養企業管理人才相對應。下面,我們以美國為例,介紹國外MPA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及其課程設置的基本情況。
1.培養目標
MPA及MPP畢業生的實際就業情況與各校所提出的培養目標及去向相符。這些MPA學位獲得者的就業背景十分廣闊, 主要是在公共組織或公共部門從事公共服務工作,也有少數在私人部門(公司、企業)的行政部門就業。地方、州、聯邦政府機構,非營利的公共組織(各種協會、基金會、工會等),思想庫或咨詢公司,公司企業的人事、行政部門是MPA畢業生就業的四個主要機構。
2.學制、培養方式與學位要求
MPA及MPP是一種應用型而非學術型的研究生學位,是一種職業研究生教育項目。在西方尤其是美國,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學制較短,一般在兩年以內(有二年、一年半、一年、甚至6~8個月)。MPA及MPP的類型有全日制(full-time)、在職(mid-career)或業余(part-time)以及公共管理與他專業如法律、商業管理的聯合學位。學制的長短與這些類型有關。
MPA及MPP學位要求修完規定的課程及參加規定的活動(如研討會和實習),取得所要求的學分就可以畢業拿學位(少數大學規定要寫畢業論文,但多數大學沒有論文要求,有的大學還有資格考試)。各大學對課程及學分數的要求不同,差距較大。
三、我國MPA的培養方案及課程設置
如本文開頭所述,目前在我國設置MPA 專業學位不僅具有重大的意義,而且各方面的條件已經具備。那么,應當如何根據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發展的需要以及我國行政管理及公共管理的學科建設與研究生培養發展的實際,借鑒國外MPA學位研究生教育所取得的經驗, 來確定我國MPA的培養方案及課程計劃呢?
1.培養目標
我國MPA的培養目標應該是:造就德、智、體全面發展、 德才兼備,適應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需要,能夠擔當起21世紀中華民族復興的領導與管理重任的新型高層次公共事務、政府管理和政策研究與咨詢的高級人才,為公共部門特別是黨政機關和群眾團體及企事業單位培養具有現代公共事務、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理論素養,掌握先進分析方法及技術,精通某一具體公共管理或政策領域的領導者、管理者、政策分析者及其他公共服務人才。具體要求是:
(1)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 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方針,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政策、法律及法規,熱愛祖國和人民,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職業道德和精神風貌,具有高度的開放創新意識。
(2)掌握公共管理學科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門知識, 具有較寬的知識面,具有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建設及依法治國、依法行政需要的寬口徑、復合型、應用型的知識、技能結構。
2.學制與培養方式
參考國外的做法(尤其是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MPA項目的規定)、我國工商管理碩士和法律碩士培養的經驗,以及我校試辦MPA 干部班的體會,我們認為,MPA 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制及培養方式可以采取下列兩種形式:
(1)全日制。學制為2~2.5年。學員在校脫產1.5~2年修讀MPA課程,半年~1年回工作單位實習和做畢業論文。 我校與福建省委組織部合辦的第一、二期MPA干部班采取的是這種形式, 學員在二年半之內一般都能如期完成學業(與國外聯合培養的除外),現已畢業兩屆20人。
(2)在職兼讀或半脫產,學制可為3~3.5年。 課程學習既可以采用業余時間(晚上和周末),也可以每學期集中安排一段時間(不少于6周),在校總學習時間保證在一學年左右。1998 年我校與廈門市委組織部合辦的MPA班擬采取這種在職兼讀的方式。
省級教育論文投稿須知:《當代職業教育》是一份立足四川、面向全國,為職業院校辦學教學服務、為職教事業發展服務的綜合性學術期刊。所刊發文章,學術理論、工作綜述、信息資訊三者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