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在綠色建筑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其質量進行控制,積極調動當地政府與人民群眾的參與和支持,制定相應的規范標準與評價體系,確保綠色建筑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綠色建筑,環保節能技術,質量控制
一、綠色建筑概念
在對綠色建筑進行分析的時候,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為使用者提供了更加健康的生活環境,也提供了一定高質量的活動空間;另一方面,盡可能的回歸大自然,有效保護了環境,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能源消耗。事實上,在人類發展過程中,這兩個方面是存在矛盾的。人類為了可以獲取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與工作環境,一般均是以消耗自然資源與破壞大自然的方式進行。這樣的索取,必然會對大自然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所以,出現了綠色建筑的概念,對這一問題進行相應的處理。事實上,綠色建筑指的就是盡可能充分利用天然條件,通過人工方式創造一種舒適的生活環境,并且又可以盡可能少的破壞自然環境與占用自然資源,保證自然索取和回報的動態平衡。由此可以看出,綠色建筑就是一種全新的設計理念與思維,為使用者提供更加健康的生活與工作環境,實現了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環保節能在綠色建筑中的技術
在綠色建筑中始終貫穿著環保的概念,一定要加強環保節能技術的應用,有效實現降低資源損耗的目的,達到節能環保的目標。
1.設計階段
在綠色建筑中,設計階段非常重要,決定了整個建筑的建設方向。在設計綠色建筑的時候,一定要加強節能與環保理念的體現;同時,為使用者提供一個更加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在設計綠色建筑的時候,一般均會選用整體設計的概念,即結合建筑建設周邊的環境,利用周圍環境與資源,對建筑進行整體設計的形式。因為我國地大物博,相應的環境情況也有所不同。在設計初期的時候,一定要加強對當地氣候條件的考慮,對水利、風力、太陽等各種能源進行合理的利用,為使用者創造一個更加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
2.施工階段
在綠色建筑中,施工階段的能耗最多,也是應用環保節能技術的主要階段。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節能、健康材料與設備的應用,提高施工技術水平,進而完善綠色建筑的施工。首先,一定要加強使用材料與設備的綠化節能。建筑材料與設備是開展建筑工程施工的前提,其節能環保程度對整個建筑的節能環保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展開具體施工的時候,一定要加強環保材料與節能技術的應用。在符合使用者健康、舒適要求的同時,要盡可能減少能源與資源的耗損,促進綠色建筑的順利施工。除此之外,一定要加強先進絕熱技術的運用,并且使用一些能源消耗較低、效率較高的材料和設備,進而有效提高能源與資源的利用率。其次,強化建筑施工方法的環保節能。同傳統施工方法相較而言,綠色施工具有非常明顯的差異。在傳統施工方法中,不會對環境保護、能源消耗進行充分的考慮,只是強調工程工期與成本,在最短的時間內建設出符合設計標準的建筑物。在此建設模式下,雖然可以按期完成工程建設,使用者也可以進行相關的使用,但是建筑施工中帶來的環境破壞與資源消耗是無法彌補的。與此同時,在施工過程中,也會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在使用過程中,因為缺少相應的節能設備,導致出現了資源的大量浪費。因此,在綠色建筑施工過程中,就是針對每一個施工環節都采取一定的節能環保技術,使用一些綠色材料、強化現場驗收等,進而全面實施環保節能理念,促進能源和資源的合理利用,實現綠色建筑的可持續發展。
3.使用階段
綠色建筑的建設就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為人們的生活與工作提供一個更加健康與舒適的環境。因此,綠色建筑室內的使用標準一定要滿足人們的環保要求,達到一定的舒適度。首先,一定要加強對空氣質量的重視。在綠色建筑施工與裝修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環保材料的應用,不要使用一些對人體有害的建筑材料,并且對裝修質量進行嚴格把關,設計一定的通風裝置,確保室內空氣的清新。其次,一定要加強對室內熱環境的重視。在建設綠色建筑的時候,為了減少空調的使用,降低電能的消耗,可以對太陽能等資源進行充分的運用,或者運用分戶計暖、地熱等方式展開節能。
三、綠色建筑的質量控制
1.制度保證
任何新鮮事物的發展都要依靠相應的推動力,在綠色建筑發展過程中,政策法規就是其推動力。實現政府支持的基礎,就是要制定一些切實可行,并且合理的政策法規的同時,予以相應的落實。要想有效實現政策法規的作用,就一定要加大執行力度。現階段,我國綠色建筑政策法規的執行力度還比較弱,一定要設立一些執法監督部門,確保各項政策法規都可以予以落實。因此,要想有效實現政府支持,就要加大政策法規的執行力度,加強守“法”觀念的樹立。除此之外,也可以建立一些激勵政策,頒布一些獎勵制度,進而實現綠色建筑的質量控制,達到可持續發展。
2.標準保證
在一些發達國家,已經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正式進入了完善的標識階段。而我國在這個方面的起步比較晚,進而相應的評級體系也在不斷的完善過程中。在此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地域、自然環境、氣候、技術水平、資源情況、規范標準等方面的分析與研究,借鑒一些國外評價體系的內容,制定更加符合我國實際發展情況的評價體系。我國在制定綠色建筑評價體系的時候,一定要加強對建筑的研究與實踐。在此基礎上,重點研究綠色建筑,進而制定一套完善、可行性強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
四、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源環境形勢越來越嚴峻,在發展建筑事業的時候,一定要加強對生態環境的重視。也就是說,在促進建筑經濟效益提高的同時,一定要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進而實現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總而言之,隨著綠色建筑概念的提出,人們越來越重視建筑中的節能環保,并且對相應的技術應用和質量控制進行了一定的分析與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建設綠色建筑的時候,一定要充分結合當地的環境與資源條件,制定合理、可行的設計方案,使用一些環保建筑材料與節能設備,有效保護環境、降低資源消耗,進而促進綠色建筑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曾捷,曾宇,許荷,等.《民用建筑綠色設計規范》介紹[A]. 城市發展研究——第7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論文集[C]. 2011
[2]王曉燕,張銳.綠色建筑的生命周期成本評價[A].Proceedings of th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Volume 2)[C]. 2010
[3]胡紅波,李景廣.綠色建筑植物生態參數的研究及標準修正建議[A].城市發展研究——第7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論文集[C]. 2011
[4]林云蓮,劉敏.綠色建筑推廣機制研究[A].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EBM2011)[C].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