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伴隨著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設立,企業對國貿專業人才需求類型與數量均發生變化,對國貿專業人才的培養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迫在眉睫。文章針對新形勢下企業對國貿專業人才的需求轉變,以及當前國貿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從專業培養特色、課程體系設置、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活動、師資實踐技能五方面,提出國貿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路徑,以推動高校培養出適應當前自貿區建設需求的外貿人才。
關鍵詞:福建自貿區;國貿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推薦閱讀:人才培養論文題目 參考文獻
2014年12月31日,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被國務院批復,包括平潭、廈門、福州3個片區。伴隨著福建自貿區各個片區的建設與發展,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必將促進福建外貿經濟的迅速發展,同時也給福建高校國貿專業人才培養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因此,新形勢下,福建高校急需探索出符合自貿區建設需求的國貿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以期更好地服務“自貿區”與“海絲核心區”的建設發展。
一、福建自貿區背景下國貿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必要性
(一)自貿區成為拉動福建對外貿易增長的新引擎
福建自貿區自2014年底掛牌成立以來,自貿區政策效應不斷顯現,大量企業向自貿區聚集。截至2018年7月,福建自貿區共新增企業7.1萬戶、注冊資本1.6萬億元,是其掛牌前歷年總和的4.6倍和7.2倍[1]。同時,自貿區內新平臺新業務不斷壯大,物聯網產業、跨境電商業務、整車進口、海產品交易、航空維修產業等快速發展,促進了貿易轉型升級。此外,福建自貿區自掛牌以來至2018年7月,新增外商投資企業3486家、合同外資253.3億美元,分別占福建省同期的49.4%和48.2%;2017年,自貿試驗區進出口總額為1929.3億元,同比增長31.58%,拉動福建進出口增速4.5個百分點[2]。飛速發展的自貿區已經成為帶動福建省投資和貿易增長的新引擎,對外貿人才的需求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傳統國貿人才培養模式無法滿足自貿區需求
按照福建自貿區各個片區的發展規劃,未來福建自貿區建設將需大量具有實踐操作能力的國際旅游服務、國際金融服務、國際航運服務、國際貿易、國際物流、國際法律、跨境電子商務等人員,以保障自貿區的建設需求。因此不僅要求外貿人才具有非常扎實的外貿理論基礎知識,而且需要具有很強的外貿業務實踐操作能力;而當前福建各高等院校國貿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并不能完全滿足自貿區的建設需求。以課程體系設置為例,絕大多數高校國貿專業課程體系設置趨同,致使高校國貿專業學生競爭力趨同,無法滿足自貿區建設對國貿人才類型需求的多樣化。同時,高校在教學計劃安排的實踐課程中,都有設置畢業實習環節,然而很多學生都只是到企業參觀一下或是蓋個章,切身參與企業日常運營的較少,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國貿專業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
二、福建自貿區背景下企業對國貿專業人才需求分析
(一)企業對國貿專業人才的崗位需求分析
福建自貿區的建設,催生出大量貿易、互聯網+等行業人才崗位的需求。以福建自貿區福州片區為例,根據福州片區的發展規劃建設需求,未來規劃建設、海洋科學、航運物流、財稅金融、國際貿易、港口管理等六類專業人才缺口較大[3]。在2015年第二季度的人才招聘
中,隨著福建自貿區的正式成立,對外貿易、電子商務、港口物流、金融等領域,人才需求量急劇增加。其中,人才需求增加明顯的崗位包括:貿易、進出口操作、IT、電子商務、物流、金融服務業專門技術人才等崗位[4]。在2018年11月舉辦的中國(福建)自貿區福州片區2019屆大中專畢業生專場招聘會中,共有200多家企業入市招聘,提供2000多個崗位,其需求崗位包括電子商務、軟件工程、經營管理、資產管理、物資采購等領域。由此可見,隨著自貿區內政策效應的凸顯,越來越多的資本將到自貿區內進行投資,必然帶來更多的電子商務、國際貨代、進出口操作、互聯網技術等人才崗位需求。
此外,對比上海自貿試驗區,福建自貿區將充分發揮其對臺優勢,率先推動閩臺投資貿易自由化和資金人員往來的便利化。因此,福建自貿區未來對來自臺灣地區或是熟悉兩岸經貿政策的人才需求量將逐步上升。根據福建省旅游局發布的招聘信息,2015年福建自貿區康輝、中旅等14家旅行社首次面向臺灣地區招聘84名旅游人才,福州、廈門、平潭片區分別招聘42人、34人、10人[5]。
(二)企業對國貿專業人才的能力需求分析
根據福建自貿區的戰略定位,其所需的外貿人才應主要具備以下能力。
1.外貿業務專業操作能力。從企業調研結果來看,要求外貿從業者必須掌握詢盤、發盤、還盤、接受等外貿信函的寫作技巧,還要熟悉外貿業務流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的具體操作過程,如對外報價、備貨訂貨、裝船運輸、繕制提單、報關報檢、付款方式、交單結匯等。同時,還需具備繕制與審核各種國際商務單證的能力,如信用證、商業發票、裝箱單、海運提單的制作與審核等。此外,在“互聯網+”時代,跨境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外貿業務基本都是借助計算機來進行操作,所以計算機操作技能已成為企業對國貿專業學生的基本要求。
2.跨境電商理念與基本能力。跨境電商作為一種新型貿易方式,對福建自貿區開拓國際市場有重要作用[6]。2017年平潭片區跨境電商保稅進出口貨物2.15億元,同比增長314%,出區貨物77萬票,同比增長303%;“雙11”期間發貨10.16萬票,占福州關區跨境電商通關總量的70%以上[7]。2018年上半年,廈門跨境電商進出口量為4148.59萬件,進出口額為63.53億元,同比增長179.36%。由此可見,隨著自貿區內跨境電商政策效應的凸顯,出現了大量利用互聯網開拓業務的外貿公司,為了適應自貿區內企業的發展,新時期的外貿人才應該擁有跨境電商的基本理念,并且熟練掌握跨境電商實操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