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民生領域固定資產投資是促增長惠民生的主要引擎,提升其投資效益對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基于近十年的統計數據,從投資規模、結構等視角探析了現實問題。研究發現:(1)相較于武漢、長沙等城市,南寧市民生領域固定資產投資總量不足;(2)投資行業結構失衡,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所占份額最高,呈先升后降趨勢,對民生領域投資的走勢具有重要影響作用,居民服務、衛生和文化等行業投資規模較小,增速偏低且漲幅不明顯;(3)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結構單一,吸引和利用外資能力不足,民生行業對民間投資的吸附能力不強,以國有經濟為主體的投資規模占比較大。為此,加大民生投資力度、優化投資結構,有助于提升投資效益,推動民生事業發展、增進民生福祉。
關鍵詞:固定資產投資;民生;投資結構
《產權導刊》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指導,全國產權交易機構聯辦,部級產權交易機構——天津產權交易中心主辦的全國一家產權交易領域的月刊,是國務院領導、國家各部委領導和各省市領導的案頭讀本。
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首府、北部灣經濟區的核心城市,南寧市的經濟發展保持著良好的增長態勢,GDP總量不斷增加,由1980年的18.01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4341.4億元,增速上同樣保持較快的發展態勢,年均增長率為15.53%。投資作為現代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之一,特別是固定資產投資成為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與經濟發展關系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國內外學者對二者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研究結論,一部分觀點認為固定資產投資和經濟增長是互為因果關系的,一部分觀點認為投資增長率是GDP增長率的格蘭杰原因,但反之不成立,還有學者認為經濟增長對固定資產投資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但反過來固定資產投資對于經濟增長來說并沒有那么大的影響。
近年來,南寧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較快,年均增長率為22.50%,2017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307.95億元,較上年增長12.6%,投資總量再創歷史新高。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改善民生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點,也是關系社會改革發展各項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的重大問題。固定資產投資是推動各地區民生事業改善的重要保障,而促進民生改善是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效益的重要體現。盡管近年來南寧市固定資產投資發展較快,但從全國來看,相對于武漢、長沙、貴陽、昆明等中西部主要城市,其投資規模還處于較低水平。
參照林巍和陳揚(2015)的分類方法,南寧市在民生領域固定資產投資的總量不高,2013-2017年水利環境、教育、衛生和社會保障、文化體育、居民服務等五大民生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平均值為591.30億元,在中西部主要城市中處于較后水平,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也不高。落后的民生領域固定資產投資不利于當地的經濟增長,也不利于民生事業和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改善。鑒于此,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調整優化民生領域固定資產投資結構、擴大投資有效性對促進民生事業改善和經濟結構轉型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1 南寧市民生領域固定資產投資現狀
1.1 民生領域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分析
如表1所示,總體上看,南寧市主要民生領域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不斷擴大,保持了較快的增長態勢。
從投資總量上看,2008年至2017年,南寧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不斷增加,由2008年的693.44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4307.95億元,投資額的絕對數值比2008年增加了5.21倍,年均增長率達到22.50%;主要民生領域固定資產投資也保持著高速度增長,投資額從2008年的127.56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806.98億元,較2008年增加了5.33倍,其年均增長率略高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2.76%。剔除2013年統計口徑調整因素,各年均保持了較高速度的正向增長。
從主要民生領域固定資產投資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值來看,2008年至2017年主要民生領域固定資產投資占比沒有呈現明顯的變化趨勢,其比值穩定在17.75%左右。近年來,南寧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呈現放緩的趨勢,由2017年的8.0%下降到2018年的5.4%,可以預見未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或許亦將放緩或趨于平穩,但投資總量還將繼續不斷增加。
1.2 民生領域固定資產投資結構分析
近十來年以來,隨著南寧市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逐年擴大,從時間維度上看,2008年至2017年南寧市涵蓋民生領域的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民生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不斷增長,但投資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投資增速并不均衡,具體情況見表2。
從增長態勢看,2008年至2017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和主要民生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趨勢大體相同,均是呈現個別年份小幅波動式上升趨勢,主要民生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總額為4345.55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額為24784.48億元,但其年均增長率22.50%略低于主要民生行業的22.76%。從民生領域具體行業看,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率最高,為50.81%,投資絕對額由2008年的0.59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23.81億元,九年間增長了近40倍,表現出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投資的巨大需求。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固定資產投資是這五大民生行業中投資額最多的行業,每年的投資規模遠高于其他行業,投資額以年均23.16%的速度從2008年80.28億元增長到2017年523.14億元,表現出強勁的投資需求。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固定資產投資維持了較為平穩的增長,其增長速度分別為21.78%、22.23%、18.87%,均落后于主要民生行業22.76%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50%的增長速度,相同的是2012-2013年間,三者的固定資產投資額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