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泰國全稱泰王國,位于東南亞中南半島中部,它的西部與北部和緬甸和安達曼海接壤,東北邊是老撾,東南是柬埔寨,南邊狹長的半島與馬來西亞相連。文章發表在《時代金融》上,是經濟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泰國,大米出口,下降,原因,對策
長期以來泰國是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國,但近年由于遇到越南這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導致泰國失去了很多市場,泰國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國的地位不穩。本文對導致泰國大米出口下降的國內外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泰國大米下降問題的相應對策。
一、泰國大米出口的現狀。
(一)出口品種分析。
2009年,泰國大米出口的主要品種是:蒸谷米33%,白米22%,茉莉香米22%,碎茉莉香米9%,碎白米6%,糯米4%,巴吞米2%,碎糯米2%。蒸谷米占了較大的比重。原因一是在越南占有了東南亞市場后,泰國大米出口市場轉向了非洲和中東國家,蒸谷米在這些國家比較受歡迎;二是曾是世界第一的蒸谷米出口國印度遇上旱災,停止了蒸谷米出口。泰國蒸谷米出口有較大的風險,蒸谷米的成本比白米高、加工技術比較復雜、隨時可能面臨來自印度的競爭。
(二)出口地區分析。
2009年,泰國大米出口的主要市場有:非洲55%,亞洲19%(2007年亞洲市場的比重是30%),中東11%,歐洲7%,美國8%,其他2%。2008年越南在亞洲市場出口大米總額比泰國多了5億美元,這是泰國出口到菲律賓大米的23倍。
二、泰國大米出口下降的原因分析。
從2008年開始越南出口大米量超越了泰國。越南大米出口主要“以低價格銷售”占領國際市場,而泰國大米出口價格不斷上漲,導致出口量下降。
(一)泰國大米生產成本較高。
1。水資源成本大。
長期以來,泰國農民一年種兩次稻谷,分別是Nabi(8月份至11月份)和Nabrang(12月份至3月份)。Nabi這段時間是雨季,農民可以采用雨水耕田,到了Nabrang這段時間,如果農民把雨季的雨水收藏起來,就不用花錢買政府出售的水耕田。大約十年前開始,有的農民覺得一年種兩次劃不來,他們在4月份至7月份這段時間也種稻谷。
這段時間是夏季,夏天還繼續耕田種谷,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政府要求農民如果要水耕地,必須交水費,金額是200泰銖/1600平方米。其實一年種兩次谷得到的收入并不比一年種三次的收入低,因為一年種兩次,大米的質量好,價格也高。但是一年種三次的話,會降低大米的質量,稻谷在生長期會遭遇更多的病害蟲,需要使用大量化肥和農藥,提高了成本,但售價并不高。
2?;屎娃r藥成本高。
泰國是農業國,長期以來,一代又一代農民都在同一個地方種植同一種稻谷,導致土地質量差,產量下降。為了保持及增加產量,農民大量使用化肥。一般的化肥價格是1000泰銖/袋。稻谷生長要經歷萌芽、分蘗、收獲3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會遭到不同的病蟲害,農民使用農藥防治病蟲害,時間長了很多害蟲產生了耐藥性,必須用威力更大的農藥。這不僅會破壞生態環境,還損害農民的身體健康。
職稱論文發表網提醒您:《時代金融》雜志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中國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主管、時代金融雜志社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全國性綜合金融經濟理論類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