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是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融合。文章首先對兩者的核心內容進行簡要闡述;其次對兩者融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進行了分析;再次,分析了兩者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最后,重點對兩者之間有效融合的措施進行分析和探討。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和研究,為企業在融合安全生產標準化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作出一定的貢獻。
關鍵詞: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管理
前言:
當前,我國的工業化進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推進,企業的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社會化生產的復雜程度與日俱增,這些變化共同導致了職工的職業健康問題受到了企業的高度重視。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完善將有利于企業的安全管理,為企業在今后的生產工作中提供一套較為科學系統的管理方法,使企業在市場的競爭中獲得更多的認同。
1.安全生產標準化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核心內容
1.1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核心內容
安全生產標準化就是企業在生產的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守的一套安全管理的制度和相關操作的規范,這樣有助于企業規范自身的生產行為,使自己的作業更加規范,法制化程度增加。為了將企業的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個人,需要構建起完善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度。企業在進行安全生產時,必須做好預防這項重要的工作,首先要建立好科學的預防機制,可以在第一時間識別到比較嚴重的危險源,并做好相應的風險管理工作,為了強化對安全生產過程的控制,企業必須定期排查可能存在的任何安全隱患,這樣不僅有利于使企業的安全管理風險逐漸降低,還有利于提升企業的在安全管理過程中的工作效率。
1.2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核心內容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產生源自于企業對于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在國際范圍內,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也是一項重要的安全管理模式。當下,企業生產的復雜程度正在逐漸提升,生產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安全生產尤為重要。任何企業,只有采取了現代化的發展模式和管理模式,才能使所有的生產經營活動都變得更加科學、更加規范。構建起企業自身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企業提高職業健康安全績效的必要前提。在任何企業中,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都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做好這項工作有利于為企業樹立一個良好的品牌形象,有利于為企業帶來十分可觀的經濟效益。
2.融合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在企業中,有兩項必要的安全管理系統,其一是職業健康管理體系,其二是安全生產標準化,為了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這兩項工作必須落實,但是如果分別進行這兩項工作,不僅會導致重復性的工作大量增加,也會使企業的運營成本逐漸增大,嚴重影響一體化的安全生產管理。在企業的安全生產實踐中,經過不斷實踐獲得經驗得知,這兩項工作都脫胎于傳統的安全管理方法,只不過吸收了國外企業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的經驗,這兩項工作形成的新安全管理體系,滿足了法律法規的各項要求。此外,這兩者之間存在相同之處,正是這些相同之處為兩者的有效融合奠定了重要且堅實的基礎。將兩者進行有效地結合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1]。
3.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關系
3.1相同之處
傳統質量標準化的優勢之處都被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吸收,企業安全生產標準滿足了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滿足了企業生產工藝的內在特點,也與中國人文社會的特性相符。同時,借鑒了國外企業在安全管理方面的經驗,治理各種可能影響企業安全生產的隱患,鑒于此可知,企業的安全生產標準化不僅與現階段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整體水平一致,還具備了現代化的安全管理思想,應用了科學合理的方法。本文分析的主旨是安全生產標準化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建設,這兩類工作都源自于相關領域對現代化安全管理方法的研究,因此,一母同胞的兩者都對現代化的安全管理理念無比贊同,并都強調預防的重要性。企業的管理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安全和管理素質,才能構建起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只有滿足了國家在相關方面的法律要求,并做好對接工作,才能保證安全管理工作體系的有效運行。
3.2不同之處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之間最大的不同在于:
企業的安全和生產標準化工作的推動主體是政府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在政府部門的要求下,全國范內的、具有一定規模的生產企業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工作,如果企業不能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相關工作,相關部門會依法扣留該企業的生產許可證,只有完成了任務,企業才能重新生產,對于超過期限仍然不能整改達標的企業,政府相關部門有權力令其停業關閉。同時,安全標準化的工作可以當作考核的重要指標,企業要將這項工作的指標上報銀行等金融主管部門,納入到企業信用評級體系中重點考察,因此,企業的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工作具有強制性[2]。
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則是一種自發性的行為,無論是建立、實施還是認證審核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都是企業為了評價自身的職業健康安全績效而自愿進行的,不帶有任何強制性的色彩。企業通過職業健康安全績效的評價,對自身的安全管理工作進行調整,以滿足政府相關部門對安全管理的相關要求。
4.做好有效融合的措施
4.1做好企業管理人員的培訓
實現兩者的有效融合重點在人,因此,企業要做好人員的培訓工作,讓工作人員對安全生產的標準評定、安全生產的標準化建設以及職業健康安全及管理體系的建設相關內容充分了解,將這些事項之間的內在聯系搞清楚。在培訓的工作中,尤其要重視中層以上管理層人員的培訓工作,讓這一級別的工作人員對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的各項要求都了然于胸,這樣有利于這一層級的管理人員明確自身和自身所在管理部門的具體職責,這對于企業完成兩項工作的融合大有裨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