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淺析企業的統計能力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企業管理時間:瀏覽:

  摘要:企業統計能力作為國家統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重視與加強其能力的研究。本文主要根據中國企業統計實際,對企業統計能力有關理論問題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中國企業統計能力建設理論研究的不足,為企業統計能力的建設與評價提供了理論指導,但企業統計能力理論研究還有諸多問題需探討。

  關鍵詞:企業統計,統計能力

  一、企業統計能力的內涵

  政府統計能力的核心是統計數據質量問題,企業統計能力在重視統計數據質量的同時,更加重視統計分析能力和統計參與企業管理決策的能力。因此,企業統計能力是企業經營決策過程中成功運用統計數據和統計分析改進企業運行效率的能力,關鍵有三個內容:一是獲取高質量數據的能力,二是處理和分析數據的能力,三是有效使用統計成果(包括統計數據和統計分析結果)參與管理決策的能力,即:企業統計能力=獲取高質量數據的能力+企業統計分析能力+企業統計參與管理決策能力。企業統計數據分為來自內部的經營管理數據和來自企業外部的經營環境數據,而企業外部數據又分為一手數據和二手數據。比較而言,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數據的搜集比較容易,企業外部數據中的一手數據收集比較困難,二手數據中的宏觀統計數據則相對容易,其它數據則多需購買(取決于民間統計市場的發育程度)。與政府統計能力相似,企業獲取高質量數據的能力可以通過企業統計數據質量來測量,具體包括準確性、及時性、適用性、簡便性、經濟性等幾個維度。

  企業統計分析能力一直以來是企業管理者十分重視的問題,隨著市場經濟向縱深發展,在企業統計中的重要性日益突顯。企業統計分析能力一方面建立在企業數據質量的基礎上,另一方面有其獨特的性質。它取決于諸多因素,從企業制度因素、到企業領導的重視程度、再到統計人員的業務素質等,是企業統計能力中最重要也最具有綜合性質的因素,所以,對企業統計分析能力的評價十分重要。當然,我們也可以看到,在很多企業中企業統計數據要啥有啥,統計分析報告也定期提供,但企業領導對統計并不滿意,除了企業統計分析只是一種表面功夫外,企業統計缺乏有效參與管理決策的能力是又一個關鍵因素。參與管理決策不僅是提供好的分析報告,還要要求參與者具備企業經營管理知識和經驗,要將統計與經營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其實有些領導本身就具備統計專業知識背景,這種類型的領導自然會將統計與管理結合起來,其管理多半是有效的。不論企業經營管理者是什么專業背景,他都應具備一定的統計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統計有效參與經營管理決策。對于企業統計專業人員也是一樣,只有具備相關的經營管理知識和經驗,才能有效參與經營管理決策過程,這恐怕是很多企業統計難以達到有效參與經營管理決策的癥結所在。

  企業統計能力與政府統計能力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二者相同點主要表現在:(1)都是國家統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統計能力服務于宏觀管理和決策,企業統計能力服務于企業管理和決策;(2)都以統計數據質量為核心,因此,統計數據質量既是政府統計能力的關鍵要素,也是企業統計能力的關鍵要素;(3)都以一定的硬件條件和軟件條件為前提;(4)都是建立在統計科學的理論基礎上,并以統計認識過程的內在邏輯性為基礎,這種內在邏輯性體現為統計認識過程的基本規律性:從統計設計到數據收集、再到數據處理和分析、最后達到統計認識目的。

  二、企業統計能力的評價系統結構

  企業統計能力的評價可以從三個維度進行。首先是統計條件維度,包括人力條件、財力條件和物力條件三個方面;其次是統計內容維度,包括數據收集與處理、數據分析、參與管理和決策;再次是統計應用領域維度,包括投資、市場、運營、質量和綜合管理等。無論是從哪個維度評價企業統計能力,都會與另兩個維度有內容上的交叉。但如果只從一個維度進行評價,受實際數據可得情況的限制,難以達到系統和全面的要求。因此,在具體進行企業統計能力測度時,需要以某些維度為主進行分解,同時兼顧其它維度,這樣比較簡便易行。從量化數據的易得性來看,以統計條件維度和統計內容維度展開為主,以統計應用領域維度作為補充(在具體指標體系中體現),設計企業統計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是比較適當的。

  企業統計能力的評價系統結構分為七個子系統,它們的基本內容如下:

  1.企業統計制度條件。這是企業統計發揮作用的制度環境,包括企業管理制度的健全程度、企業統計規范程度和統計工作在企業中的地位等。

  2.企業統計人力條件。包括企業統計人員和員工統計素質兩個方面。

  3.企業統計財力條件。包括企業對統計部門各種直接投入、對所有部門在統計信息方面的費用投入等。

  4.企業統計物力條件。指企業統計人員(包括兼職統計人員)的工作條件,如硬件設備和軟件裝備等,這個內容與企業統計信息化程度高度相關。

  5.企業統計數據質量。主要從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及時性、適用性和簡便性等方面考察。

  6.企業統計分析能力。包括統計人員的統計分析能力和經營管理人員的統計分析能力。

  7.統計參與管理決策能力。包括統計參與管理的能力和參與決策的能力。

  三、企業統計能力的評價視角

  從總體上看,企業統計能力是國家統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每個具體企業看,企業統計能力是構成企業競爭能力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對企業統計能力的評價可以從兩個不同的視角進行,一個是對每個具體企業的統計能力進行分別評價,另一個是從總體上對全國(或某一地區)的企業統計能力進行整體評價。

  (一)個體評價:針對具體企業

  就一個具體企業來說,統計的意義是什么?企業的基本目標是盈利,企業實現目標的關鍵是管理和決策能力。因此,對于企業來說,統計的意義就在于幫助企業有效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有效進行決策。基于管理和決策的企業統計能力是最本質的內容,至于滿足政府有關部門對數據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企業統計能力。

  從企業統計能力的系統結構可知,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之間在很多方面沒有直接可比性。這就要求在對具體企業進行評價時先要對企業分類,評價必須在相同行業、規模相近的企業之間進行。

  (二)總體評價:針對總體企業

  從總體上評價,就是從國家統計能力的角度考察其中的企業統計能力處于什么狀態。如果從具體企業評價,我們可以通過統計條件、統計成果等各個細節去進行橫向比較,但是從整體上進行評價就很困難,沒有可比的對象。因此,必須先制定一個評價的標準,這就涉及到中國企業統計能力建設的未來目標。有了明確的建設目標,對現實的評價才能有可比的標準。對總體企業的統計能力進行評價與針對具體企業的評價內容基本是一致的,但也有一些特殊性。從總體上看,企業運用統計的制度環境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具有良好的公民統計素養的社會,企業對統計的認識程度是較高的。同樣,在一個市場經濟體制和政府統計制度相對健全的國家里,企業運用統計解決問題的內在動力必然是較高的。

  四、企業統計能力評價方法探討

  (一)企業個體能力評價

  對企業統計能力的個體評價主要涉及兩個問題:一是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設計,二是綜合評價方法選擇。

  1.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設計。根據前面對企業統計能力系統結構的分析,建立如下兩層次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由7個子系統共29個指標構成,其中約有半數的指標屬于定性變量。

  2.綜合評價方法的選擇。多指標綜合評價方法有很多[2],有專家意見法、綜合評分法、多元統計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灰色關聯分析法、層次分析法等,考慮到企業統計能力評價指標體系中有許多屬于定性變量,不宜使用多元統計分析法,但其它方法都是可以選擇的[2]。比較而言,模糊綜合評判法和灰色系統評價法在可操作性和相對客觀性上具有較大的優勢。

  (二)企業總體能力評價

  對企業統計能力進行總體評價,可以有兩種思路:一種是參照IMF的數據質量評估框架(DQAF),提出企業統計能力總體評估框架,然后運用“專家意見法”進行逐項評價。另一種是運用抽樣調查技術,對企業總體進行抽樣,通過樣本估計總體企業的統計能力基本狀況。第一種方法簡稱為“評估框架法”,第二種方法簡稱為“抽樣調查法”。

  1.評估框架法。DQAF采用的是級聯式結構,對數據質量評估標準采取從一般到具體、再到更為詳盡的一種描述過程,對每一種描述由專家在認真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給出評估結果,評估結論分為完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種情形。參照DQAF的評估框架,結合前面對企業統計能力評價系統結構的討論,將企業統計能力總體評價框架設計為三個層次,包括5個一級指標,14個二級指標共32個評估標準。

  2.抽樣調查法。建立在“專家意見法”基礎上的“評估框架法”,本質上也是一種調查研究方法,因為專家做出評估的前提就是對實際情況的了解。因此,對企業統計能力總體評價的更為直接的方法就是進行抽樣調查。由于企業統計能力評價是以定性認識為主定量認識為輔,所以,抽樣調查的精度要求是第二位的,關鍵是不能出現明顯的樣本偏性。抽樣方法可以采取兩階段分層隨機抽樣設計,即第一階段采用PPS抽樣從全國抽取若干城市(或縣),第二階段從抽取城市(縣)中按行業及規模分層抽樣。調查估計的精度取決于抽取的樣本量(調查的企業數量),如果樣本量較小,只能得出全國企業總體的基本認識,并不能真正推斷出全國企業總體統計能力的數量特征。抽樣調查的問卷設計可以參考前面對具體企業統計能力評價的指標體系內容確定。

  參考文獻:

  [1] 邱東,侯瑜.基于決策和監測文化構建的統計能力建設[J].財經問題研究,2006(3):69-74.

  [2] 胡永宏,賀思輝.綜合評價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2-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什市| 资阳市| 万载县| 神农架林区| 常州市| 乐安县| 增城市| 龙海市| 逊克县| 封开县| 明溪县| 临潭县| 正宁县| 嘉黎县| 吉安市| 青浦区| 商河县| 寿光市| 朝阳市| 双江| 克东县| 钦州市| 克什克腾旗| 商都县| 射洪县| 大渡口区| 新乡市| 淄博市| 且末县| 桃园县| 祥云县| 临沭县| 浮梁县| 如皋市| 永济市| 鄂州市| 卢湾区| 彭山县| 张家港市| 洛宁县| 富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