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監理從試點起步到發展壯大,在實踐中開辟出以監理企業為依托,以監理工程師為骨干的國家強制性監理與行業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職業化發展道路。監理從業者順應國情,在防范安全事故、提高工程質量、調控工程進度、降低工程造價、減少資源浪費、抵制違法腐敗、遏制低劣建筑產品流向社會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雖說監理業績可嘉,但監理從業者自豪之余,也看到了一些問題,結合當前形勢分析,我覺得監理發展進入一個瓶頸期。就當下監理存在問題做如下歸納:
第一、對監理的業務范圍認識不全面,教科書中提到監理全方位、全過程的咨詢服務未能在現實中得以體現,國內的法律法規條例對監理業務范圍、工作內容等僅作籠統的規定,且大量篇幅局限于施工階段,無形中影響了監理的長足發展。
第二、對監理地位與權責認識不足,現行監理規范將監理絕大部分工作定位在施工階段,有些業主錯誤認為監理是花錢雇來的監工,未能按照要求賦予監理應有的權利,不規范介入監理工作,導致權責失衡,監理工作得不到應有的尊重與肯定,成了施工單位的質檢員、安全員,使得監理處于尷尬境地。
第三、監理企業趨于飽和,陷入無序的惡性競爭,為求生存不惜大幅降低費率爭業務。取費降低必然造成人員薪資降低,工作量大、待遇偏低的局面嚴重挫傷了監理從業者的工作熱情。
第四、存在一批管理混亂、人員素質偏低的監理企業,擾亂整個行業的正常秩序。有的企業起步時門檻低,優秀人才不愿投靠甚至外流,企業無奈之下聘用畢業生或退休人員,監理隊伍形成老少兩極分化。雖說老少互補,但監理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監理從業者必須是掌握技術與管理的復合型人才。而這些人知識結構不合理難以應對現場復雜工作,甚至有的未經監理專業培訓,未取得從業證書,不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不熟悉合同管理與造價控制,風險控制成了一句空話。
第五、有些監理企業利用行業管理制度的漏洞,以經濟手段吸引監理專業證書借用,現場總監附名屢見不鮮。個人以借用監理企業在外承攬監理業務的現象也日趨普遍。
第六、監理企業忙于市場開拓、盲目追求市場占有率與短期效益,只關注量的擴張,忽視了服務品質的提高。忽視對從業人員的考核與培養,不重視企業文化建設、沒有凝聚力、沒有歸屬感、各項規章制度成了墻上海報。績效考核形同虛設,部分監理人員不思進取,人浮于事,缺乏工作與學習熱情,業務能力多年未見明顯提高。渙散的局面勢必有品行不端的監理做出有損企業形象的事。
第七、為數不少的總監從業前大多是某單位的技術負責人或部門負責人,工作履歷單一,經濟、組織、法律方面的知識和協調管理能力較欠缺,對現場工作的適應性與判斷力不足,大多時間忙于應付外部管理,對監理部人員關注不夠,職責分工不明,忽視對下屬的督導,缺乏感召力。下屬對待工作敷衍了事,必然造成監理工作被動,失去業主的信任。
第八、從政府主管層面看,行業監管措施缺失,懲處力度不大,沒有形成市場與現場的聯動,標前標后管理脫節,準入機制與淘汰機制未能并舉。對一些政府投資項目在建設程序上的不合法更是睜一眼閉一眼。
監理行業面臨發展困境,業內人士結合實際提出不少建設性意見,現總結如下:
1、從政府部門來談,應繼續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借鑒國外成熟的行業監管機制,提高行業政策的靈活性,打破地方保護主義條塊分割的格局,加緊制定對外資企業的開放和競爭方面的立法,引入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細化監理招投標管理辦法、加大招投標市場監管與處罰力度,大力推行監理合同示范文本,弱化建設單位在工程項目實施時的操作機能,強化監理企業的服務作用,鼓勵監理企業科學改組兼并,提倡監理服務優質優價,結合實際制定行業競爭規則,清理整頓不符合條件、不合法、借用、承包的監理單位,該降級的降級,該停業的停業,該取締的取締。建立一個統一開放的市場,營造一個公正公平的市場環境。另外,政府應酌情給監理行業協會更多自主管理權,使自身從繁瑣的行業管理業務中解脫出來,更好的行使監督職能
。
2、從行業協會來談,做為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監理行業協會應配合政府主管部門建立完善工程監理法規及相關制度, 隨著物價指數和工資水平的增長、監理工作規范化程度的提高和服務內容的拓展,監理工作責任加大,原有的監理取費標準已明顯不能適應當前形勢需要,各地監理協會應緊密配合國家發改委、建設部做好《建設工程監理與服務收費標準》的研究、測算、制定及出臺等相關工作,提供科學的市場信息和決策依據,并酌情設定本地區監理取費的最低價位,形成良好的市場運行環境,嚴格市場準入控制,加強資質資格管理,建立個人資格認證制度,抓好監理工程師注冊管理工作及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不斷完善協會管理制度,確保協會各項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加大監理宣傳工作,深化理論研究,積極構建業內業務交流的平臺--監理的信息網絡,傳遞最新行業動態,加強各地協會的交流合作,考察學習國外項目管理經驗,結合國情與行業特點,幫助企業做大做強,摸索出監理企業特有的發展模式。督促監理企業提高工作質量和誠信度,增強監理從業者的工作責任心和緊迫感,建設監理行業協會通過積極主動的參與和配合,成為政府管理的參謀者和行業自律的督促者,成為“自發、自律、自我服務,主動接受政府業務主管部門監督”的行業協會,以全面優質的服務吸引監理企業,增強會員單位間的凝聚力,同時積極維護政府形象,為本地監理行業的規范化管理和健康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3、從監理企業來談,要在未來開放的市場站穩腳跟,爭創效益,必須抓緊時間,苦練內功,提高綜合素質和核心競爭力。企業人員知識結構單一,承攬業務面狹窄,成為眾多中小監理企業做大做強,往項目管理(代建)企業方向發展的軟肋。在市場機制和行業政策引導下,中小監理企業可承擔某一階段監理任務或提供旁站監理特色服務,而大型、綜合素質高的監理企業可向全過程、全方位監理方向發展, 通過兼并收購重組整合內部資源。如設計、監理、施工、招標代理、造價咨詢等企業強強聯手, 快速實現企業內部資源優化配置,構造新的經營格局,創建新的經營機制,提高企業綜合實力,實現經濟效益的穩步提升。構建企業文化,打造企業品牌,不斷完善企業各項管理制度,揚正氣、促和諧、講誠信、求發展,企業本著務實態度,選拔人、管好人、留住人、培養人,樹立積極的人才消費觀,為企業更好更快的發展儲備人才。企業在穩步發展的前提下,勇于創新,銳意進取,成為學習型企業,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需要,從容應對國際市場競爭,與國外企業抗衡,并占據一席之地,成為享有國際盛譽的知名企業。
4、從監理從業者來談,監理企業從低層次的單一性服務向高水準的綜合性服務轉變,必然對從業者提出更多要求,總監作為監理項目部的靈魂人物,其影響力不言而喻,總監理工程師在不斷提高職業操守的同時,還應加強專業技術知識學習,拓寬知識面,成為懂技術、懂管理、懂經濟、懂法律的復合型人才,對外應對現場復雜的問題、協調各方矛盾時,能很好地把握原則性與靈活性。以豐富的實踐經驗,讓業主放心;以細致周到的服務,讓業主滿意,以踏實干練的作風,贏得業主的尊重。對內抓好監理項目部的日常管理,著力抓好監理規劃、監理實施細則的編制、修訂、落實、在督導專業監理與監理員做好具體工作的同時,教育考核他們的同時不忘關心其生活,虛心接受下屬的建議,帶頭營造高效、嚴謹、和睦的團隊氛圍。專業監理與監理員應認真履行職責,踏實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利用業余時間鉆研業務知識,不斷提高業務水平,為更好地完成監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要推進我國的監理事業穩步健康發展,離不開政府、監理協會、監理企業以及廣大監理從業者共同的努力,歸根到底還在企業與監理從業者更新觀念,端正態度,規范監理行為,逐步向開放型、現代型、社會型的模式轉變,抵御行業風險,創造良好的生存發展空間,贏得社會的廣泛認同,不斷提高監理的社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