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企業內部控制的具體內容因企業類型、業務規模而有所差異,但其基本框架的搭建卻是相通的。以服務型企業為例,加強企業內部控制主要包括組織機構的設置、崗位責任和職務分離、授權批準的控制、業務流程的規范、處理手續的嚴密等方面。
關鍵詞: 內部控制 職能部門 崗位責任 授權批準控制制度 業務記錄
現代意義上的內部控制,是在長期的經營實踐中,隨著企業對內加強管理,對外滿足社會需要,而逐步產生并發展起來的自我檢查、調整及約束系統。我國正處在建立和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使得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及作用更加突出,也使得加強內部控制,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更具有了現實意義和緊迫感。雖然由于企業類型、業務規模等的不同,內部控制的具體內容也會有所不同,但企業加強內部控制的基本框架體系的總體思路應該是相通的。以下就如何加強企業內部控制進行探討和研究。
1 設置合理的職能部門并進行有效的控制
設計合理的職能部門應根據企業規模、業務特點等具體情況,設置職能部門并進行業務分工,以使每一項業務的全部處理過程或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不是由一個部門單獨處理,而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部門在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的基礎上共同完成。同時,對各部門的職權和責任應明確加以規定,既要避免權利重疊,也要防止權力落空或出現權力真空,應使每項業務處理的各個環節都有相應的機構負責。
2 落實崗位責任和進行職務分離控制
崗位責任是指企業在合理的職能部門基礎上,依照程式定位,將各部門的業務活動再劃分為若干具體的工作崗位,并賦予其相應的任務、權限和責任。崗位責任的落實是職能部門功能的具體化。因此,落實崗位責任也必須貫徹相互牽制的原則,具體來講有兩點:第一就是分離不相容職務,使崗位之間形成相互檢查、相互制約的關系;第二是要對一些人員職務進行定期輪換,加大對職務復核的力度。實踐也證明,實行崗位責任有利于防止、發現,糾正錯誤和舞弊,是加強內部控制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措施。
3 設計規范、標準的業務流程
業務流程是指企業在明確崗位責任的基礎之上,為保證生產經營活動順利進行而規定的業務處理步驟與生產工藝環節的秩序。以工程咨詢設計服務業企業為例,其主要業務可以分為簽定合同、項目服務、服務計劃、項目考核、費用開支、采購儀器設備材料等。對主要業務來講,就要實施由“任務分解、服務計劃、執行、檢查和改進、項目驗收、成本控制”等環節組成的驗收業務程序;對差旅費報銷事項就可以設計為“部門領導審批、財務主管審核,會計人員制證、出納人員報銷和分管會計記賬”的業務流程。設計一整套合理的業務流程不僅可以使企業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消耗完成某項業務活動,而且可以避免和防止企業業務活動中出現的錯誤和舞弊。所以,企業應根據組織機構和崗位責任的情況,設計合理的業務流程并予以嚴格遵守。
4 執行嚴格的處理手續
處理手續是指企業在業務處理活動過程中,體現在業務程序各個環節上的具體措施和例行規定。如在上面例子中提到的由“訂貨、驗收、入庫、付款、記錄”組成的采購業務流程中,就“驗收”此環節而言,就需辦理“核對訂貨合同,檢查進貨數量、品種、規格、質量和價格,開具驗收單和質量證明單,并由經辦人簽章”等手續。處理手續的完備,是具體嚴格有效執行業務流程保證內部控制的實施重要保障和條件。
5 恰當的業務處理記錄
業務記錄是指企業為反映和控制各項生產經營業務而以文字形式對生產經營業務的發生、進展和結束的全過程所進行的記載,包括業務活動的批準與接受記錄、生產調度單、會計信息載體等。準確、及時、系統、完整的業務記錄是有效實施內部控制的必要條件,是加強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方面。在生產過程中,企業必須對存貨的收發、業務活動發生的批準與授權等進行全面而準確的紀錄以保證其業務的合規合法。
6 嚴格的檢查標準
檢查標準是指企業為檢查經營管理活動并保證檢查活動有根有據所制定的各項標準、尺度等,如材料到貨驗收標準、材料消耗定額標準、產品質量檢驗標準,檢查標準既是生產經營活動需要達到的要求,也是檢查驗收活動應當遵循的依據。嚴格檢查標準就是根據企業自身產品的特點,將對企業產品的檢查進一步細化、量化,以有利于企業加強內部控制的需要。
7 提高人員素質。人員素質是指企業根據經營管理的要求對各崗位人員在素質方面所做的具體規定和要求。內部控制是因人而設的,最終也是由人來具體實施,即使內部控制設計健全,但若人員條件較差,也會因之而失去作用;相反,內部控制設計不盡完善,但人員條件較好,也會因之產生良好的效果。從總體來講,就是提高企業人員的知識水平和思想道德修養以及對人員錄用、培訓、調整、選拔等規定明確條件。具體方法有:
7.1根據各級人員的品德和業務能力來委派工作,使他們能夠勝任各自的工作。
7.2建立職工技術業務的考核制度,職工必須通過技術業務考核才能上崗擔任工作。
7.3建立管理人員業績考核制度,對于不能勝任管理工作的人員應調離管理崗位。
7.4建立人員職業道德和技術輪訓制度,提高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和技術業務素質。
7.5建立獎懲制度,提高職工的責任心。
7.6建立職務輪換制度,定期調換職工的工作,并全面檢查職工的工作情況,培養職工全面工作的能力。
8、完善內部審計。內部審計是企業為監督、評價和鑒證財務信息及經營管理活動而專門設計的獨立職能機構。內部審計也具有控制的功能,它既要檢查和評價其他各項內部控制的質量與效果(是對內部控制的再控制) ,同時其本身又作為整個內部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內部控制中的特殊因素。因此,企業應加強通過內部審計來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
9 財產安全控制。財產安全控制是指為了確保企業財產物資安全完整所采取的各種方法和措施。內部控制的各項措施其實都是和財產安全有一定的關系。具體來講,可以有以下6 種方式:
9.1發生經濟業務要立即記賬,特別是現金、銀行存款等業務,尤其要重視這一控制,以防現金被挪用。
9.2財產物資必須采用永續盤存的方法,以便在賬上隨時反映財產物資收入、發生和結存情況。
9.3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財產清點制度,保證財產物資處于賬實一致的狀態。
9.4財產物資發生盤盈盤虧都應查明原因,并及時
按規定程序經批準后才能進行賬面處理,并追究有關人員的管理責任。
9.5建立財務檔案的保管制度,并編制清冊,妥善保管,防止抽換和篡改資料,便于進行業務復查。
9.6對財產物資進行科學編號和存放,便于清查、點數和保管。
總之,企業在具體實施加強內部控制時,應認真分析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按照內部控制加強的理論和方法一步步地來加強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
參考文獻:
[1] 耿建新,宋常1 審計學[M]1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1
[2] 周勤業,尤家榮,達世華1 審計[M]1 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1996 1
[3] 吳水澎,陳漢文,邵賢弟1 企業內部控制理論的發展與啟示[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