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工程造價控制是現行基本建設管理的重要環節,是指完成一個建設項目的全部費用總和,它包括業主、設計單位,總承包商、分包商的費用。在當前經濟長足發展的時期,按照價值規律和等價交換的原則,在合理確定工程造價構成的基礎上.理順價格和價值的關系,業主對建設項目投資全過程負責,強化建筑企業經營管理和成本管理。本文通過分析現行建設項目中普遍存在的造價控制問題,尋求好的全過程工程造價控制的方法和途徑,以期提高工程造價管理控制的水平,提高投資效益。
一、建設工程項目造價控制的現狀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我國建筑業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引入競爭機制,實行招投標承包。它結束了多年來計劃經濟體制下建設工程分配任務的局面,是我國建設管理體制的一項重大改革,成為當前建設市場中確定建設任務的主要形式。從我國現行工程建設項目費用組成的看,它包括建筑工程費、安裝工程費、設備和工器具購置費及工程建設其他費用。所以,近幾年我國的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工作主要集中在工程招投標階段和建設實施階段。在工程建設實施過程中,承包合同價為控制目標,根據工程合同按時完成合同約定的工作內容,處理好工期、質量、造價三者間的關系,編制合理的施工組織設計,選擇質量保證,價格合理的材料,有效地對工程造價進行動態控制。
二、建設項目全過程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1、忽視投資決策階段的造價確定與控制。投資決策是選擇和決定投資行動方案的源頭,要對擬建項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技術經濟等方面進行論證,對不同建設方案進行技術經濟各方面進行比較和判斷,并做出準確合理決定和選擇的過程。而正確的投資行動來源于正確的項目投資決策,一般來說項目決策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項目建設的成敗,同時也關系到項目造價的高低和投資經濟效果的好壞。因此,作出正確的決策是合理的確定與控制造價的前提。目前,雖然我國已有一套具有一定科學性和預測性的投資估算指標體系,但是指標本身也具有一些不完善的問題。現行使用的投資估算指標是利用量價合一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指標性數據,而擬定的工程項目由于時間、地點、規模、標準等方面的差異,使得投資決策階段的投資額與估算總有一定的差距,如果忽視這一問題,不準確加以調整,就會存在較大的差異。
2、計價方式落后,不適應建筑市場經濟的發展。當前,我國的建設工程招標投標中所采用的工程造價計算模式仍然是以定額計價為主的計劃經濟模式。時間上的滯后性和內容的呆板常常會使人在使用定額時處于進退兩難3境地。另外我國現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發布的工程預算定額消耗量和有關費用以及相應價格是按照社會平均水平編制的,以此為依據形成的工程造價基本上屬于社會平均價格。這種平均價格可作為市場競爭的參考價格,但不能充分反映參與競爭企業的實際消耗和技術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的公平競爭。
3、設計計費方法不合理,技術性與經濟性分離現象嚴重。一方面,長期以來人們只注重技術創新,而設計人員在控制工程造價上的創新卻很少得到應由的回報,反而要承擔更多的風險,這樣勢必挫傷設計人員主動控制工程造價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現行設計費收費偏低和計算方法不利于開展限額設計。實行限額設計,設計單位和人員勢必付出更多的勞動和時間,低費率的設計收費與其所付出的勞動并不匹配,經濟利益會驅使設計單位和設計人員提高工程造價,而不會主動控制和降低工程造價。所以,在工程建設領域,工程設計和投資控制工作聯系不夠緊密,片面強調節約、忽視技術是一種普遍現象。
4、施工階段造價管理的問題。施工單位建筑工程造價的控制目標制定不合理,缺乏科學性和先進性;材料價格管理方法落后,材料采購、儲存量計算不科學,不能很好地掌握采購時機,由于建筑市場目前還比較混亂,材料采購價格失真,使得占建安工程成本60%~70%的材料費用失去控制;同時在施工組織方面,多數施工企業還一直沿用老辦法,現有的人、財、物沒能得到合理配置與利用,造成大量浪費,從而導致工程造價提高;施工單位從自身利益出發,通過提出設計變更,增加工程量或追求較高利潤。
三、工程造價全過程動態管理的措施
1、建設項目前期工程造價的管理。強化項目前期工作,規范項目的投資決策,在項目取舍上實行效益否決制。沒有經濟效益或經濟效益差的項目,不安排建設,列入建設計劃的項目,必須做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必須有經濟效益評價,達不到經濟效益標準的項目不予立項,突出項目前期工作的超前性。通過投資科學管理,提高投資經濟運行質量,以保證公司全局經濟效益的提高。
2、材料與人工的造價管理。隨著物價改革進一步深化,施工企業的人工費或工資收人及生活支出,也將隨之變化。為解決這個問題,采取物價變化與工程遣價掛鉤的辦法來處理,即根據當地政府定期公布的物價或生活費用總指數,測算出人工費補貼系敷,定期公布調整,作為工程計價的依據。同時,材料價差系數作為直接費,應該收取相應管理費,與社會市場物價相適應。
3、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設計過程中要積極切實推行限額設計。在投資估算限額范圍內進行工程設計,以提高投資的經濟效益。按照設計程序分階段層層控制總投資,使其貫穿于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技術設計直到施工圖設計的各個階段,形成縱向控制;各設計階段,按各專業進行投資分解,分塊限額,具體分配到單元和專業,形成橫向控制和縱向控制相結合。但提倡限額設計并不是單純的追求降低造價,應該堅持科學,采用優化設計使技術和經濟緊密結合,通過技術比較,經濟分析和效果評價,力求以最少的投入,創造最大的效益。同時,在工程各實施階段,強化設計變更管理,盡可能把設計變更控制在設計階段初期,尤其對影響工程造價的重大設計變更,使工程造價得到有效控制。
4、工程實施階段的造價控制。項目實施過程中要預防承包商索賠事件的發生,這也是控制工程造價的一個方面。就目前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而言,業主未能按約定提供相應的施工條件;工程進度款支付滯后;甲方隨便指定分包商的施工也很普遍,指定的分包商往往延誤工程或質量較差等,是承包商提出索賠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加強工程的總體管理,規范業主的自身行為,對于控制工程造價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5、竣工結算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在竣工階段,按有關規定編制竣工結算,計算確定整個項目從籌建到全部竣工的實際費用。較先進的結算方法是在結算中按照國際慣例,采用調值公式,即在合同條款中寫明雙方商定的調整因素,同時明確哪幾種物價可以波動,且波動到什么程度才同意調整。一般控制在合同價的正負5%左右,在該范圍內變動時由承包方自己承擔;在5%~20%之間,由承包方負責10%,發包方負責90%;超過20%以上時應另簽合同條款。這樣可以充分發揮承包方的積極性,使之最大限度地在施工中節約材料,降低成本,控制工程造價。另外注重資料歸集和整理。
小結:工程造價投資控制涉及到工程建設的諸多方面,它與工程建設的全過程中每個環節緊密相連。提高造價人員的素質,提高技術經濟分析論證能力,提高設計產品的經濟性能,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才能為我國經濟社會的長足發展的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姜玉娟。關于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探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20)。
[2]張軍。建筑設計階段控制工程造價的策略與方法研究[J]河南建材,2011,(5)。
[3]蘭英麗。論建筑工程造價的控制措施[J]河南建材,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