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本文主要介紹信息化在圖書資料上的重大變革,改變人們對圖書的固有看法,進一步密切圖書與讀者的聯系。在享受信息化給讀者帶來閱讀便利的同時,也應了解數字化時代背景下,圖書館實施資料信息化的重要性與實現信息化的艱難歷程及解決途徑。
關鍵詞:圖書資料 圖書館 信息化
數字時代,信息技術悄然進入人們生活,數字化成為各行各業主要的發展趨勢,對人們的生活進行潛移默化地改造,影響和改變著人們對傳統的認知。伴隨著人們逐漸對面包、牛奶等物質需求的滿足,自我實現的精神追求開始成為引領生活的新境界。數字化時代是知識和信息的時代,圖書作為信息、知識存儲與傳遞的工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傳統的圖書管理手段已經不能適應時代地變遷,數字信息化的發展,引發了圖書館圖書資料與信息化的有機融合,文學界、精神領域的革新也悄然到來。圖書資料向著信息化發展,不僅滿足了讀者日益增長的對信息的需求,也實現了圖書資料的動態管理,為人們帶來了生活、精神的雙豐收。
圖書館實施圖書資料信息化的重要性
圖書資源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術對知識和信息資源進行獲取、處理、傳輸應用的動態過程,圖書館作為信息中心,也應該把握時代的脈搏,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強數字化建設,以滿足人們方便、快捷地獲取和應用知識、信息以及數據。
1.滿足了讀者日益增長的信息需求
當今社會,科技領域的發展日新月異,而知識領域也存在著巨大的變化。一般情況下,紙質圖書由于印刷、出版等原因,知識傳遞進程較為緩慢,而將新的知識、信息、數據等資料通過信息技術渠道呈現在讀者面前,不僅可以縮短知識更新的周期,更能夠促進讀者對新知識的探究,形成共同討論、共同研究的社會氛圍。此外,紙質圖書存在不便攜帶、易損壞等問題,不能為讀者提供隨時、隨地的閱讀;圖書館資料信息化地成功建設,可以將資料通過電子方式呈現,讀者還可以根據需要對信息進行實時檢索,以便準確掌握所需信息。
時代對人才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人們對知識的要求也就越來越迫切,只有不斷地更新知識,充盈頭腦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成為社會需要的高精尖人才。人們要不斷順應時代潮流,將圖書資料納入行囊,武裝頭腦,砥礪前行。圖書館不應該讓傳統的紙質書籍管理模式限制知識的傳遞與發展,而要順應時代發展,加強信息化建設,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信息需求。
2.實現了圖書館動態化管理的需求
隨著時代發展,各領域中保存、管理信息的手段與技術都向著數字化方向發展、進步,并誕生了新的管理體系,與社會發展相適應。信息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加大了知識獲取量,對知識的獲取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圖書館需要實現動態化管理,以滿足人們對信息處理速度的提升要求。新時代的讀者更渴望便捷的閱讀方式,避免時間浪費,圖書資料信息化的動態管理模式,是通過數字化的檢索系統,使讀者可以快速了解館內資源的種類、數量以及位置分布,從而迅速獲得自己所需的信息資源。因此加快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實現館內資源動態化管理,可以極大地滿足讀者快捷、高效的閱讀需求。
圖書館資料管理現狀
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在建筑、書籍、現代化辦公條件等硬件設施上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管理模式上仍然沿用傳統方式對圖書資料進行管理,難以匹配信息化建設需要。
1.業務流程現狀
在傳統圖書館服務管理模式中,文獻資料的收集、分類、編目等前期過程繁冗復雜,讀者檢閱、借閱和歸還等流程更加耗費人力物力,致使圖書館工作效率低下。并且圖書館工作流程中各個環節聯系十分緊密,牽一發而動全身,如果某一環節出現問題,將會影響整個流程的順利進行。再加上讀者對資源的需求隨時代的發展而發生變化,出現了知識需求量更大、更復雜的局面,無論從服務效率還是信息更新能力,傳統圖書館管理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
2.資源共享現狀
傳統的圖書館服務管理系統,受制于空間、時間,人們只能在圖書館內,大面積的搜索自己所需知識,在以便捷、快速為核心的今天,知識獲取量低,信息更新、傳播速度慢,已經成為圖書館的致命缺點。如今,信息化深入各個行業,圖書館信息化建設需要新技術作為管理手段,而圖書館目前的管理技術僅限于更新了現代化辦公條件,對信息化背景下的管理模式構建還不全面,資源的利用率十分低下,顯然已經不能滿足大眾對資源共享的需求。
實現圖書信息化的途徑
要實現圖書館的智能化、網絡化、信息化,還需要在管理模式上進行轉變,扭轉傳統的管理思想。在建設數字圖書館的進程中,構建先進管理體系,最終實現圖書資源共享。
1.構建先進的圖書館信息化管理體系
隨著科技時代和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全新的數字化服務管理系統應運而生。信息化管理主要將以往傳統的單線模式發展成為網絡模式,對文獻資料的收集、分類、管理、借閱和查詢規劃等流程進行“一鍵”操作,真正實現信息化、數字化的處理方式,使管理人員可以更加高效的管理整個借閱系統和提供服務。而讀者也只需在服務終端上操作就可以迅速找到自己想查閱的文獻資料,節省了大量時間。
2.構建圖書館資源共享體系
現如今已經步入信息化、數字化時代,資源共享已經成為這個時代主流的信息傳播服務方式,圖書館作為信息資料大集中的場所,其資源共享能力受到人們的期待。信息技術實現了圖書館資源共享體系的構建,將圖書館內大部分資源分享、傳播到網絡上,讓讀者體驗“網上圖書館”,最大程度的實現資源共享,為讀者提供更加廣闊全面的資源服務。同時,網絡也實現了各個圖書館的資源聯通,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使人們在一個服務終端上查閱到多個圖書館的信息和資源。
3.借鑒其他行業成熟信息化技術,構建數字化圖書館
在信息化的大時代背景下,各行各業都抓住機會實現網絡信息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如ERP和PDM技術已為現代企業從產品研發到投入生產所使用的主要技術,大大節約了時間和人力成本。相比之下,圖書館的網絡化管理服務系統并不占優勢,基礎設施不夠完善、服務種類少、信息化人才缺乏等問題都凸顯了圖書館信息化建設不成熟的一面。只有充分地學習、借鑒各領域中信息化建設成功的典范,完善圖書館管理體系,構建設施完善的數字化圖書館,才能實現資源共享,更好發揮圖書館傳遞知識的功能,更好的服務讀者。
結語
信息技術與圖書館資源有機融合,將圖書資源立體化的呈現在讀者面前。讀者不必為找不到所需資源而失望,因為數字化、信息化圖書管理方式,將有限的圖書資源無限擴大,讀者可以在網絡上的海量資源中篩選自己所需資料。同時,伴隨著圖書館資料的信息化,各種重復、不實的信息充斥網絡,需要讀者進行認真篩選,尋找實用的資源。
參考文獻:
[1]李原文.試析圖書資料實現網絡信息化的重要性[J].中國高新區,2017(11):139-140.
[2]李海東.試析圖書資料實現網絡信息化的重要性[J].才智,2017(14):238.
[3]馬依拉肉孜.淺談圖書資料實現網絡信息化的重要性[J].新西部(理論版),2016(1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