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隨著世界范圍內低碳經濟的風靡,國內低碳話題也日趨熱烈,發展低碳經濟推行低碳消費成為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世界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以長株潭城市群為例,以大學生為主體,通過“認知”“體驗”“行為”三個消費階段的分析提出了大學生C-E-B低碳消費策略,對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健康的低碳消費倫理觀念,對大學生素質的提高具有積極的意義。
【關 鍵 詞】大學生;低碳;消費;策略
【基 金】湖南省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
200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締約國在哥本哈根召開會議,決定2012—2020年全球減排協議,中美作為世界兩大溫室氣體排放國成為會議焦點。此后,國內低碳話題日趨熱烈,“碳足跡”、“低碳經濟”、“低碳技術”、“低碳發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會”、“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主張應運而生,低碳研究領域也正經歷著一次次的突破與變革。隨著全球人口和經濟規模的不斷增長,能源使用帶來的環境問題及其誘因不斷地為人們所認識,不止是煙霧、光化學煙霧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帶來的全球氣候變化也已被確認為不爭的事實。隨之而來是“低碳社會(low-carbon society)”呼聲的高漲。故而人們的日常消費也必須建立低碳意識,培養可持續發展、綠色環保、文明的低碳消費理念;通過消費“低碳消費品”來創建低碳生活物質基礎,激勵“低碳消費品的創新與發展”;并通過消費把關,淘汰掉“非低碳消費品”。由此觀之,倡導并踐行“低碳消費”,形成具有低碳消費意識的“橄欖形”公平社會是“低碳社會”建設的必要路徑。
一、大學生C- E -B低碳消費策略的提出和構成
1. C- E -B低碳消費策略的提出
大學生是一個具有較高素質的群體,理應率先踐行低碳消費。然而當前大學生的低碳消費意識雖然已經普遍出現萌芽,但總體來講大學生的低碳消費習慣尚未形成,沒有完整的低碳消費策略來指導消費行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學校和家庭給予低碳方面的教育較為缺乏,同時受消費主義思潮的影響和大眾傳媒的錯誤誘導,非理性消費越來越多,加之目前進行低碳消費機會成本較大,而大學生受限于其經濟能力,通常很少選擇進行低碳消費。
基于大學生消費的實際情況,我們提出了大學生“C-E-B”低碳消費策略。“C”代表認知(cognizance),“E”代表體驗(experience),“B”代表行為(behavior)。通過消費行為中認知、體驗、行為三個階段,對低碳消費行為的認識由感性至理性,進而由理性認識指導實踐,從而使大學生為主體的消費群體的消費行為趨于低碳化。
2. C- E -B低碳消費策略的構成
“C”代表認知,這里指大學生對低碳消費有一個認識和了解的過程。消費者進行消費時,首先對自己消費的產品有一個初步的認知過程,這樣才能放心滿意地去進行消費。大學生進行低碳消費時,對低碳產品的認知過程包括大學生通過互聯網、電視和同學之間的溝通對低碳消費概念的理解、學校舉辦相關低碳知識的講座與宣傳將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及生產廠商在校園推廣低碳理念等。通過對低碳消費的認識和了解,大學生才能有意識地在生活中進行低碳消費,有意識地購買低碳產品。
“E”代表體驗,既包括以往低碳消費的經驗,又包括對低碳消費的切實體驗。由可得性偏向理論可知,以往的消費經驗會對消費決策產生重要的影響,回憶是影響判斷的重要因素。體驗是每個人以個性化的方式參與其中的事件,當體驗展示者的工作消失時,體驗的價值卻彌留延續。消費者在購買一種產品之前,如果對該產品不夠了解,通常會先詢問其用法并試用,試用時產品的性能對消費者來說也是一種短暫的體驗,可以加深消費者對產品的理解。體驗之于低碳消費,是一種必要的促進方式。
“B”代表行為,這里指大學生通過對低碳消費的體驗繼續進行低碳消費的行為以及大學生通過踐行低碳消費的行為去影響其他人消費的行為,進而形成良好的低碳消費環境和氛圍。大學生踐行低碳消費是在認知和體驗的基礎上來實現的,通過大學生自身低碳消費的實踐,可以更好地履行兩型社會的建設,實現資源的有效和循環利用,帶動身邊其他同學進行低碳消費的積極性,實現校園可持續發展戰略。因此大學生進行低碳消費的行為是大學生消費決策模式的終點,也是實現校園“低碳經濟”的基礎。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試圖從認知、體驗、行為三個方面對大學生低碳消費決策進行分析,構建適合長株潭大學生的“C—E—B”低碳消費策略。
二、C- E -B低碳消費策略的可行性分析
1.長株潭城市群具備較為優越的經濟基礎
近年來,長株潭城市群的“兩型社會”建設項目給大學生的低碳教育創造了更加優越的物質基礎,長株潭地區的公共低碳投資也能對大學生的低碳消費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比如,對于經濟能力有限的大學生而言,2011年2月2日起,株洲市區的公交車費不分空調與否,均統一票價為1元,這無疑將引導更多的大學生選擇公交出行這一低碳方式,此外,自行車自動租賃于2011年5月1日在株洲市正式隆重拉開帷幕,鼓勵市民低碳出行,這勢必也會對大學生的低碳出行產生不小的影響。而不論是公交票價下調還是自行車租賃制的推廣都是以長株潭城市群的“兩型社會”建設為經濟基礎的。
2.大學校園為大學生低碳消費的發展提供了土壤
大學是新思想傳播的前沿陣地,理應率先接受低碳理念。大學校園是一個小型社會,高校有豐富的資源,比如利用各種社團開展低碳推廣的宣傳活動,邀相關人士開展低碳講座,課堂上的低碳教育,以及校園本身可以利用某些規章制度約束來引導大學生的低碳行為。所以,大學生在校期間可以充分學習了解低碳知識并踐行低碳消費。
3.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為大學生低碳消費提供了物質條件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低碳技術已經走出實驗室,進入大規模的生產階段,越來越多的低碳產品涌現出來。而隨著低碳的理念流行開來,越來越多的企業轉而生產低碳產品以追趕潮流,低碳產品不再是被束之高閣的概念產品,而是市場上實實在在的消耗品和耐用品,這就為大學生進行消費活動時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余地,大學生可以自由的選擇低碳產品進行消費。
三、C- E -B低碳消費策略的執行策略
1. C- E -B低碳消費策略的運行思路
2. C- E -B低碳消費策略的具體對策
(1)改變大學生的消費方式,樹立理性的消費觀念
大學生消費普遍存在鋪張浪費的現象,因此學校和社團應傳播和宣傳合理的消費方式,將低碳經濟、低碳消費深入每個學生心中,改變大學生們以往的非理性消費方式,把節約用水、用電的理念落實到餐飲等日常生活中,建立節約環保的消費方式,構建“兩型社會”的低碳校園。另一方面學校可以利用高校自身的教育科研教學的優勢,將低碳消費的理念納入學生課程中,潛移默化地改變大學生的消費觀念。
(2)大力開展高校碳足跡計算的活動,體驗低碳生活
低碳消費是一個新鮮詞匯,大學生在進行消費時往往缺乏低碳環保的意識,開展高校大學生碳足跡計算活動,有利于學生深入了解平時生活中有哪些是可以低碳消費的,讓大學生切實體驗到低碳消費就在我們身邊,每個人都可以為低碳經濟的發展出自己的一份力,同時也培養了大學生的低碳主人翁意識;另一方面,碳足跡計算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學生平時消費的用品進行碳排放量的量化,培養大學生形成低碳的消費習慣。通過相關資料的搜集,本文整理出了個人碳足跡計算中的一些實例,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告訴大學生如何在生活中體驗低碳消費,節約資源和減少碳排量。
(3)踐行低碳理念,共建低碳校園
?、俪闪⒁缘吞枷M為主要研究對象的課題小組,讓低碳消費理念在大學生中深入人心
如前所述,大學生對于低碳消費理念的了解還處于初步階段,對低碳消費的認知(cognizance)還不夠,因此,建立大學生低碳消費研究課題小組可以促使大學生深入了解低碳消費,同時通過研究小組的建立還可以加強大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學習,以及課題指導老師與同學之間的交流和學習,形成低碳消費知識縱向和橫向的交流和融匯,從而使得大學生對低碳消費有更加透徹的了解。
?、趯W??梢詮恼n程開設、圖書借閱等方面來為學生低碳消費意識形成提供有利條件
獲取最新的低碳消費研究成果需要有必要的途徑,然而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主要來自學校,同時學校擁有豐富的教師資源以及大量的圖書資源,因此,學??梢蚤_設相關的課程以及購入大量關于低碳消費研究的書籍供大學生借閱,以此來向大學生傳播低碳消費研究成果以及國內外研究發現的豐富有趣的低碳消費知識,從而增強大學生對低碳消費的研究熱情,進而促使大學生對實踐低碳消費行為產生濃厚興趣。
?、劭梢猿闪⒋髮W生低碳環保志愿者小組,開展一系列低碳消費的宣傳和推廣活動
大學生低碳環保志愿者小組是指由一群有低碳消費意識的大學生自愿組成的以開展低碳消費知識宣傳為主要工作,同時利用網絡,廣告以及課外活動的途徑來進行宣傳低碳消費理念的學生團體組織。志愿者小組需要由具備不同專業技能的學生組成,比如可以由具有網絡技術的學生來建立一個關于低碳消費的網站,在這個網站中可以載入低碳消費的知識、低碳消費的最新發展動向、低碳消費的研究成果以及向大學生推薦適合大學生消費的低碳產品,另外,志愿者小組在學校內部可以開展一些豐富有趣的關于低碳消費的課外活動,從活動的趣味性方面來吸引足夠多的大學生參與,同時還可以可利用舉行活動的契機來加強低碳消費網站的宣傳。
四、C- E -B低碳消費策略的展望
C- E -B低碳消費策略是一種動態的策略,對現實消費行為具有實際的指導意義。大學生作為一個高素質群體,以后也會是社會的領導力量,如果能夠以C- E -B低碳消費策略為指導進行低碳消費,所產生的社會價值和環境價值將是不可估量的。C- E -B低碳消費策略在長期都是具有指導價值的,當然,隨著低碳技術的發展以及新的低碳概念的出現,C- E -B低碳消費策略將會被賦予更多的科學內涵,得到不斷的完善。
參考文獻
[1]唐姨軍.我國低碳消費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10.
[2]李國強.試析低碳經濟背景下政府對消費的引導[J].消費經濟,2010(06):86-89.
[3]閆銘,王偉.低碳校園建設研究——西南大學為個案的考察[J].理論觀察,2010(06):126-127.
[4]楊志軍.大學生低碳消費意識教育與低碳消費行為引導[J].大家,2010(20):170-171.
[5]靳元.大學生節能意識與能力調查研究[J].商業文化(上半月),2011(03):230.
[6]Friedl B. ,M.Getzner.Determinants of C02 emissions in a small open economy [J].Ecological Economics(45).
[7]Schulze P. C. I=PBAT [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