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高校學生工作評價體系的構建是實現高校學生工作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是完善高校各項工作評價體系的必然要求,它對于推進高校教育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實現培養目標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關鍵詞:教育教學,信息收集,高校教學
有利于高校學生工作科學化和規范化。高校學生工作是一門科學,有著一定規律。不同類別、不同層次的高校學生工作都包括學生教育管理、貧困生資助、就業指導、心理咨詢等多個環節,而每個環節都有一定規律可循。構建學生工作評價體系就是要尋找各項工作的基本規律,根據基本規律制定相關的制度政策,從而實現高校學生工作的科學化和規范化。
有利于學校培養目標的實現。學校培養目標的實現,不僅靠制度保證,還要靠人員保證。構建評價體系可以促進管理工作的科學和規范,即制定科學合理的制度政策;可以促進教育工作者努力探求教育規律、優化教育方法、豐富教育藝術、不斷完善自我。構建評價體系是對教育工作者的一種鼓勵,一種價值和地位的體現。評價是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實施者的科學評價,可以充分反映他們思維和工作能力的差異,不僅滿足他們的歸屬感和成就感,同時也為他們的合理聘用與晉升、工作報酬的計發等方面提供客觀依據。
有利于教育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高校學生工作評價是根據一定的目標,通過系統的信息收集和信息處理,對工作的質量做出價值判斷,為進一步提高學生工作質量提供依據,其本身就是一項嚴肅而又富有價值的研究工作。因此開展此項活動,將拓展高校學生工作研究的內容,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因此,培養人才是高校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任務。高校學生工作擔負著學生教育、管理的重要使命,對人才培養具有方向性和導向性作用,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生命線。然而,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深層轉型,經濟全球化的日趨明顯,高校辦學規模的急劇擴張,網絡社會的悄然到來,高校學生工作正面臨著新的形勢和新的考驗。為了使學生工作健康、科學、規范地向前發展,不斷提高學生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更好地完成培養人才的任務,構建高校學生工作評價體系已迫在眉睫。
高校學生工作評價體系的內涵,我們認為應該是指由高校學生工作的評價主體和客體、監督機制、評價依據、獎懲機制各要素所組成的有機整體。其中,評價主體是指學校學生工作主管部門;評價客體是指各院(系)學生工作;監督機制是指監督評價行為的制度;評價依據是指評價指標體系;獎懲機制是指對評價主體和客體進行獎懲的制度。評價體系的各部分相互連接、相互作用、相互滲透,應具備如下幾個特征:
1、可操作性。對各院(系)學生工作的評價絕不能紙上談兵,無論是對評價主體的監督、對評價客體的評價,還是對評價主體和客體的獎懲,都要有理有據、切實可行,即必須要具有可操作性。只要有一個環節不具備可操作性,那么整個體系則必然要處于癱瘓之中。
2、實效性。高校學生工作評價體系的構建,可以進一步加快高校管理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進程,對于在新時期高等教育發揮其應有作用,具有很強的實效性。
3、導向性。評價體系中的各項制度和指標體系,要對評價主體和客體的行為具有很強的工作導向,即指揮棒作用。評價體系中必須規定出什么是主要工作,什么是次要工作;哪些工作與學校的培養目標具有直接的聯系,哪些工作具有間接的聯系。
4、多樣性。評價體系不能全國上下整齊劃一,要根據各高校的實際情況有所不同。由于各高校學生工作內容基本相同,評價體系肯定要有相同部分,但根據各高校的特點,評價體系還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呈現出評價體系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