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探析我國國債規模對策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房地產時間:瀏覽:

  摘要:體看,就是社會居民儲蓄存款。反映一個國家應債能力的指標主要有三個:即國債負擔率、國家借債率和居民應債率。
 
  關鍵詞:國債規模,對策
 
  一、我國國債規模的考察
 
  國債規模管理是國債管理的首要內容,適度的國債規模既是優化國債結構、提高國債使用效率的前提和基礎,也是防范財政風險的關鍵因素。一個國家的國債規模,既要受認購者負擔能力的制約,又要受政府償債能力的影響。因此,衡量國債規模的指標體系包括應債能力指標和償債能力指標兩大類,下面分別從這兩個方面對我國的國債規模進行考察。
 
  (一)我國國民經濟的應債能力
 
  1.國債負擔率。國債負擔率由國債余額與gdp的比率來衡量,是反映國民經濟總體應債能力和國債規模的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國際上一般以歐洲貨幣聯盟《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規定的60%作為該指標的警戒水平。我國國債負擔率并不高,1990到1997年僅在4.8%-7.4%之間,即使1998年以后,也只有10%-17%,遠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和國際警戒線。以此而言,我國的國債發行規模仍有較大空間。但是需要指出,我國國債負擔率的增長速度過快,僅1991到2001十年間,就從4.79%增長到16.05%,增長了2倍多,而同期西方發達國家該指標的增幅都在1倍以內。再者,必須考慮到我國達到當前的國債規模僅用了短短20多年,而西方發達國家的國債規模則是由上百年累積而成。
 
  2.國家借債率。國家借債率由當年國債發行量與gdp的比率來衡量。我國的借債率僅5%左右,與美、日等發達國家相比還比較低,年度國債發行量還有一定上升空間。但是,由于年度國債發行量的增速明顯超過了gdp的增速,導致我國借債率呈快速增長態勢。反觀大多數發達國家,國債發行的增速與gdp增速較為接近,借債率基本呈較穩定態勢。
 
  3.居民應債率。居民應債率由當年國內債務發行量與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的比率來表示。我國在國債發行規模迅速增長的同時,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也保持了較高的增長,因此居民應債率增長相對平緩。1994年以來,居民應債率保持在5%-6.5%之間,這一比率并不算高,居民購買國債仍有較大潛力。
 
  (二)我國政府財政的償債能力
 
  國債發行必須由國家財政進行償還,因此國債發行規模必然要受到財政償債能力的約束。反映政府按期償本付息能力的指標,主要包括國債依存度和國債償債率。
 
  1.國債依存度。國債依存度由當年國債發行量與當年財政支出的比率來表示,表明財政支出對債務收入的依存程度,國際通行的標準是一般不超過25%.按照全國的財政支出計算,1997年以后,我國的國債依存度已經超過了25%.由于在我國,迄今只有中央政府能夠依靠國債發行滿足財政支出,地方政府無此權力,所以只有按中央財政支出計算的國債依存度才有意義。我國的中央財政債務依存度非常之高,遠遠超出國際警戒水平,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在40%以上,1998年甚至超過了100%,此后雖有所下降,但是仍然保持在80%左右。當然,由于計算中沒有考慮(估計與預算支出大體相當的)中央財政預算外支出,使得分母被縮小,指標存在高估,但即便其考慮在內,這一指標也仍然偏高,對此必須保持高度警惕。
 
  2.國債償還率。國債償還率指當年到期國債的償本付息額占當年財政收入的比重。該指標反映由于國債而引起的財政負擔,數值越高,表明償債能力越差,發達國家該指標一般低于10%.1995年以來,由于國債還本付息額猛增,我國的國債償債率迅速提高,超過了10%安全線,在1997和1998年,甚至超過20%.1999年以后,隨著財政收入的增長,該指標數值雖明顯回落,但是仍處于10%以上。
 
  (三)我國國債規模的綜合評價
 
  從應債能力指標看,我國的國債規模并不太高,仍有進一步增發的空間,而從償債能力指標看來,我國的國債規模已經過高,必須及時壓縮,以防范財政風險。不同指標之間存在矛盾的原因主要有:
 
  1.我國現階段存在著大量以政府財政信用潛在擔保、最終必須由政府償還的隱性債務。主要包括: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地方財政無力消化的債務、國家財政對社會保障資金的欠賬、以及其他公共部門債務。其中僅國家政策性銀行發行的金融債券一項,2001年底就已達到8534億元。因此,計算國債負擔率時如果考慮隱性債務,我國的“綜合負債率”將會大大提高,實際應債能力需要向下調整。
 
  2.我國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財政收入占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都明顯偏低。前一比重1990年以來平均只有13.6%,2002年最高也只有18.04%,不但遠低于發達國家45%的水平,也低于發展中國家平均25%的水平。后一比重1990年以來的平均為44.62%,2002年最高為54.96%,低于世界多數國家60%以上的水平。這是導致我國國債依存度和國債償債率偏高、債務承受能力相對弱小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
 
  由以上分析可見,我國國債規模的總體水平仍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但是其增長速度過快,需要加以控制。為了防范債務風險,緩解債務依存度和國債償債率過高的壓力,應該逐步提高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財政收入占全部財政收入的比重,同時嚴格清理各種預算外收入,優化國債結構、緩解近期償債壓力。
 
  二、國債資金使用效率的考察
 
  國債規模固然重要,而國債資金的使用效率也同樣重要,如能得到合理利用,取得合理的回報率,則較高的國債規模也不會導致債務危機;反之,即使國債規模不高,但是國債資金的使用效率低下,不能提供償還自身本息的資金來源,則財政負擔也會大大加重,容易引發償債危機和財政風險。因此,必須重視我國國債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國債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1.備選項目儲備不足,而且缺乏必要的前期投入,影響國債資金的安排。由于國債資金被看作免費午餐,許多地方在前期準備不足,缺乏配套資金的情況下,盲目爭奪國債投資,出現了大量超概嚴重的“三邊”工程,極大地妨礙了國債項目效應的發揮。同時,國債資金使用過于分散,不利于“集中力量辦大事”,一旦配套資金無法及時跟上,必然影響項目投資效益的實現。
 
  2.項目布局有待改善,應盡量避免盲目重復建設。由于地方利益驅動,在國債資金的使用中,仍然存在著比較突出的重復建設現象,項目布局不盡合理。在我國各項建設資金都很緊缺的時候,這些重復建設導致了相當程度的閑置與浪費。3.違紀違規現象普遍存在,管理亟待規范。隨意擠占挪用或違規使用國債資金的項目屢禁不止,部分建設單位財務管理薄弱,資金賬目混亂。此外,國債資金使用過于分散也增加了對資金進行監管的難度。
 
  (二)改善國債使用效率的舉措
 
  1.科學制定投資規劃,嚴格選擇國債項目。逐步采用公開招標的辦法,由政府部門組織專門機構對項目進行嚴格的評審,取消所有制性質的限制和地域限制,在全社會范圍內公平選擇,以調動社會資金進行項目前期投資的積極性。在資金安排使用上,力爭作到科學統籌、充分論證,杜絕“三邊”工程和重復建設。可以考慮適當下放一些國債項目的決策權,充分調動地方政府在項目安排上的積極性,激勵地方政府用好國債資金。
 
  2.調整國債資金布局,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要克服盲目布點的問題,把重點轉到與投資環境改善相關的設施建設上。根據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圍繞結構調整和產業技術升級,繼續有重點地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加大相關行業領域的投資力度。
 
  3.加強監督檢查力度,嚴格國債使用管理。財政部門要積極參與國債投資項目的審核,實現對國債投資的全過程動態監管,加強對項目概預算編制、年度財務決算和竣工決算的審查,加強對重大項目建成投產后運營情況的跟蹤和評估。嚴肅查處擠占挪用建設資金、違規審批、違法招投標等行為,保證有限的國債資金發揮應有的作用,同時加強對建設單位財務工作的指導、管理和監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潍坊市| 韶山市| 鹿邑县| 娄底市| 深泽县| 灵宝市| 德化县| 重庆市| 镇赉县| 万源市| 龙井市| 射阳县| 财经| 泰宁县| 元朗区| 藁城市| 循化| 米林县| 手游| 麟游县| 子长县| 方城县| 平阴县| 洛阳市| 卓尼县| 秦皇岛市| 吉安县| 孟村| 连山| 昭通市| 遵义市| 孟村| 龙江县| 洛隆县| 平谷区| 隆尧县| 宁武县| 祁连县| 自治县| 宝清县| 卢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