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成本控制的原則。
施工項目成本管理控制是一個全員、全過程、全系統控制的過程,項目成本控制有以下原則:成本最低化原則。施工項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過成本管理的各項手段,促進不斷降低施工項目成本,以達到可能實現最低目標成本的要求。全面成本控制原則。全面成本管理是全項目、全員和全過程的管理,項目成本的全過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要隨著項目施工進展的各個階段連續進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時緊時松。成本控制應強調項目的過程控制即動態控制。如果竣工了再來講成本核算,由于盈虧己基本成定局,即使進行糾偏也為時過晚。目標管理原則。在項目實施之前,項目要設定一個期望值,目標的設定應切實可行,越具體越好,落實到施工班組、個人,適時對目標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偏,將成本控制置于一個良性循環之中。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各部門、各班組有權力有義務對各自工作范圍進行成本控制,從而形成整個項目成本控制責任網絡,公司及項目部對成本控制好的部門、班組、人員進行獎勵,差的要進行處罰。只有真正做到責、權、利相結合,才能使成本控制真正落到實處。
二、做好成本預測,確定項目目標成本。
工程項目中標后,首先要做的重要工作就是搜集各項信息,對項目的成本進行預測,確定目標成本。對工程直接費用成本進行預測,它包括人工費、材料費及機械費。對現場臨時設施成本的預測。對現場管理費用的預測。對風險成本的預測。
工程施工進行當中,必須要考慮到一些不可預見因素,預測其風險成本。在此基礎上,結合以上各項預測成本,就可以初步估算出項目的目標成本,并預算出公司的目標利潤。
三、根據確定的成本目標進行施工成本過程控制管理。
為了使控制成本有具體目標,把預算成本分解為人、材、機,特別是量大的材料,如鋼材、水泥、砂和石子等,數量價格都分解成表格,如不涉及經濟秘密,把這些數據公布出來,這是工程成本最高限,不能突破。施工員下任務單,材料員采購材料、發料都要核對一下這個限額,這樣就有一個無形的尺度在控制成本。同樣,人工工日數、機械費都不能突破該預算成本數。
項目在進行成本控制時應將重點放在抓施工班組的成本支出。作為施工生產第一線的施工班組,工程成本的直接費用都是由其負責控制,而工程直接成本占施工期總成本的80 %左右,也就是說,施工班組能把成本控制好,那么項目的成本控制也就成功了70 %以上。施工班組在控制成本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 、確定先進可行、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班組要結合項目所在地的經濟、自然地理條件,項目的規模、性質、復雜程度及月身人員素質及裝備條件,選擇先進、合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保障施工的均衡性、連續性,降低工程成本。
2 、挖掘潛力,提高勞動生產率,節約人工成本。
3 、降低材料費用成本。材料消耗在工程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降低材料消耗,對于降低工程成本具有重要意義。降低材料費用,不僅僅是從材料的使用方面著手,更要綜合考慮材料的采購、運輸、使用及回收等環節,采取相應措施降低材料成本。要做好材料的采購決策,進料的價格、質量、數量、時間及運輸方案等因素,要在綜合考慮施工需要及工程所在地具體情況后做出選擇。加強材料管理,制定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額、倉儲定額,落實材料的出入庫控制制度。采用經濟承包制,將材料消耗的定額指標,層層落實到工序、到人,并落實相應的材料消耗節超獎懲措施。
4 、要提高機械設備的利用率。結合施工方案,選擇最適合項目的機械設備的種類及數量。提高機械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提高機械利用率。督促加強機械設備的維修管理工作,使機械設備盡可能地處于完好狀態,提高完好率。
5 、要節約現場管理費用開支。現場管理人員的數量配備,應本著一專多能,少而精的原則。
分公司建立成本核算體系,做好目標成本的預測工作,項目在完成分公司制定的目標成本前提下制訂成本計劃,將目標成本層層分解,歸集實際成本數據,進行成本核算,這樣才能真正發揮成本控制對項目的指導作用。
四、做好成本核算,找出偏差,持續改進。
在施工中,項目造價預算人員統計人員要每天做好成本原始資料收集和整理工作,正確計算旬、月度工程成本,并對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進行對比分析。如有偏差,一定要及時準確查明原因。人工費虧損是人工多開了,還是沒有工作面造成窩工:材料費虧損是材料浪費還是采購價格過高等等。對一些政策性虧損的子項,如趕工期、獎勵班組獎金、多投入周轉材料等,造價統計人員要幫助項目經理想辦法彌補,是用盈利的子項彌補,還是以簽證的手段來彌補,一定要及時填平虧損部分,糾正偏差,不能把潛虧帶到竣工后,以防止對后續施工造成不利影響,導致成本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