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綠色建筑離不開綠化,綠化是綠色建筑的一部分。在綠色建筑設計中,需要對建筑周圍的綠化進行科學合理地設計。
關鍵詞:夏熱冬暖,綠色建筑,設計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8772(2013)29-0000-02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能源、環境之間的問題越來越尖銳,人們對于綠色建筑的追求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和趨勢。在發展綠色建筑過程中,對于節能和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綠色建筑就是生態環保建筑,能夠節約社會能源,保護社會環境,能夠可持續發展,這也是綠色建筑的目標。我國在綠色建筑的發展上雖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對于在夏熱冬暖地區的綠色建筑設計研究,還需要不斷探索發展。
一、夏熱冬暖地區的氣候特征
夏熱冬暖地區是建筑學上的一個建筑熱工分區,一般我國的建筑熱工分區可以分為五個區,分別為夏熱冬暖地區、夏熱冬冷地區、溫和地區、寒冷地區以及嚴寒地區[1]。其中,夏熱冬暖地區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南部,在北緯25度以南地區。在夏熱冬暖地區,一年之中最熱月和最冷月之間的平均溫差通常在20度以內,日平均溫度在25度以上的天數超過100天,最高可達200天。
夏熱冬暖地區的氣候以熱帶季風性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性氣候為主,夏天氣溫高,白天時間長,雨量充足;冬天時間短,在海南、廣東等地幾乎是沒有冬季的,而且該地區長年氣溫高、濕度大,熱帶風暴和臺風的發生率較高。這些氣候特征對于建筑設計的要求非常高。
二、適宜夏熱冬暖地區的綠色建筑設計
根據夏熱冬暖地區的獨特氣候特征,該地區的綠色建筑設計主要以防熱、防濕和通風為主[2]。對于綠色建筑的設計要整體布局規劃來說,需要從節地、節能、節水、節材、環保等方面來考慮。
三、綠色建筑設計目標
綠色建筑的設計目標主要有以下幾點:(1)選擇合適的場地進行建筑開發,建設適宜居住的環境;(2)高效利用和保護水資源與水環境,減少人為干預;(3)對建筑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采用現代化高科技材料和技術,保證建筑質量;(4)提高居住品質和居住環境的舒適性;(5)使用綠色環保的建筑材料,與自然環境相融合;(6)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減少浪費;(7)有效計劃綠色建筑的循環利用。
四、我國夏熱冬暖地區綠色建筑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我國的夏熱冬暖地區在綠色建筑的設計發展上,總體發展還算良好,但是其中也存在著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1.沒有完善的有關綠色建筑的法律法規
我國政府在進行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也頒布了一系列規范建筑工程的法律法規。但在具體關于綠色建筑方面,尤其是我國夏熱冬暖地區的綠色建筑,還沒有完善的法律法規對其進行規范和保障。由于沒有法律規范,在進行綠色建筑的過程中,就會出現很多違規建筑現象,比如最近北京的一棟樓樓頂出現“空中花園”奇觀,業主在樓頂私自建造花園、假山、游樂場等,這就是法律制度不完善所導致的。
2.政府對于綠色建筑沒有統一進行規劃管理
在夏熱冬暖地區進行綠色建筑是值得鼓勵的,但是政府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和建造上沒有統一的規范性措施對其進行管理,導致一些綠色建筑不符合建筑標準,成為違規建筑。一些綠色建筑則沒有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使得周圍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失去綠色建筑的意義。因此,政府需要對綠色建筑進行統一而規范的管理,打擊違法行為。
3.對綠色建筑的設計研究水平低,盲目照搬國外技術
我國的城市化進程起步較晚,關于綠色建筑的經驗和技術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很多地區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時,由于專業性不高,設計水平低,導致設計出來的綠化建筑不符合建筑標準,無法平衡建筑和環境之間的關系。有的則是盲目地拿發達國家的設計經驗和技術進行綠色建筑設計,忽視了夏熱冬暖地區的特殊性,使得綠色建筑無法達到其真正的設計目標。
五、我國夏熱冬暖地區綠色建筑設計的方法
我國在夏熱冬暖地區綠色建筑設計的未來發展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考慮。
1.組團規劃
在綠色建筑的設計研究過程中,對于整個建筑的規劃是基礎。規劃的質量將會決定之后整個建筑的質量,因此必須認真完成規劃工作。
首先要對綠色建筑的布局進行設計規劃。在夏熱冬暖地區,根據該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氣候特征,適合采用縱橫交錯的行列式布局。行列式布局可以比較節約土地占用面積,并且具有規范性,便于城市管理。在綠色建筑的建筑間距上,需要進行合理地設計,既需要能夠充分地采光,也要保證建筑物不會受到強烈的大面積氣流漩渦干擾[3]。
綠色建筑物的朝向也有講究。建筑物的朝向要對著當地的全年主導風風向,這也是一般建筑設計的特點。建筑物的軸線和開口正對著主導風的風向,能夠在建筑物的前后形成一定的風壓差,這樣就可以使建筑物擁有良好的通風條件。
在組團規劃中,建筑物的底層要進行部分架空。因為該地區的氣候比較濕潤,空氣濕度比較大,底層進行架空可以加強建筑物的通風,既保持空氣涼爽,又能夠降低室內濕度、保持室內干燥。建筑物之前也可以采用連廊設計,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加快空氣的流通。
2.對綠色建筑的地面設計
在綠色建筑的地面設計上,需要和地表環境和諧。因為夏熱冬暖地區的降水比較豐富、濕度比較大,因此需要做好地面的排水設計。
在進行地面設計時,應該采用滲水性比較強的路面鋪裝,對于地表層的土地設計,要盡量采用綠化植被的鋪裝,既能防止地表的水土流失,也能保持一定的滲水性[4]。在進行地面鋪設的建筑材料上,也需要根據當地的特點使用高質量的建筑材料,比如一些孔隙率高的耐壓材料。
雖然夏熱冬暖地區的降水比較豐富,但高溫的時候也是非常多的。地面的高溫會對建筑設施以及建筑材料產生破壞。因此,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時,要考慮到建筑物的補水系統,設計一些合理的補水裝置,在高溫天氣進行地面補水,降低地表溫度,改善該地區的微氣候環境,提高綠色建筑質量,延長綠色建筑的使用壽命。
3.綠色建筑的環境設計
在建筑物的墻面上,適合采用一些爬藤植物來進行墻面的綠化覆蓋[5]。綠化面積可以根據房屋的需要進行設計,以獲得較好的遮陽效果。因為植物綠化可以降低房屋的溫度,避免高溫對房屋的烘烤,也可以防止紫外線。既給房屋降了溫,又美化了環境。在房屋的屋頂和陽臺,都可以種植一些植物,進行垂直綠化設計,并進行有效的灌溉、防水和排水。
對于綠化植被的選擇,要采用生命力比較頑強、適合當地生長環境的鄉土植物,進行復層綠化,增加綠化立體感。植被的存在可以改變房屋周圍的環境,改變風速和風向,增強空氣流通,使房屋更適宜人的居住。
六、結語
我國在綠色建筑設計研究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無法彌補的不足。但是,我們需要積極進行關于綠色建筑的設計研究,學習發達國家的技術經驗,并結合我國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科學的設計,更好地發展我國的綠色建筑。
參考文獻:
[1]李怡.夏熱冬暖地區公共建筑綠色節能技術分析[D].華南理工大學,2012.
[2]李楠.夏熱冬暖地區綠色建筑技術應用和法規配套分析[D].華南理工大學,2012.
[3]王開勇.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筑設計節能影響因素分析研究[D].廣州大學,2011.
[4]陳銘心,甘玉鳳.以廈門市為例對夏熱冬暖地區綠色建筑政策分析[J].山西建筑,2013(18):252-254.
[5]金恬.夏熱冬暖地區生態住宅技術策略研究[D].廈門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