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在全球化與快速城市化的時代背景下,中國城市的風貌特色正逐步消失,成為當代城市的一個重要問題。塑造城市風貌,體現城市特色,優化城市環境,提升城市競爭力,勢在必行。
關鍵詞:風貌,特色,風貌規劃,建設管理
城市風貌,即城市的風采和面貌,風是“內涵”,貌是“外顯”,二者相輔相成。從美學意義上講,是指人們對城市所進行的一系列審美活動中,在審美主客體所產生的審美意象。從城市特征上講,城市風貌就是集城市自然環境、歷史傳統、現代風情、精神文化、經濟發展等的綜合表征,即反映了城市的空間景觀、神韻氣質,又蘊含著地方的市民精神和文化特質。
隨著城市化的加速發展,城市的控制力似乎有脫離軌道的危險。城市的怪獸吞噬了綠地、河流、山脈、村莊,同時帶來諸如用地緊張、房價高漲、交通阻塞、環境污染、城市用地使用率畸形等“城市問題”,且這些問題伴隨著大規模城市化而日益嚴重。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全面覆蓋,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作為文化物質載體的城市越來越多地受到其影響,地方性和傳統性正在弱化,各地城市風貌特色作為一種長期發展形成的文化特征正在逐漸消失,千城一面,似曾相識,缺失個性。城市風貌特色作為極具價值的“稀缺性資源”,正在發展成為政府經營城市的重要手段和參與全球化競爭的銳利武器。
城市特色的產生、發展是由其所處地理環境、歷史沿革及經濟社會發展等諸多因素所決定,既是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也是一個龐大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在創造城市風貌特色工程中關鍵是要提高認識、更新觀念,處理好多樣與協調,重點與一般,繼承與創新,發掘與借鑒的辯證統一,因地制宜,因勢利導。
近年來,隨著對城市環境、生態的日趨重視,城市風貌的塑造,正在逐漸被人們所重新認識,為了更好地塑造城市風貌特色和個性氣場,提升城市內在品位和總體形象,改善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大部分城市都在立足本地資源區位優勢基礎上,積極編制城市風貌規劃,尋找自身城市風貌定位。但由于城市風貌規劃尚處于起步階段,很多規劃一味套用已有的理念和成功模式,不能充分挖掘城市自身在自然、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獨特性,導致城市個性不明顯。規劃成果可操行不強,主要表現在1、規劃理念落后,非物質風貌要素體現不充分;2、規劃方法缺乏現代技術手段;3、規劃內容面面俱到,難以體現城市個性特色等。
針對城市風貌規劃在規劃理念和方法上的一些缺陷,我們應積極探索規劃新模式、新方法,使城市風貌規劃的質量進一步提高,更具有針對性和可操性。
1、注重公眾參與的原則。
開展城市風貌規劃必須確立一個基本的認識,即城市是市民的城市,是公眾的城市,而非專家和領導的“私家花園”,城市居民才是城市風貌的直接感受者和被服務者。所以,城市風貌規劃應當強化公眾參與的程度,拓寬公眾參與的路徑,可以通過發放調查問題,選舉各行各屆市民代表參與規劃研究會,開辟網上主題論壇或咨詢熱線等方式來提高公眾參與的積極性和廣泛性。
2、規劃方法上積極探索,引入現代分析技術手段。
目前,城市風貌規劃在現狀調研和分析過程中的主要方法是通過規劃人員的實地踏勘,運用訪問、記錄、攝影、座談等手段,對城市的環境特色、景觀的視覺質量、風貌要素的組合關系等進行綜合評價。這種評價是建立在規劃人員的專業知識之上的,但不可避免地帶有主觀性,對一個城市而言,這種短時間的調研只能是片面的,是基于其專業背景的一種主觀判讀。對城市的認識不夠全面,對隱含在城市表象背后的深層次的內涵無法揭示出來。為增強規劃成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有必要將一些現代分析手段引入風貌規劃的前期研究中,以減少現有城市風貌評價中的主觀臆斷成分,如聚類統計分析、三維模擬分析等。運用三維模擬將城市的現狀、建筑群體組合關系等復原到圖紙上,結合實際調研情況,對天際線、建筑高度、色彩、景觀軸線、視線通廊、空間肌理及周邊的呼應關系等進行更深層次的審視、判讀,從而使規劃成果更具有現實性和指導性。
3、規劃內容上突出重點,具有針對性,充分重視非物質風貌。
近年來,城市風貌規劃廣受關注,但是每個風貌規劃關注的內容幾乎雷同,既未突出重點,也缺乏針對性。每個城市的風貌特色因其地域環境、氣候條件、風俗習慣、演進歷史、發展階段等不同而存在差異,風貌規劃應重視城市的歷史文脈和人文精神,根據各自城市的不同,形成各自獨特的人文傳統、空間肌理、和建筑風格。同時,城市風貌中也蘊含了深厚的人文精神,與人為善的處理哲學、融于骨血的經商理念等等,這些都是塑造城市個性的關鍵要素。開展城市風貌規劃,必須加強對這些非物質風貌要素的分析、研究,通過概括,提煉使之抽象成地方性的建筑符號或圖案,以展現城市別具一格的魅力與風情。我們實施城市風貌規劃根本目的就是要展現城市的獨特性。所以城市風貌規劃的內容不在于對所有要素的全面覆蓋,而在于針對的有效性,以確保城市風貌的個性化,差異化。
俗話說:“規劃是龍頭”。高起點的規劃是藍圖,高標準的建設則是關鍵,是規劃落到實處的體現。當前我們在城市風貌建設中應重點抓以下幾項工作,爭取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開創城市風貌特色塑造的新局面。
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建設特色城市,關鍵是靠城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城市政府要運用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來加強管理,要防止把塑造城市特色看成是純粹專業技術活動放任自流,也要防止出現長官意志包辦代替。而應采取領導把關與專業創造相結合的方法,積極有序地推進。大中城市要根據需要,在城市風貌規劃指導下制定有關城市風貌特色的條例、導則、法定圖則等各類規范性文件,立足長遠,引導發展。
二、廣泛宣傳,爭取廣大公眾積極參與。要通過各種方式宣傳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意義,普及建筑科學知識,提高廣大居民的藝術修養和保護城市特色意識,讓廣大市民關心和參與塑造城市特色工作,要通過開展問卷調查、征集意見等方式,收集群眾對城市特色的看法和建議,借此達到團結凝聚市民熱愛家園熱情,實現城市發展目標的共同信念和追求。
三、要加強協調,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各城市來成立由政府領導牽頭的城市特色專家評審機構和咨詢機構,確定工作目標,任務和內容,形成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機構。
四、要加強管理。城市規劃管理職能部門要以城市風貌規劃為依據,做好城市重要景觀節點、主要街道、重要地區的城市設計,切實把城市風貌特色的要求體現在每個片區、每條街道、每個節點上。對建筑造型、立面、色彩及布局要提出明確要求,提倡什么,反對什么,禁止什么,都要有嚴格規定,防止隨意性,保持連續性,對抄襲照搬,不符合城市景觀風貌的構筑物一律不予審批,而且要做好監督管理。文化職能部門要深入挖掘本地城市文化特色資源,并做好保護管理工作。
五、開展科學研究。要發動專家學者、科研技術人員開展城市特色理論研究,經常開展交流、評優、研討等各項活動,探討城市風貌特色的內容、方向、技術、手段及理論支撐體系。與時俱進,保持城市風貌規劃不落伍。
城市風貌特色,是一個城市區別于其他城市的重要體現,是城市的個性,城市的符號,這樣城市才更具有識別性,更具有吸引力,成為城市最佳競爭優勢所在,從而更好地帶動城市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