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對城市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隨之而來的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實踐中存在的種種問題也暴露無疑,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經濟社會發展。本文基于公共倫理學理論,在系統的研究了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的公共倫理實質及其公共倫理蘊意的基礎上,以大面鎮為例,分別對城市管理行政執法人員和人民群眾展開了調查。對城市管理執法的現狀、問題以及其原因進行調查統計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規范城管執法的公共倫理方面的對策。
關鍵詞: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公共管理倫理;對策
一、當前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存在的突出問題
據調查,成都龍泉驛大面鎮城管打人與城管被打事件時有發生,在執法過程當中,尤為突出的是,城管為了一定目的而進行暴力執法,城管執法不力,城管執法手段非法,城管執法威嚴缺失等問題已經非常嚴峻,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急需要整治。
二、當前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原因
1.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法律依據不健全
公共管理當中的倫理關系是以法律關系為支撐和保障的。隨著我國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法律方面存在滯后的現象無疑與政府的忽視和市民的漠視有關。政府過多的關注經濟方面的發展而忽視了法律基礎方面的健全,執法人員過多的注重形式與權力而忽視了日常工作中所需要的執法依據,公民過多的關注自身利益而沒有看到城管執法過程中的缺陷,丟失了自己的監督權利。
2.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管理體制不健全
目前,我國許多地方都由設置的城市管理局牽頭,工商、公安交警、住建、環保等單位配合。由于城市管理局尚屬政府領導下的一個事業參公管理單位,所有人員均無行政執法資格,執法依據不充分;同時,法規體系還不夠完善配套,有法不依,給依法管理城市帶來困難。在城市管理機制上,存在統籌協調不夠,職責不清,職能不到位,督促檢查不力和措施不落實的情況。
3.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監督工作不到位
監督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來說,第一是組織內部的監督,第二是執法人員之間的相互監督,其次是市民的監督。根據調查分析,在組織內部,有一種保護機制,在出現一些問題或者收到一些舉報時,他們更愿意的是內部處理以及口頭警告的方式去處理。同樣的道理,在執法人員之間的監督也因為個人情感、組織情感等因素的存在而顯得不力。相較于這兩種方式的監督,市民的監督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起了作用的,不管后期的工作是否跟上了腳步,但值得慶幸的是有這種途徑可以供市民參與到城市管理建設上去。
4.城市管理行政執法人員素質較差
執法人員的整體素質及法律意識直接影響到執法的質量問題。目前,我國執法隊伍存在臨時聘用人員以及協管員較多,這類人文化素質較低且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在執法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過激行為,他們沒有秉承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去依法行使權力,在他們看來日常的執法任務也單純的只是他們的一個任務而非責任與義務,這必定導致玩忽職守或是憑興趣任意執法。
5.市民文化素養不高
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人口流動加快,許多外地者或者農民經常進城賺取“快速經濟”,這部分人以經濟利益為唯一目的,當城市文明發展與其經濟利益產生沖突時,他們便會毫不猶豫的選擇經濟利益。而當地市民在享受一些小攤小販給自己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助長了這種不合理現象的存在,這種非理性地去對待問題,必然將城管執法過程中出現的所有一切矛盾歸結于政府以及執法人員身上。
三、提高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科學性、合理性的對策
1.健全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相關法律規定
為了規范城市管理執法水平工作,提高執法和服務水平,必須制定相關強制性的《城市管理執法辦法》。首先其應當遵循以人為本、依法治理、源頭治理、權責一致、協調創新的原則,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其次,城市管理主管部門應當推動建立城市管理協調機制,做到統籌一致、協調管理;繼而城市管理執法辦法必須嚴格規定執法主體的責任與義務,并且規定其執法范圍,確保在執法過程中權責清晰、事權統一、精簡效能;最后城市主管部門應該積極為公眾監督城市管理執法活動提供條件。
2.加強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隊伍的建設,提高執法效率
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結合國情,制定相應的城市管理執法人員錄用和培訓標準,避免選進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從整體上提高執法人員的文化思想和實干水平,讓他們能夠更好的辦實事、辦好事,進而取得市民的信任,讓市民相信城管是真心實意為其服務而不是與其利益想背。這對于長期的城市管理執法只有益而非害。
3.加強城管倫理監督
從倫理角度來說,城市管理的過程除了必須體現公平公正,而且還必須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的統一。既要堅持倫理基本原則,又要善于創造性地發揮倫理原則,不死板,不固化。那么首先就要從內部出發,加強執法體制的道德建設,讓執法人員從進入這個行業的那一天起,就有為人民服務的道德意識,這將是城管部門將監督權放給人民群眾的基點;其次應該培養市民的監督意識以及提供一種有效的監督平臺,使執法對象了解城管執法是否侵犯了自己的權利,應該向哪一機關或者部門提出監督要求。這樣就能讓民眾更加廣泛地參與到城管監督機制當中。
4.加強倫理理論的培養
加強倫理理論的培養不僅僅是針對執法人員,而且還針對執法對象,也就是市民。對于城管執法人員,除了以制度的方式讓他們承擔自己的角色責任與義務,還需要在思想文化上渲染其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加強對其作為公共管理者角色的內在心理暗示,讓他們發自內心地去為民執法,為民謀利,而非角色的自利化。而對于市民來說,就應該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與倫理教化,讓其意識到自己作為城市中的一員,有責任和義務去保護自己生活的寸土,必須在他律與自律的雙重監督下完成自己的使命,既要做好自己身為市民的本來的責任與義務,遵紀守法,配合城管執法人員的各項工作,又要做好身為市民的監督與激勵工作,讓執法人員認為自己的工作是神圣不可或缺的。這樣便可與城市執法人員建立一種共識,共同促進美好城市的發展。
推薦閱讀:《城市與環境研究》(2013年01期)(總第1期)》立足國情,立足當代,面向城市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和國內外從事城市、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的個人和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