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推進社會管理創新 破解社會管理難題——南通市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城市管理時間:瀏覽:

江蘇南通市靠江靠??可虾?,是依江托海的崇川福地、江海明珠,屬少數民族散雜居地區。全市有52個少數民族,常住人口近二萬,流動少數民族37個6187人。外來少數民族經商務工人員的迅速增加,給南通提供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產品,增進了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帶動了民族地區的發展。同時,由于語言、文化、宗教信仰、生活習俗上的差異,給城市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南通市民族宗教工作部門勇于探索,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大力整合社會力量,創新體制機制,提升社會管理能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
一是建立黨委政府領導機制。南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宗教工作,成立由市委市政府領導親自掛帥、各部門共同參與的民族宗教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定期不定期召開會議,學習上級文件,通報工作情況,研究對策,制定措施,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各縣(市)區相應成立組織加強領導,把外來少數民族流動人員的服務管理工作擺上重要位置,納入民族工作三級管理網絡、兩級責任制,進入全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創建“長安南通”框架中,擺上議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提出目標任務,加大考核力度,落實工作措施。民族宗教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加強聯系,密切溝通,形成合力,齊抓共管。民族工作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掌握第一手情況,把握工作重點,解決突出問題,為各級黨委、政府作出決策當好參謀和助手。
二是強化部門分工協調機制。按照“不交叉、不重疊、不缺失、全覆蓋”的原則,各成員單位職責明確。定期不定期召開協調會議,落實民族宗教工作領導小組意見。每逢外來少數民族流動商民高峰期,南通民宗工作部門會同公安、城管、工商及區政府、街辦等相關部門進行協調會商,落實部門職責,妥善做好安置。定期進行法制教育,宣傳政策和管理規定,引導他們依法經商。“堵疏結合、雙管齊下”,工商、城管、衛生等部門做好服務,幫助他們解決經商攤位、執照等實際問題。
三是構建宣傳教育培訓機制。外來少數民族流動人員服務管理工作,具有較強的政策性和敏感性,一方面,加強對執法人員、基層干部和社區工作人員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規知識培訓教育,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增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意識和做好外來少數民族人員服務管理工作責任感,充分認識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性,了解民族宗教的基本知識,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改進工作方法,促進服務管理。另一方面,外來少數民族人員多數來自偏遠地區,文化程度偏低,法制觀念淡薄等實際情況,定期舉辦法制教育培訓,并利用辦理暫住證、務工證等環節對外來少數民族人員進行遵紀守法和城市管理的宣傳教育。南通每年舉辦外來少數民族流動人員子女暑期培訓班,宣傳有關法律法規,通過小手牽大手的方式,使他們不斷了解有關政策法律法規,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自覺服從工商、公安、城管、衛生等部門的管理。
四是規范服務優質完善機制。拓展服務領域,打造服務品牌,維護其合法權益,以溫馨、個性特色的優質服務,促進外來少數民族流動人員觀念的更新。外來少數民族流動人員家庭大都比較貧困,他們到沿海地區做小買賣,會遇到很多困難。市民族宗教工作部門在全省率先建立社區少數民族服務中心,實現主城區全覆蓋。利用社區少數民族服務中心、少數民族之家給外來少數民族群眾提供各種幫助。市民宗部門與啟星律師事務所創辦了民族宗教法律服務部,為他們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援助等;與市第三人民醫院合辦民族宗教醫療保健中心,享受醫療三優三免服務,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聯合工商局在全省率先建立“12315少數民族維權聯絡站”,維護外來少數民族群眾的合法權益,解決涉及外來少數民族流動人員矛盾和糾紛;教育部門將外來少數民族學生納入重點幫扶對象,解決其入學問題;市伊協舉辦外來穆斯林子女培訓班,進行民族知識、政策、宗教常識學習及愛國主義教育等;市少數民族聯誼會每年開展少數民族學生夏令營活動,邀請外來少數民族流動人員的子女參加,從而增加他們的知識和閱歷,增進民族友誼。
五是健全信息網絡管理機制。全市建立縣(市)區民宗部門、街道民宗助理、社區民宗協管員三級管理網絡體系,下發服務管理文件。完善信息網絡平臺,配置快捷通信設備。各街道、社區對轄區每個外來少數民族經商務工人員進行建檔登記,建立信息數據庫,做到一戶一表,一人一卡,每月進行數據更新。設立聯系點,不斷拓寬外來經商、務工少數民族流動人員的信息渠道,做好引導、服務、協調工作,及時為他們解決問題,化解矛盾,排憂解難。同時,建立以清真寺為中心,各清真飲食店為網點的信息網絡,及時收集信息,掌握人員動態,規范化管理。成立南通清真拉面管理小組,明確小組的職責、運行方式,自我約定,規范秩序。注意做好外來少數民族群眾骨干人物的工作,廣交朋友,發揮其特殊作用。
    六是實施矛盾糾紛預防機制。關口前移,把信息的觸角延伸到村(居)、企業,實現外來少數民族經商人員矛盾糾紛從事后調處向事前預防、從因時治標向著力治本的轉變。積極推進“和諧村(居),完善以民宗部門為主導、鄉鎮民宗助理、少數民族服務中心、企業少數民族服務之家(站)為成員、各少數民族骨干信息員于一體的立體信息網絡,快速化解矛盾糾紛,方便群眾聯系,幫助基層開展外來少數民族經商務工人員矛盾糾紛的排查和預防,發現問題,即時解決。
七是制定突發事件應急機制。民族宗教問題涉及面廣影響大,具有突發性。加強民族宗教方面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建立和形成快速、有效的工作機制。通過民族宗教網絡管理系統,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傳遞信息。通過外來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信息員及拉面管理小組、清真網點等基層信息網絡,獲取信息,部門之間及時溝通,快速行動。民宗、公安、工商、城管、衛生、環保以及街道、伊斯蘭教協會、少數民族聯誼會等部門和單位,在問題發生的第一時間,及時互通信息,快速行動,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中。一旦遇到重大問題,網絡快速反應,部門各就各位,各司其責,第一時間協調處置。
八是探索異地管理聯動機制。 南通與新疆伊犁地區建立異地用警機制,邀請新疆伊犁地區少數民族警察來南通掛職,定期輪換。由于掛職干部與新疆維族等商民之間語言相通,風俗習慣相同,有著豐富的處警經驗,管理協調效果顯著。同時,南通引進一名新疆籍維族民警到主城區工作,負責民族領域的民事、刑事案件等,并協調民族矛盾和糾紛,這對南通的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市民宗部門聯合市勞動人事部門,與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建立橫向協調關系,對在南通務工和經商的外來少數民族流動人員實行流出地和流入地協作共管機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玛县| 叶城县| 炎陵县| 西吉县| 无极县| 屯留县| 阿勒泰市| 赫章县| 孟连| 怀柔区| 常德市| 漳浦县| 山东省| 德化县| 册亨县| 建德市| 沈丘县| 太白县| 五台县| 桑日县| 绍兴市| 安庆市| 抚州市| 忻城县| 修水县| 巴彦县| 黄浦区| 通辽市| 塔城市| 句容市| 彭州市| 芷江| 体育| 正安县| 磐安县| 湖南省| 沽源县| 临汾市| 牙克石市| 滁州市| 镇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