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生態發展已經成為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核心與關鍵。在這方面,除了倡導低碳生產生活方式,減少排放之外,在城市規劃和城市大型工程建設中引入氣象因素和進行氣候可行性論證極以及其污染,同時也可大大降低氣候變化背景下的災害多發所造成的損失
【關鍵字】城市發展;氣候;可行性論證方法
【Abstract】Along with our country city and of industrialized process accelerate, city ecological development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climate change has become the core and key. In this respect, in addition to promote low carbon way of life and production, reduce emissions, in city planning and city construction project in the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nd feasibility study of climate and its pollution, but also can greatly reduce the background of climate change multiple disasters caused by the loss
【Keywords】city development; climate; feasibility study
中圖分類號:[X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氣候可行性論證是指對與氣候條件密切相關的規劃和建設項目進行氣候適宜性、風險性以及可能對局地氣候產生影響的分析、評估活動。它不但強調氣候本身對城市規劃、建設項目的制約、影響,也需要兼顧城市規劃實施后和項目建成后可能對周邊氣候帶來的影響。
1城市發展進行氣候可行性論證的必要性
在全球氣候增暖的背景下和城市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城市局地小氣候也發生顯著變化,氣溫升高,日照減少,風速減小。城市熱島效應,霧都,霾都,大氣污染,城市內澇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城市規劃、重點領域或者區域發展建設規劃,重大基礎設施、公共工程和大型工程建設項目,重大區域性經濟開發等與氣候條件密切相關的規劃和建設項目應當進行氣候可行性論證,是實現生態城市的前提和條件。
1.1實現生態宜居城市需進行氣候可行性論證
實現低碳發展,城市在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氣象條件與城市功能區的布局,氣象條件與建筑設計,建筑的形式等等都是密切相關的。過去有一些城市因為在規劃中未充分考慮氣象因素,已經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城市的選址,對它的可持續發展,是否適合人居至關重要。隨著我國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低碳發展已經成為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核心與關鍵。在這方面,除了倡導低碳生產生活方式,減少排放之外,城市規劃同樣不容忽視,其中在城市規劃中引入氣象因素極其重要。按照當地氣候規律、氣象因素來規劃城市將能有效減小城市能耗和污染。從城市規劃管理角度出發,如不重視城市發展對局地氣象條件的影響,可能造成難以逆轉的嚴重后果。例如城區的擴大和建筑物增高,可能造成城市通風能力下降、大氣污染物濃度增加。盡管同時在污染源治理上投入了大量資金,但最終改進環境質量的收效也會被抵消。如果在城市規劃中合理考慮氣象條件,不但可以起到預期的防災目的,而且還可以從低碳發展角度取得可觀的社會、經濟效益。
1.2提高城市防御自然災害能力需要氣候可行性論證
城市的道路、建筑群成為一種特殊的下墊面,而隨著全球變暖,氣候極端事件也急劇增多,災害性天氣頻繁發生,內澇、霧都、霾都、熱島效應給城市的防災抗災提出新的課題,加強氣象可行性論證工作可增強城市應對氣候變化和增強氣候防災減災能力,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全國政協科協界委員、上海市氣象局學術委員會主任徐一鳴在全國政協第十一屆第四次會議期間提出《城市規劃中引進氣象因素極其重要》的提案,建議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依據氣象“風水”規劃城市功能區,城市規劃應考慮氣象風險區,城市重大工程建設必須通過氣候論證和加強城市建設氣象規劃的研究。
2城市發展氣候可行性論證的主要途徑
在開展氣候可行性工作中,根據各種重大項目與氣候條件的關系,進行基本情況調查、氣候背景分析、氣象災害的影響評估、氣候極值的推算、污染氣象條件分析等作為重大建設項目氣候可行性論證的內容,并以平均值計算、變率分析、極值推算、污染氣象條件分析、超短資料序列的訂正延長等數理統計分析工作作為氣候可行性論證的技術方法。
2.1城市規劃氣候可行性論證
人口的增長,城市化進程的加劇,使得城市作為人口的集聚地迅速擴展規模,由此產生了一系列城市問題,如城市熱島、環境污染、交通擁塞等。如何科學合理的實施城市規劃建設以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亟需解決的問題。近年來將氣象環境最新研究的成果與城市規劃相結合,在具體實踐中對之進行新的闡釋與吸納,改善了傳統單純依靠“風玫瑰”手段的局面,豐富了城市規劃綜合體系中的薄弱的定量技術環境,進而充實和完善現行的城市規劃理論與方法。在規劃前,根據現狀分析結果,提出規劃布局建議;在規劃過程中,對原設計方案進行定量分析評估,依據結果對規劃布局和規模提出修改意見;在規劃后對不同規劃方案進行定量評估,為規劃方案的選優提出科學依據。從而提高了城市規劃設計的科學性。
2.2重大工程氣候可行性論證
重大工程氣候可行性論證就是在進行重大的工程建設過程中應當統籌考慮氣候可行性和氣象災害的風險性,進行氣候可行性論證和災害風險評估,避免和減少氣象災害、氣候變化對重要設施和工程項目的影響以及工程建成后可能對當地氣候產生的影響。即在某個工程實施前評估當地的氣候是不是符合條件,它的氣候風險有多大等等。通過論證,使得項目在進行過程中充分考慮當地氣候可能出現的一些氣象災害或極端氣候事件,從而避免對工程可能造成的危害。也從另一個角度來論證大型工程的建設對局地氣候可能產生的一些影響。如果這種影響非常大,或者是對周圍的人類活動,以及人的居住有影響,可建議這個工程的選址可以重新規劃,保證在建設好工程的同時,不要對周圍的環境有所破壞。
3結語
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從法律上嚴格規定城市規劃和大型工程建設必須要有氣象參與。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氣象災害防御和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的有關規定和《氣候可行性論證管理辦法》(中國氣象局令第18號),加強城市規劃和建設項目氣候可行性論證工作(包括雷擊風險評估),制定相應的地方性法規和規范。同時氣象部門應加強研究,從城市建設氣候可行性論證和城市氣象條件的跟蹤監測與評價兩個方面,進一步完善監測預警與服務系統,對城市建設所產生的氣象條件效應進行跟蹤分析監測。
參考文獻:
[1]蘇志、黃梅西 氣候論證的內容和技術方法探討 ;廣西氣象,2005.25(3),17-19
[2]高紹鳳、陳萬隆、朱超群等,應用氣候學 ;北京,氣象出版社
[3]李強,周紹毅;氣候可行性論證工作淺析[J];廣西氣象;2005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