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如何加強對膝蓋骨的關節應用呢?什么樣的護理措施是對關節炎以偶有的呢?本文主要從探討膝關節功能導引在膝骨關節炎中的護理效果和治療方法以及療效分析等方面做了相應的介紹。本文選自:《中國護理管理》,《中國護理管理》以宣傳報道我國衛生工作方針政策,促進護理改革,交流、推廣護理管理科學方法和先進經驗,追蹤國內外護理管理發展動向,多視角傳遞護理管理信息,提高我國護理管理水平為宗旨。雜志具有較強的政策性、導向性、權威性、實用性。
摘要:骨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關節疾病,它的主要改變是關節軟骨面的退行性變和繼發性的骨質增生。主要表現是關節疼痛和活動不靈活,X線表現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質致密,骨小梁斷裂,有硬化和囊性變。關節邊緣有唇樣增生。后期骨端變形,關節面凹凸不平。關節內軟骨剝落,骨質碎裂進入關節,形成關節內游離體。骨性關節炎又叫 退行性關節炎,實際并非炎癥,主要為退行性變,屬關節提前老化,特別是關節軟骨的老化。骨性關節炎代表著關節的衰老,故稱之為老年性關節炎。
關鍵詞:膝骨關節炎,護理效果,護理措施
Abstract: osteoarthritis is a chronic joint disease, it is the main changes of the articular cartilage degeneration and secondary bone hyperplasia. Main show is not flexible, joint pain and activity X-ray performance joint gap Narrows, subchondral bone density, trabecular bone fracture, hardening and cystic change. Edge joints have labial hyperplasia. Late in the extremities deformation, joint surface is uneven. Joint cartilage peeling, fractured bone into the joint, forming intra-articular loose bodies. Osteoarthritis, also called degenerative arthritis, actually is not inflammation, mainly for the degeneration, belongs to the joint early ageing, especially the aging of articular cartilage. Osteoarthritis represents the joint of aging, so called the senile arthritis.
Keywords: knee osteoarthritis, the nursing effect and nursing measures
目的:探討膝關節功能導引在膝骨關節炎中的護理效果。
1、方法:將115例膝骨關節患者按住院號奇偶數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56例,對照組59例。
1.1治療組予傳統推拿和藥物治療的同時進行膝關節功能導引護理干預,每日2次,每次30min,連續2周;對照組僅予傳統推拿和藥物治療。結果:治療組在緩解疼痛,改善膝關節功能方面有明顯療效,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和中國中醫藥學會風濕病學會制定的相關證候確診為單側膝骨關節炎的患者。研究前3周停服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物,自愿接受該護理干預者。
1.3排除標準:
①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肝、腎等嚴重原發性疾病;
②治療前3周接受關節腔內注射激素類藥物的患者;
③合并膝關節腫瘤、類風濕性關節炎、結核、化膿及關節內骨折等疾病;
④關節間隙極度狹窄或呈現骨性強直患者。
2.治療方法
2.1對照組常規采用傳統推拿治療和藥物治療。
2.2治療組在常規推拿和藥物治療的同時由責任護士講解、示范、指導患者進行膝關節功能導引訓練,每日練習全套導引2次,上午、下午各1次,每次30min,連續2周。出院時做好出院指導,出院后堅持每日練習膝關節功能導引1次~2次。
膝關節功能導引方法:
①點穴導引:站立或者平坐在床上,雙腿平放或者自然彎曲膝部均可。搓熱雙手,用大拇指點壓患肢6處穴位,力度要由輕人重,至相應穴位有麻痛感為好。6處穴位順序慢性病人的社區護理探索如下:環跳、伏兔、風市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膝眼、委中、血海,每處穴位點壓2min.出院前確保每位患者能熟練掌握6個穴位的定位,并分發人體穴位圖。
②扣膝導引:坐位或仰臥于床,膝關節置于床沿外,依靠下肢的力量,使膝關節不斷作伸屈動作,可在足背加0.5kg~2.5kg的沙袋,加強對股四頭肌的練習。每次30個一50個來回。治療早期因膝關節疼痛較重,以此練習為主。
③屈膝伸展導引:俯臥位,患膝屈曲,使足跟盡量靠近臀部,也可用手來幫助按壓,使股四頭肌得到充分伸展。每次12個來回。
④彈膝導引:站立雙足并攏,雙膝屈曲,以雙手心按扶于兩膝的髕骨上,兩膝同時用力使膝關節向后挺直,從屈曲位而變為過伸挺直位。每次12個來回。
⑤和膝導引:站立,兩足并攏,雙膝呈半屈曲位雙手扶膝,先按順時針方向環轉,然后按逆時針方向環轉,動作要慢而柔和。每次12個來回。
⑥蹲膝導引:站立,兩足分開同肩寬,背靠墻徐徐蹲下,兩手附于膝上,自然呼吸1O次左右,再慢慢站立起來。每次l2個來回。
⑦分足側膝導引:站立,兩腿分開大于肩,兩手撐腰,頭端正,雙目平視,呼吸自然;右膝右髖微屈,同時上身略偏向左側,而后左膝左髖微屈,上身中心偏向右側,兩側交替進行。每次l2個來回。
3.療效分析
3.1療效標準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994年頒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和日本骨科學會膝關節功能評分標準(JOA),根據行走能力、上下樓能力、屈曲角度及強直攣縮程度4個方面進行評分,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膝關節功能評分情況。顯效:原有諸癥與陽性體征消失,膝關節功能恢復正常,膝關節JOA評分≥85分;有效:原有諸癥與陽性體征好轉,膝關節功能改善,膝關節JOA評分分值在70分一8O分之間;無效:癥狀、體征無改善,膝關節JOA評分分值≤65分。
3.2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結果采用(±s)表示;計數資料差異比較采用檢驗。
3.3治療結果兩組患者入院時、治療2周時、出院后1個月進行電話隨訪,進行膝關節功能(JOA)情況評分比較(為客觀統計,關節評分由我科住院醫師執行)。
入院時兩組各項目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周及出院后1個月兩組各項目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