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論文導讀:現代從肝論治抑郁,張美增等[4]以逍遙散為基本方治療抑郁癥,共觀察110例,效果滿意。詹程等[5]以柴胡舒肝散加減治療伴有抑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柴胡舒肝散加減通過舒肝理氣,鎮靜安神明顯減輕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癥狀的同時,也有效改善癥狀自評量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
論文關鍵詞:肝抑郁癥,從肝論治
抑郁癥是以情緒低落、活動能力減退、思維功能遲緩為主要特征的一類情感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并有相應的思維和行為改變。臨床表現為心境低落、思維遲緩、言語動作減少、并伴隨有食欲降低、性欲減退、睡眠障礙、疲勞、頭痛、頭暈、胸悶、心慌、胃痛等軀體癥狀[1]。在中醫學中,很早便對抑郁癥有了一定的相關認識,早在《內經》就提出了五郁治病說,認為“木郁達之,火郁發之,土郁奪之,金郁瀉之,水郁折之。”闡述了由于五運失常,情志失調引起人體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的郁結不暢,提出用各種“為表里開導之法”使氣血平和,氣機舒暢的治郁方法。漢代張仲景在其六經辨證中進一步闡述了他的郁證思想,并以小柴胡湯開疏肝解郁之法,奠定了肝郁學說的基礎。《景岳全書.郁病》:“即如木郁之治,宜于達矣,若氣陷不舉者,發即達也;氣壅不開者,奪即達也;氣秘不行,泄亦達也;氣亂不調,折亦達也”這是中醫對抑郁致病之郁證的較為全面完整的論述。性格因素及負性情感體驗都是抑郁癥發病的重要原因。
1肝與抑郁的關聯
抑郁癥證侯復雜多變,但病機的中心環節是肝氣郁滯。中醫學認為,心藏神,肝藏魄。《素問.靈蘭秘典論》謂:“肝者肝抑郁癥/從肝論治肝抑郁癥,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說明在五臟中與思維情緒變化等精神活動關系密切的,除心之外,就是肝。而肝主疏泄所具有的調暢情志的作用亦是通過調暢氣機的功能而實現的。如果肝氣疏泄失常,氣機不暢,則可引起情志的異常變化。朱丹溪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創建了肝郁學說,提出“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拂郁,諸病生焉。”奠定抑郁癥從肝郁論治的基礎。
現代醫學實驗研究認為,大腦內與行為和情緒相關的單按類神經遞質包括去甲腎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羥色胺(5-HT),和5-羥吲哚(5-HTAA)等論文格式論文的格式。它們是一類調節機體生理活動的重要物質,這些物質在體內的含量可反應神經系統功能變化。對肝郁實質進行研究[2],肝郁患者抑郁對腦內單胺類神經遞質顯著降低,且多巴胺含量也較正常偏低,肝郁病模型大鼠腦內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與對照組比較明顯下降,說明肝主疏泄功能與調節單胺類神經遞質有關。對肝郁脾虛證大鼠研究證實,疏肝解郁類藥物對大鼠腦內單胺類神經遞質有提升作用,并減輕動物焦慮程度,增加其活動次數,具有抗焦慮作用[3]。
2 從肝論治在抑郁治療中的應用
漢代張仲景以小柴胡湯開疏肝解郁之法,奠定了肝郁學說的基礎。唐啟盛用柴胡舒肝散或丹梔逍遙散加減治療肝氣郁結型抑郁癥。秦伯未在《謙齋醫學講稿》所說:“肝脾兩虛,木不疏土,肝既不疏泄條暢,脾又不能健運生化,因而形成郁象。”在治療上以逍遙散為主方加減施治。逍遙散是調和肝脾的名方,具有疏肝解郁,健脾養血之功效。方中:當歸、白芍、養血柔肝以實肝體;白術、茯苓、炙甘草培土補脾;柴胡、薄荷、香附、青皮、疏肝理氣解郁,郁金、菖蒲解郁開竅;棗仁、遠志寧心安神;如此配伍,補肝體,助肝用,氣血兼顧,肝脾并治,使肝郁之氣得散,氣機運行舒暢,心安神寧,達到治療抑郁癥的目的。
3 結 語
總之,抑郁癥的發生因郁怒、思慮、悲哀、憂愁七情之所傷,導致肝失疏泄、脾失健運、心神失養、臟腑陰陽氣血失調而成。《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指出:“木郁達之。”《證治匯補.郁證》指出:“郁病雖多肝抑郁癥/從肝論治肝抑郁癥,皆因氣不同流,法當理氣為先。”《醫方論.越鞠丸》指出:“凡郁病必先氣病,氣得流通,郁于何有?”抑郁癥屬中醫學的“郁證”范疇,情志不舒,肝失調達,氣失疏泄,而致肝氣郁結,肝郁抑脾,耗傷心氣,營血漸耗,心失所養,神失所藏,而情志失調是抑郁癥的發病關鍵。
抑郁證就中醫來說,病涉及五臟,但肝氣郁結為抑郁癥的重要致病因素,歷代醫家多依“木郁達之”從肝論治。本文論述從肝論治抑郁,并考慮心、肝、脾、腎五臟相關來論治,思考臨床上治抑郁癥可合理應用舒肝理氣,調暢氣機之藥,如柴胡、川芎、香附、郁金、白芍等,恢復肝的疏泄功能,辨證論治,當可取得良好的療效。
參考文獻
[1]沈漁邨主編.精神病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
[2]毛海燕.肝郁病大鼠中樞神經遞質變化的觀察.福建中醫藥.2002,33(2):17-18.
[3]徐志偉,王文竹,蘇俊芳,等.逍遙散和丹梔逍遙散抗焦慮作用的實驗研究.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6,23(4):330-331,335.
[4]張美增,張秋英,崔廣寶,等.逍遙散治療抑郁性神經癥臨床研究.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1998,22(1):34-37.
[5]詹程,陳建永,潘峰,等.柴胡舒肝散加減治療伴有抑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觀察.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4,24(12):11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