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音樂論文發表范例貝多芬鋼琴奏鳴曲風格研究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藝術教育時間:瀏覽:

  貝多芬是德國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是“集古典主義之大成,開浪漫主義之先河”的偉大音樂家;他創作的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由此被尊稱為樂圣。本文發表在《音樂大觀》上,文章從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中探討其風格的轉變,是音樂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摘要:貝多芬一生創作了大量的鋼琴作品,其中以32首鋼琴奏鳴曲最為經典。通過分析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套曲結構和曲式結構的變化,可以清楚地看出貝多芬的藝術風格,以及整個西方鋼琴音樂風格從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的轉變。

  關鍵詞:貝多芬 鋼琴奏鳴曲 古典 浪漫

  德國作曲家路德維希•范•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世界上偉大的天才音樂家。他的32首鋼琴奏鳴曲在鋼琴藝術史上達到了巔峰,從中不但可以體現出他個人風格的演變歷程,同時也顯示了整個鋼琴音樂領域從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轉變的過程。本文將通過對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套曲結構和曲式結構的分析,論述其風格是如何從古典主義過渡到浪漫主義的。

  一、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創作的分期

  早期為古典傳統時期(約1792-1800),貝多芬在這個時期共創作了11首鋼琴奏鳴曲。他此時的作品帶有古典主義風格的痕跡,在各個奏鳴曲中均不同程度地保留著傳統奏鳴曲的表達方式。

  中期為創新探索時期(1801-1815),這個階段貝多芬共創作了16首鋼琴奏鳴曲。曲中的旋律充滿激情,情感和內容極為豐富,創作力大大加深,體現了貝多芬在技法上和藝術上的大膽創新。

  晚期為內省理性時期(1816-1822),貝多芬創作了最后5首鋼琴奏鳴曲。此時貝多芬形成了他晚期鋼琴奏鳴曲獨有的特殊風格,曲式結構復雜龐大,演奏技巧極為艱深,體現了他爐火純青的藝術創作境界。

  二、套曲結構

  (一)對樂章安排的突破

  古典傳統的鋼琴奏鳴曲大多以最為常見的三個樂章或四個樂章的對比性曲式結構為主。貝多芬早期創作的11首鋼琴奏鳴曲遵循了這一原則:第一樂章通常為快板;第二樂章以柔板為多見;第三樂章要么是近似小步舞曲的小快板,要么是快板;第四樂章一般是全曲中速度最快,情緒最高的樂章。

  但是在貝多芬中晚期創作的作品中,打破了傳統古典奏鳴曲中“快——慢——快”的樂章排列順序。例如《# c小調第十四(月光)鋼琴奏鳴曲》的第一樂章用柔板代替了奏鳴曲式的快板;第二樂章以一種活潑詼諧的小步舞曲速度進行;第三樂章為激動的急板。

  此外,貝多芬突破了奏鳴套曲的方整性結構,不再墨守樂章的篇章數目,奏鳴曲套曲樂章由三、四個樂章減少到兩個樂章構成。如第19、20、22、24、27以及第32首作品均由兩個樂章構成。

  (二)對創作重點的轉移

  自海頓以來,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奏鳴曲都是把重點放在第一樂章,在貝多芬創作的早期階段,許多作品沿襲了這一古典模式,第一樂章的結構均明顯大于末樂章結構。

  然而在貝多芬中晚期創作的鋼琴奏鳴曲中,許多作品打破了第一樂章為重點的規則,將創作的重點轉向樂曲的末樂章。如《C大調第二十一鋼琴奏鳴曲》,末樂章比首樂章長了足有239個小節。

  三、曲式結構

  (一)曲式結構的靈活安排

  貝多芬創作初期的作品在曲式上嚴格而簡潔地遵循了古典原則:第一樂章均采用奏鳴曲式;第二樂章曲式一般多用復三部曲式或回旋曲式;第三樂章曲式多用復三部曲式;第四樂章采用回旋曲式最多。

  貝多芬在中后期不斷探索擴展奏鳴曲的表現力和套曲的結構功能,奏鳴曲式的運用非常多樣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打破了第一樂章必用奏鳴曲式的常規。例如《bA大調第十二奏鳴曲》是從變奏曲結構開始的,而完全沒有奏鳴曲式的快板;《# c小調第十四奏鳴曲》的第一樂章采用的是單三部曲式結構。

  第二,將進行曲引入了奏鳴曲。例如《bA大調第十二奏鳴曲》的第三樂章是極富魅力的《葬禮進行曲》,這無論是在思想上,還是藝術上都是一個大膽的嘗試。

  (二)奏鳴曲各部分的容量擴大

  以往作曲家創作的引子篇幅很小,動機發展也不復雜,但是貝多芬在《c小調第八(悲愴)鋼琴奏鳴曲》中,將引子提高到一個重要的位置,緩慢長大的引子為呈示部積蓄了力量。

  再如海頓、莫扎特以及貝多芬前期作品的尾聲都較為簡單。隨著自我風格的逐漸成熟,貝多芬將尾聲大大擴展,使之在發展手法及情緒上幾乎相當于第二展開部。例如在《C大調第二十一(黎明)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中,尾聲長達53個小節,具有極強的動力性和緊張度,形成了全曲的高潮。

  貝多芬創作的32首鋼琴奏鳴曲,忠實地記錄了他三十多年的思想歷程和創作生涯,既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又有強烈的時代感。他的作品無論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大大超過了古典時期的海頓和莫扎特,其崇高的思想、宏大的氣魄、深刻的哲思和非凡的技巧深刻地影響了19世紀浪漫主義的音樂家。這32首鋼琴奏鳴曲被稱為鋼琴音樂中的“新約全書”,是全人類寶貴文化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孔慶浩.以樂為本 以變求新—有感于貝多芬鋼琴奏鳴曲.鋼琴藝術.1999(2).

  鄭興三.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研究.福州: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朱智.“論析貝多芬鋼琴奏鳴曲”.音樂天地.2004(8).

  唐若甫.貝多芬與鋼琴.鋼琴藝術.2005(6).

  音樂論文發表代理期刊簡介:《音樂大觀》雜志創刊于1955年,由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管,山東省音樂家協會主辦的自由性、評論性、理論性的音樂文化多媒體刊物。以思想創新、專業整合發展而成為音樂刊物中旗幟,是熱愛音樂藝術、研究音樂人員的必備之選。以藝術傳播、文化交流為辦刊理念,深受音樂、藝術界和愛好者們的喜愛與熱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光市| 开原市| 成武县| 伽师县| 新兴县| 呼玛县| 泸溪县| 淮阳县| 九龙县| 宝兴县| 黎平县| 西吉县| 商洛市| 贵阳市| 盐亭县| 合作市| 左贡县| 静乐县| 安远县| 张掖市| 剑川县| 长乐市| 荣成市| 宜宾县| 石河子市| 济南市| 通渭县| 林口县| 砚山县| 蕲春县| 会同县| 渭南市| 中西区| 德清县| 三原县| 伊春市| 广德县| 嘉鱼县| 汝南县| 迁安市| 五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