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舞蹈藝術作為從古至今傳遞美好生活向往、展現自然界萬事萬物的美的一種表現形式,始終是人們感受美的主要形式。伴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開始逐漸“快餐式”地接受新鮮事物,在互聯網“快餐式”的信息傳播時,也給舞蹈藝術的傳播產生了機遇和制約,因此研究現階段互聯網背景下藝術傳播的推動作用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將關注的目光聚集在互聯網在舞蹈藝術傳播中的推動作用,簡述現階段舞蹈藝術和互聯網傳播的聯系,同時闡明互聯網在舞蹈藝術傳播中的推動作用,希望本文可以促進舞蹈藝術在互聯網中的傳播,為大眾帶來很多的藝術表現力,帶來精神上的慰藉和享受。
關鍵詞:互聯網;舞蹈藝術;新媒體;文化傳播
一、互聯網與舞蹈藝術
1.1 舞蹈藝術中的互聯網傳播
互聯網作為一個比較廣義的概念,是指通過通信網絡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等設施,利用電腦手機數字產品等電子終端方式,為人們傳遞信息和服務的傳播媒介。以網絡為基礎的新媒體傳播方式,具有實時交互性,使傳播者和使用者可以利用數字信息進行交流和互動。而伴隨著網絡信息的發展,其傳播形式也從最開始的文字逐漸演變成圖片、聲音、視頻等多種形式綜合給人更完整的享受。伴隨著新媒體技術在互聯網的應用,使得過去的傳統傳媒下被壟斷的舞蹈藝術的壁壘被打破,因此不管是傳播內容還是其表現形式上都呈現了多元化發展。互聯網的產生使人類進入了信息科技時代,互聯網的應用是上至國家,下至平民,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隨時獲取信息感受身邊內的存在,因此互聯網技術的應用逐漸向平民化,娛樂化轉型。這種點對面的傳播,點對點的傳播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具有個人化的傳播方式,而網絡藝術作為一種交融性的綜合藝術表現形式,網絡藝術的存在,使得藝術的傳播保存有了質的變化。
1.2 互聯網背景下舞蹈藝術的傳播發展
在互聯網背景下舞蹈藝術的傳播與發展可以追溯到 20世紀 60年代,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到了 20世紀 90年代,舞蹈藝術在新媒體技術中的廣泛應用,使得舞蹈藝術也有了新的表現形式。舞蹈作為藝術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分支,是舞蹈藝術家的肢體表現形式形成的情感表達,舞蹈藝術伴隨著各朝各代以及各國家之間的發展,逐漸演變成了多種風格形式,記載了數千年的世界文化歷史,將平面化的形象動態化地呈現在新時代的人們面前。因此舞蹈不僅僅只是一種簡單的娛樂形式,它是一種文化的載體,因此舞蹈藝術需要通過科技的進步和傳播為未來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
1.3 互聯網背景下舞蹈藝術傳播優勢
在互聯網背景下舞蹈藝術的傳播但傳播途徑相比有些顯著的進步。傳統的舞蹈傳播形式雖然利用現實與舞蹈結合,展現多種文化風格,更具娛樂觀賞性和共情能力。但具有這樣地域局限性模式,宣傳效果甚微,不能達到舞蹈本體所想要呈現的傳播,使得舞蹈藝術文化的傳播受到傳統物質體的束縛。互聯網的應用使得藝術的傳播事物地擺脫了物質實體的束縛,具有跨時代的意義,使觀賞者與舞蹈甚至變道界拉近彼此距離,不受時間與空間密度的制約對舞蹈藝術的大范圍傳播上具有一定的推動力。
二、互聯網在舞蹈藝術傳播中的推動作用
2.1 提高舞蹈藝術的鑒賞能力
互聯網的發展使舞蹈藝術有了更多展示的可能和想象力。舞蹈藝術在互聯網大環境下具有不同形式的魅力。這種審美觀則是多元化的,虛擬的網絡世界給不同層次的觀眾以各取所需的審美享受,滿足了大眾對于美的不同追求而產生出的審美訴求。互聯網短視頻作為目前舞蹈藝術在網絡上傳播的一種熱潮不斷增加的點擊率如,《杜甫》舞劇當中的《麗人行》縮成視頻短片在網絡上掀起一股熱潮,光點擊量就達到 1.2億。說明了當代社會中人們對于舞蹈藝術的追求達到高潮,也說明有了互聯網作為舞蹈藝術傳播的媒介,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受眾群體對于舞蹈藝術的審美能力,對于受眾群體的審美愉悅功能的提升舞蹈作品傳遞的舞蹈概念的思考進行熏陶,對于提升正確的人生審美價值追求和人生觀有著積極的意義。
2.2 拓寬舞蹈藝術的創作路徑
互聯網與舞蹈藝術的結合成為當前舞蹈創作的主流趨勢。在舞蹈創作過程中,創作者常常會將互聯網的技術或新媒體技術加入到舞蹈中當中,根據當前社會發展和審美取向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合適的舞蹈創作。雖然互聯網技術使舞蹈創作的藝術個性變得不那么明顯,但是在舞蹈創作中難免會使得舞蹈創作者更加功利,一味地追求所謂的點擊率,而忽略舞蹈所要傳遞的內容本身,讓抄襲、復制變得平常。舞蹈作品變得千篇一律、片段化、碎片化。但雖說互聯網下舞蹈藝術的創作有兩面性,但是互聯網與舞蹈和科技進行結合,提升了舞蹈藝術的藝術魅力,成為了舞蹈表演者與觀眾交流的舞臺,突破了傳統的表演模式是觀眾置身其中,感受到舞蹈與科技的雙重視覺感受。
2.3 加快舞蹈藝術的傳播速度
正處于數字時代的我們,通過互聯網及移動科學技術,使藝術在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結合,實現藝術信息實時性傳播。通過網絡 APP及瀏覽器網頁的關鍵詞查詢,使得欣賞者可以隨時隨地收藏、下載、學習舞蹈藝術,擴大了舞蹈藝術傳播的空間,使舞蹈藝術欣賞者可以直觀地反復的去學習感受舞蹈藝術。正是互聯網便捷的交流方式,產生了雙向交流和多項交流的特點。互聯網的交互性、實時性使得舞蹈藝術的每一個作品,每一個片段都產生了無數的含義,每一個含義都可以被表述出來,被認同、被交流,使舞蹈藝術的魅力不斷增強。
三、討論
伴隨著科技的發展,觀念的進步,多元的表現形式,舞蹈藝術擺脫了傳統表現形式的束縛,越來越多的展現舞蹈藝術的本體性,使舞蹈藝術在傳播中思想的碰撞不斷延伸,得到了更加寬廣的發展天地。研究互聯網在舞蹈藝術傳播中的推動作用,對于舞蹈藝術的傳播有著積極的意義,希望本文可以為未來的舞蹈藝術文化發展提供有效途徑和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宋冉 .從新媒體舞蹈傳播看文化自信 [J].戲劇之家, 2021(06):91-92.
[2]李汝琦 .淺析新媒體環境下舞蹈影像對舞蹈編創思維的影響 [J].尚舞,2021(03):88-89.
[3]姜婷婷 .互聯網在舞蹈藝術傳播中的推動作用 [J].采寫編,2021(01):130-132.
[4]李可 .新媒體藝術與舞蹈舞臺設計的融合研究 [J].藝術與設計(理論),2021,2(01):78-80.
推薦閱讀:《藝術評鑒》雜志由貴州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管、主辦,《藝術評鑒》雜志社編輯出版。國際標準刊號:ISSN 1008-3359,國內統一刊號:CN 52-1165/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