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內容摘要:探究邵陽綏寧寨市古鎮苗侗族萬花茶雕花蜜餞的歷史緣起、工藝特色、藝術形式和文化內涵。通過實地走訪綏寧寨市古鎮民間雕花藝人唐萍愛,查閱相關文獻資料,重點研究唐萍愛冬瓜雕花蜜餞的作品特色。指出綏寧寨市古鎮萬花茶主要緣起于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和苗侗族的民風民俗,發現唐萍愛萬花茶雕花蜜餞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工序嚴謹,工藝精湛;二是構思巧妙,布局合理;三是形神兼備,內涵豐富。唐萍愛萬花茶雕花蜜餞作品凝聚著苗侗族的民族精神信仰,承載著苗侗族的文化藝術內涵,是其藝術感知、審美創意和工藝水平的物質載體。
關鍵詞:萬花茶雕花蜜餞;唐萍愛;工序工藝;構思布局;藝術內涵
位于大湘西南部的邵陽綏寧寨市古鎮有著一種獨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萬花茶雕花蜜餞。萬花茶雕花蜜餞是綏寧苗侗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一種將美食和雕刻工藝結合的傳統民間茶品,蘊含著豐富的民間工藝、民族風俗和民族信仰等多重研究價值。據相關歷史文獻記載,湖南省邵陽市綏寧縣的萬花茶雕花蜜餞,是綏寧縣苗鄉的一種傳統民間食品。在綏寧縣,苗家迎貴客要敬上三杯茶,第一杯就是萬花茶,叫你甜蜜甘爽;第二杯是姜茶,要你清新舒暢;第三杯是芝麻豆子茶,讓你滿口香脆。主人泡上一杯清香怡人的萬花茶,茶中放有晶瑩剔透的雕花蜜餞,蜜餞花色豐富多樣,故名萬花茶。萬花茶不僅是一種色、香、味俱佳的食品,同時也是一種賞心悅目的手工藝品。①在漫長的苗侗民族歷史發展中,這種美食一直屹立不倒,獨樹一幟。但是伴隨時代發展,現代文明的沖擊,雕花蜜餞的手藝逐漸被邊緣化,只有少數民間手工藝人還在堅守。為了擴大萬花茶雕花蜜餞的影響力,以邵陽綏寧寨市古鎮唐萍愛萬花茶雕花蜜餞的個案研究作為切入點,來梳理綏寧苗侗族萬花茶雕花蜜餞的歷史緣起、制作工序、工藝特色、藝術語言、文化內涵等要素,以期促進對綏寧萬花茶雕花蜜餞的推廣和保護,進而提升社會大眾對苗侗族萬花茶的認識和重視。
一、綏寧萬花茶緣起
綏寧寨市古鎮萬花茶雕花蜜餞的緣起,先要從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說起。綏寧地處湘西南,連接湘桂黔,昔日境內溪河密布、森林茂密,山多田少、奇峰疊翠,是聞名遐邇的神奇“綠洲”。②綏寧富饒的生態環境給當地居民提供了豐富的物質條件,柚子、冬瓜等自然資源產量豐富,唾手可得。也正是在這種依山傍水的生態環境下,造就了形式豐富、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萬花茶雕花蜜餞。舊時的苗侗族人依山而居,只能靠山吃山,通過在野外采集野果、植物,然后經過加工制成可以食用的美食。③之后隨著社會的發展、生產力的進步讓當地先民逐漸認識到利用自然條件、改造自然資源的重要性,便開始有意識地將冬瓜、柚子等瓜果用食雕工藝將其變成了工藝品。伴隨經濟水平和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批量化生產得以實現,苗侗族婦女們便將雕花蜜餞包裝成商品在集市上進行交易,寨市古鎮的萬花茶雕花蜜餞得以一步步發展成熟起來。
除了自然生態條件以外,綏寧的少數民族風俗也是造就萬花茶雕花蜜餞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綏寧作為古苗疆要區,自古以來就是苗、侗族等少數民族的聚居地。④綏寧多民族文化習俗互相交織融合,當地民族風俗既有楚文化的浪漫不羈、苗侗文化的崇尚自然,同時也融巫儺文化的神秘浪漫為一體。濃郁的民俗風情使得綏寧的茶文化底蘊深厚豐富,在日常生活中茶往往是不可或缺的,并成為了重大節日飲茶習俗的一部分,甚至還有祭茶神的傳統習俗。據古苗疆綏寧記載,在當地婚嫁風俗中當青年后生上門提親時,姑娘如果有意,便會奉上一杯放有雙數蜜餞的萬花茶,上面刻著并蒂蓮花或龍鳳呈祥等寓意好事成雙的圖案。如果姑娘無意,則會奉上一杯放有三片單花獨鳥的萬花茶。⑤而當女兒出嫁時唱完了“出嫁歌”,也要請陪嫁眾姐妹和嗩吶師傅喝蜜餞茶,一杯茶里放上成雙成對的冬瓜蜜餞,外加幾顆紅棗,寓意著好事成雙,甜甜蜜蜜。除了婚嫁以外,日常慶賀壽辰或逢年佳節的場合,給來客奉上一杯萬花茶也成為了熱情待客、款待貴客的習俗之一。這種豐富的茶文化風俗是促進萬花茶雕花蜜餞制作工藝普及和發展的關鍵。而從萬花茶雕花蜜餞的藝術形式來看,也正是由于綏寧苗侗族互相交織融合的文化風俗,才造就了它獨特的藝術形式。萬花茶雕花蜜餞的雕刻花樣最先源于苗族、侗族服飾的紋樣,⑥苗侗族服飾紋樣,不僅僅是民族文化載體之一,更是一種傳遞苗侗族先民審美情感與生活理想的原始藝術符號。這是由于苗侗族是沒有文字的民族,其民族文化的信息多用圖像語言來記載,而這也成為了萬花茶雕花藝術形式的源頭。⑤(P.8)雕花圖案在繼承了傳統苗侗族服飾紋樣藝術語言的基礎上,師法自然,將大千世界的動、植物元素雜糅在蜜餞的方寸之間,用精巧的圖案表現對大自然的崇敬和美好生活的寄托。
而今,由于受到市場經濟發展、城鎮化變遷等因素的影響,再加上雕花蜜餞的制作成本高,收益卻低下,這種雕花手藝便逐漸被邊緣化。過往人人競相雕花的場面不再,精湛的雕花蜜餞日益稀少,工藝也日趨簡化。但盡管如此,依然還有諸如唐萍愛等少數民間手工藝人在堅守這門傳統技藝。2010年9月,湖南省邵陽市人民政府將綏寧萬花茶雕花蜜餞公布為綏寧縣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對萬花茶雕花蜜餞的保護工作提上了日程。
二、唐萍愛簡介
唐萍愛(圖1),女,65歲,1954年出生于邵陽市綏寧縣寨市鎮,家有五姐妹,她是家中的長女。她的出生地綏寧縣寨市鎮是一座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古鎮,三國時稱諸葛城,唐代時稱飛鳳徽城,至宋崇寧二年(1103年)改名為綏寧縣,隸屬邵州,建城歷史距今大約有1800多年。唐萍愛的家位于寨市鎮西河街,該街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古跡保存完好,古風古貌猶存。街頭弄巷里,過去經常有三三兩兩穿著民族服飾的婦女們不緊不慢地雕刻著萬花茶蜜餞,唐萍愛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并習得萬花茶雕花蜜餞制作技法的。從兒時起,她便在街坊鄰居婦人們的影響下,耳濡目染地觀看萬花茶雕花蜜餞的女紅制作。成年后,曾經跟隨寨市鎮東門的龍婆婆(寨市古鎮雕花藝人之一,尤善雕刻龍鳳)學習雕刻龍鳳花鳥。之后與丈夫袁生東結婚到沿海城市打工,2000年左右重返寨市鎮定居生活,便開始了專職雕刻和銷售萬花茶雕花蜜餞的工作。
推薦閱讀:《藝術品鑒》是中國第一本面向社會精英階層的典藏類、藝術類、人文類大型文化期刊,旨在以物為線,串起包括歷史、人問、藝術、民俗等文化門類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