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多方面發展,同時在城鄉中的藝術教學方面的管理有哪些變化呢?通過什么方式來賈汪對城鄉中的藝術教學管理及改革呢?為此本文從不同的方向對藝術教學做了詳細的分析。
摘要:在建立和完善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機制以及進行農村義務教育達標驗收時,把藝術教育資源配置納入其中。現在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已經成立,這將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的科學化進程。采取積極有效措施,確保藝術課程開課率。從教師、經費和資源配備等方面解決開課率的保障機制。縣教育局應該承擔執行課程計劃的管理責任,要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如走教、支教、巡回教學、流動授課、對口輔導等多種形式,緩解專職藝術教師短缺的矛盾,保證縣城和農村的中小學都能夠按課程方案開齊開足音樂、美術課。
關鍵詞:藝術教學,教學應用,教學職稱論文發表
一、蘭州市藝術教育現狀調查與分析
本次調查抽取了蘭州市區和市區周邊的兩所中學,分別是西北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和榆中縣和平中學,西北師大第二附屬中學在市區學校當中辦學規模和辦學水平相對一般,而和平中學在市區外中學中的情況相對較好。通過問卷法、訪談法、比較法調查兩校藝術教育的開課情況、藝術教育師資力量、藝術教育硬件設施的配置,以及對藝術教育進行的管理,對比反映出農村中學在藝術教育方面的問題。見表1,表2,表3。通過以上走訪所了解到的情況,兩所中學在所處地域的地位,可以看到兩所學校的差距,也可以看出蘭州市城鄉中學藝術教育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具體歸結為以下幾點:
1.藝術教育在城市學校和農村學校的觀念和地位不同。城市學校注重培養學生興趣愛好,藝術專長的學生有很多機會通過藝術考試進入大學,學校也提供很多平臺讓每個學校展示自己藝術教育方面的成果。很多學生和家長已經改變以前的應試教育的影響,將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程于與其他課程同等對待。農村中小學把應試作為教育的最主要目的。目前中、高考等升學考試僅將文化課列入考試范圍,未涉及藝術類課程,難免會引導廣大師生及家長只看重對文化課的教學。藝術教育被應試教育排擠在一邊。農村學校的學校缺少相關的管理和監督,致使藝術類課程備受忽視。
論文網推薦:《西藏藝術研究》,《西藏藝術研究》(季刊)曾用名(藝研動態)1986年創刊,本刊宗旨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立足藏區,面向全國、矚目世界,以搶救和弘揚明哲文化遺產為中心,以基本藝術門類為框架,以廣義文化為總體,為藏族文化藝術理論體系的建立承擔起歷史賦予的責任。
2.城市學校和農村學校師資力量的懸殊。在城市學校藝術類課程的專職教師供應充足,基本是本科學歷。很多經過藝術教育的專業人才對于投身農村教育望而卻步。這些人才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資金才學有所成,認為農村很難為自己提供一個展示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的舞臺,不愿意走進農村。這是造成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師資匱乏的主觀原因。農村中小學從事藝術教育的教師經過專業學習的極少,大部分藝術課程教師由其他科目的教師兼任,專業技能、藝術素養、知識沉淀都有很大局限,很難順利進行藝術課程教學。
3.城市學校和農村學校硬件設施的配置不均。在城市學校每年會購置相應的教學器材,在經費上不存在很大的問題,所以學校有精力為學生提供專門的音樂教室、美術教室等,同時學校也積極響應教育部的號召,加強學生的藝術教育。農村經濟相對滯后,藝術教育資金匱乏。教學場地也嚴重不足;教學大綱上一些內容無法教授給學生;部分教育行政部門、有條件的學校由于認識不足,忽視了這方面投資。種種原因使得中小學藝術教育缺乏了應有的物質基礎。4.城市學校和農村學校監督管理的力度不同。目前政府沒有較高規格的立法規范藝術教育。藝術教育監管也因地而異。城市多數學校專門設有藝術類課程的分管領導,每年會對自己的教師進行專業的培訓和學習。而在農村學校仍然沒有專門的藝術類課程的分管領導,其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普遍對藝術教育的認識不足,從而缺乏對學校開設藝術課程的監督、管理和考評機制。由于缺乏監管,藝術教育流于形式,課程效果不佳、并且受文化課擠占現象嚴重,甚至取消了藝術課程的開設。
二、發展農村初級中學藝術教育的對策建議
1.加強宣傳,轉變觀念。發展藝術教育事業是我國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一個突破口和切入點,是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農村學校仍舊觀念落后,所以鄉村應該加大力度,真正從出發點將藝術教育落到實處。學校藝術教育對學生審美能力、審美情感、審美理想、想象力和創造力等方面的積極影響對學生一生的發展可以產生重大的影響。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農村中小學應該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教育方針,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積極向廣大師生、家長宣傳藝術教育的重要性,從觀念上轉變對以往藝術教育的片面認識,提高藝術教育的地位。
2.建立、擴大專業師資隊伍。①優化工作環境,提高農村藝術教師的地位。正確引導藝術類專業的畢業生的價值觀念,充分認識農村藝術教師工作的重要性,放低眼光,真正投身到藝術教育的領域中來。不斷提高農村藝術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制定并認真執行合理的教育教學評價機制,客觀公正地評價農村藝術教師的工作,組織輔導課外藝術活動應按比例折算課時,計入工作量,以調動和發揮農村藝術教師的積極性。②健全藝術教師培養和培訓制度。要建立穩定和長效的教師培訓制度,積極創造條件,為農村藝術教師發展提供機會,切實建立農村藝術教師輪流進修制度;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進展和執行課程標準的需要,各級教育部門應把藝術教師培訓工作列入教育發展規劃和常規工作計劃,確保培訓經費,限期完成培訓任務。③建立藝術教師流動制度。鼓勵城鎮藝術教師定期到農村進行巡環教學;要制定相關政策,建立藝術教師流動機制,變無序流動為有序流動;要合理配置藝術教師資源,促進藝術師資的均衡分布。④因地制宜挖掘當地民間藝術人才。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可以利用本地資源,邀請當地民間藝人講座和擔任學校藝術教育教師工作,開展有地域特色的藝術教學。也可以開展一些藝術大賽發掘更多的藝術類人才。
3.加大投入,改善藝術教育設備條件。農村學校藝術教育投入嚴重不足,經費緊缺是長期存在的問題,教學器材和教學場地是藝術教育的物質保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該進一步提高對資金的投入和政策的支持。為改善當前學校藝術教育設備緊缺的狀況,建議各地教育部門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為契機,依托國家關于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部署,落實藝術教育專項經費,以保證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的基本需要。
4.健全立法,加強監管,完善機制。①加強依法治教力度,提高藝術教育法規文件的規格。目前學校藝術教育最高規格的文件是2002年教育部頒發的《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程》,作為部門規章,其法規約束力受到一定的局限。因此,建議提高學校藝術教育法規的規格,用行政法規來規范學校藝術教育,推進藝術教育的法規化,確保學校藝術教育的地位。②進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加大教育監督力度,確保藝術課程開課率和教室、經費和資源配備。結合建立、健全普通中小學校督導評估制度,在研究制定普通中小學校督導評估標準和實施方案時,把藝術教育列為必查內容。適當調整升學考試科目。政府可以適當調整中、高考升學考試的考試科目,打破傳統的文化課壟斷的局面,將藝術類課程按照一定比例有機成為升學考試考查的一部分,從根本上提高人們對藝術教育的重視,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5.因地制宜,開展本土藝術教育。學校可以鼓勵學生自購一些經濟上承擔得起的樂器和畫具;利用有限資源進行藝術創作,如可以讓學生用家中的毛線團、碎布頭、麥稈等制作手工粘貼畫,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當地和學校可以經常進行歌詠比賽、繪畫比賽、舞蹈比賽、手工制作比賽等,調動學生和家長對藝術的熱情。目前,高校學生利用假期深入農村開展“三下鄉”活動也成為一種趨勢,可以以此為契機邀請相關專業學生對農村中小學生進行藝術教育,對當地教師進行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