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藝術門類之一。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如顏色、紙張、畫布、泥土、石頭、木料、金屬、木頭等,塑造可視的平面或立體的視覺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思想觀念和感情的一種藝術活動。也叫造型藝術、視覺藝術。主要包括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筑藝術等。歐洲17世紀開始使用“美術”這一名詞時,泛指具有美學意義的活動。
關鍵詞:美術教育,藝術創作,藝術論文發表
及其產物,如繪畫、雕塑、建筑、文學、音樂、舞蹈等。也有 認為“美術”一詞正式出現應在18世紀中葉。18世紀產業革命后,美術范圍益見擴大,有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筑藝術等,在東方還涉及書法和篆刻藝術等。中國五四運動前后開始普遍應用這一名詞。近數十年來歐美各國已不大使用“美術”一詞,往往以“藝術”一詞統攝之。
工藝美術是指日常生活用品經過藝術化處理以后,使之具有強烈的審美價值的產品。我們一般把工藝美術分為實用工藝美術和陳設欣賞的工藝美術。實用工藝美術是整個工藝美術的主體和基礎,包括衣、食、化、行、用的工藝品類,實用價值是這類工藝品的主要價值,審美價值是作為輔助價值存在的。這類工藝品包括經過裝飾加工的茶餐具、燈具、木器家具、繡花制品、草竹編織品等等。陳設欣賞工藝品是指那些以擺設、觀賞功能為主的工藝品,這類工藝品以審美為其首要價值,手工技藝性很強,實用價值已不明顯或完全消失,如玉器、金銀首飾、象牙雕刻、景泰藍、漆器、壁掛、陶藝等。建筑是建筑物和構筑物的統稱。是人類用磚、石、瓦、木、鐵等物質材料在固定的地理位置上修建或構筑內外空間、用來居住和活動等的藝術。建筑藝術則是指按照美的規律,運用建筑藝術獨特的藝術語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體現出民族性和時代感。以其功能性特點為標準,建筑藝術可分為紀念性建筑、宮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園林建筑、生產建筑等類型。從總體來說,建筑藝術與工藝美術一樣,也是一種實用性與審美性相結合的藝術。建筑的本質是人類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動的生活場所,所以,實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只是隨著人類實踐的發展,物質技術的進步,建筑越來越具有審美價值。
當前我國已進入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快車道,迫切需要具有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也必須適應社會的發展,努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美術與其他學科知識的融合,激發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發展探究精神,最大限度開發學生們的創造潛能。從20世紀以來,我國的美術教育出現了多元化發展的趨勢。美術的種類不斷分化和增加,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系、整合度越來越高。打開現行的中小學美術教材,就會發現美術課的內容在不斷地深化和外延,但在我國長久以來一直實行應試教育。“學好數理化,走天下也不怕”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很流行的的名言。然而像美術、音樂、體育、這些有利于人的素質全面發展的科目卻被稱為副科,而備受冷落。
學習美術成了“不務正業”的代名詞,把學好文化課視作唯一的正途。“孩子將來不做畫家,不考美術院校,學美術沒有用”這是很多孩子家長的心聲。抱有這種思想的家長們就是發現自己的孩子有美術方面的愛好和興趣,他們也大多不會給予支持的,自覺不自覺地打擊了孩子們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再就是學習美術是一種高消費,筆墨紙硯,顏料及工具等開支都很大。將來就是考上美術院校,高學費也會令諸多平民階層尤其是農村的家庭頭疼。好多有美術天賦的學生也會因經濟問題不得不放棄。學校不能正確處理美育與學生全面發展的辯證關系。片面追求升學率,只注重主科教學,把美術教學邊緣化。有些學校尤其像農村中學想開設美術課,也會因師資的缺乏和設備的短缺,而難以順利開展。
學生沒有機會親身感受美術的魅力和美育的熏陶。基于現階段中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各種問題,中學美術界和社會各界應積極研究探索中學美術教育的規律,創新中學美術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積極探索拓展美術教育功能。“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這是一個經教學實踐反復證明了的,美術課程只有讓學生直接參與進來,讓他們獲得深刻的體驗,才能激發學生的情趣。“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違背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扼殺了學生自我表現、自我評價的機會和欲望,不利于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真切感受。只有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才會既滿足其好奇心,又能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而培養學生的美術能力和美術興趣。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的從生活,大自然,乃至教室或學校里尋求美術的教學資源。越貼近學生生活的資源就越容易讓學生所接受,從身邊的事物和環境中感受美麗,發現美麗、創造美麗,甚至啟發誘導學生設計十年后家鄉、樓房、馬路、鄉村、學校的面貌……,這樣才會使學生有更多新的意想不到的探索和發現,進而燃起學生的學習激情。
通過靈活新穎的美術課教學,把繪畫、工藝和欣賞融合貫通,開發利用各種有趣的吸引學生的教學手法以開闊學生的美術視野。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擴大知識面,逐步完善學生的德、智、體、美、勞,提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綜上所述,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人民生活的日新月異,人們對美育的認知和追求也在提高,美術教師應全面培養學生的美術能力和動手能力,科學準確地實施和推進美育工作,讓美術教育真正成為推動素質教育的有力助手,使美術教育成為啟迪學生心智、培養學生愛心的園地,這是美術教學的未來趨勢,更是在中學階段全面科學開展美術教育的意義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