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guī)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zhì) 保證專業(yè),沒有后顧之憂
來源:期刊VIP網(wǎng)所屬分類:藝術教育時間:瀏覽:次
摘要: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欣賞力,只有學生對音樂具備欣賞的能力,能從音樂中獲得快樂,能在音樂傾聽中獲得收獲,才能對他們進一步的音樂學習起到促進作用。所以說,音樂欣賞在音樂教育中起著重大的作用,根據(jù)音樂欣賞的這一特性,教師要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
《藝術教育》雜志系由中華人民共藝術教育(1張)和國文化部主管,中國文化報社主辦的國家級藝術類核心期刊,國家一級藝術教育類大型期刊,每月一期。創(chuàng)辦于1977年,2003年1月改版,印刷精美、品位高雅,集學術性、思想性、知識性為一體。
一、引導學生成為欣賞的主體
在音樂教學中,如果向?qū)W生進行灌輸式的學習,那么他們在對音樂進行傾聽時,大部分學生都是應付,他們在聽過樂曲之后也體會不到樂曲所表達的內(nèi)涵,感受不到音樂體現(xiàn)出來的美。所以,教師在面對具有獨立思想的高中生進行音樂教學時,要使學生發(fā)揮其主動性,在課堂活動中體現(xiàn)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就要從以下方面進行。
1.利用“聽”來促進學生的思維。在接觸音樂作品時,要對這個作品進行了解,離不開“聽”。在對音樂作品進行傾聽之前,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提出幾個問題,在傾聽過程中,使他們同時進行思考,邊聽邊想,來達到對音樂作品的初步感受。例如,教師在播放音樂作品前提出如下問題:這首曲子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情感?你在聽了之后有什么體會?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完成對音樂作品的“聽”,通過認真“聽”來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2.利用“唱”來促使學生了解作品。在音樂欣賞教學中,聽音樂是教學的主要活動,要體會到音樂中的真正情感,還需要學生把樂曲唱出來。學生在唱的過程中,通過感受音樂的韻律來加深對音樂的理解,這個過程對于學生把握音樂的主題有較好的促進作用,能讓學生邊唱邊想邊體會,提高他們運用思維感受音樂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時,對于音樂作品中學生比較深刻的部分,可以讓他們唱出來,通過唱來對作品的理解提高一個層次。
3.利用“想”促進學生音樂思維的創(chuàng)新性。通過傾聽樂曲,學生在感受音樂的同時在腦海中對音樂表達的內(nèi)容進行想象,在腦海中形成對音樂的具體形象。通過“想”體會到了音樂中包含的真實情感,促進了學生音樂思維的發(fā)展。在音樂學習中,他們能積極地進行思考,來深刻體會樂曲表達的情感。例如,在對歌曲《長江之歌》進行欣賞時,學生對這首歌曲比較了解,這時教師就可以省略利用背景故事進行導入的環(huán)節(jié),直接讓學生通過傾聽來想象,激發(fā)了學生想象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
4.利用“說”來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在了解和傾聽音樂作品之后,學生對作品有了初步了解,這時教師就要鼓勵學生大膽地把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和想象表達出來。在表達的過程中,學生在思維中整理自己欣賞音樂所獲得的體會,從而加深對音樂的體驗。例如,進行第一節(jié)中的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第六(悲愴)交響曲》的教學時,鑒于學生對其不太了解,在讓學生說自己對音樂的體會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說出一些簡單的體會和認識,例如,說出樂曲表達的情感基調(diào)、樂曲的特點等。“說”的鍛煉,可以讓學生對音樂欣賞的體會從在思維中思考轉(zhuǎn)換到用語言表達,這個過程使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表達的內(nèi)涵進行了再次思考,加深了他們對音樂作品的體會。
二、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力
1.多聽音樂作品。聽音樂是對音樂作品進行了解的初步階段,只有對音樂不斷傾聽,才能對音樂中樂感和旋律有更深的體會。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就是在不斷的傾聽中獲得的,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聽音樂的自覺性,使他們對音樂的欣賞能力不斷提高。
2.對背景知識的了解。在對音樂進行欣賞時,對音樂創(chuàng)作的背景進行了解可以促使學生對音樂更深的感受,所以,對于音樂背景知識需要學生不斷地積累,促進音樂欣賞水平的提高。例如,在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血腥統(tǒng)治時期,柴可夫斯基創(chuàng)作的作品《第六(悲愴)交響曲》就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貧苦,社會的黑暗、動蕩不安,整部作品悲劇性的形象和氣氛貫徹始終。
三、有針對性地安排教學,利用不同手段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
1.從樂曲本身著手。在對音樂作品進行欣賞時,一些作品和學生的欣賞興趣不同,為了調(diào)動學生對這些作品的興趣,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些作品創(chuàng)作時的背景小故事作為音樂作品的導入,使學生對這些小故事感興趣的同時,把興趣轉(zhuǎn)移到對樂曲本身上,使學生在了解了樂曲的背景后對作品更加了解。這樣在進行欣賞時,學生就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樂曲中,與音樂進行交流,提高他們對音樂欣賞的興趣。
2.利用學生熟知的作品。音樂教材中的音樂作品很多學生都不熟悉,這樣的作品學生在欣賞時往往會因為陌生而產(chǎn)生排斥的情緒。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熟悉的音樂作品作為導入,把同種樂器在演奏不同曲目時的技巧進行對比分析,從而促進音樂知識的吸收。
總之,在音樂教學中,只有音樂理論的教學結(jié)合音樂欣賞才能促進學生對音樂中美的體會。所以,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要對學生進行欣賞力的培養(yǎng),提高他們對音樂的感知能力,使他們能體會到音樂學習能為自己帶來樂趣和美的感受,這對他們學習音樂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