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生物學源自博物學,經歷了實驗生物學、分子生物學而進入了系統生物學時期。是自然科學的一個門類。文章發表在《中國教師》上,是中學高級教師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高校生物,高校免疫學,教學改革
1加強實驗教學管理和師資隊伍的建設
以前的實驗教學都是各教各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本學期我們查閱大量資料,將每個實驗的教學方法統一出具體的標準。當然,這也是為了期末實驗考核做準備,因為即使有細微的差別也是無法進行標準化考試的。
2合理安排實驗,注重工學結合
學生在實驗之前由實驗指導老師將所有的實驗物品準備好,按人數分配擺放在每個實驗臺面上,學生來實驗室后聽主講老師講解本次實驗內容以及示教后,就可以直接開始做實驗了。這種方法,看似方便了學生,實際卻是養成了學生的惰性,更重要的是學生對實驗準備工作一無所知,反而會認為今后的工作中也會有別人去做這些準備工作,因此,將實驗準備的內容設計成一次單獨的實驗是非常有必要的。微生物學實驗的準備工作比較繁雜,而免疫學和寄生蟲學實驗的準備工作相對比較簡單。
因此,本學年我們在微生物學實驗之前增加了一次實驗內容:培養基的制備。這個實驗從培養基的配置,滅菌到制備固體培養基平板,半固體斜面和試管中液體培養基的分裝,讓學生系統性地了解微生物學實驗的完整準備過程,為今后學生去基層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突出了我校培養人才“注重工學結合”的理念。
3提高實驗考核
成績占總成績的比重平時成績:理論課考勤、提問、作業。實驗態度:實驗課考勤、實驗過程中的科學態度、無菌觀念(包括工作服等著裝)、實驗結束后器材的歸位、臺面清理和洗手等等。③實驗預習:實驗題目、實驗原理、實驗滿足的條件、實驗內容和步驟等。
實驗報告:包括實驗題目、實驗目的、實驗內容、實驗結果分析以及是否按時上交實驗報告。評分標準不依實驗結果的正確與否作為唯一標準,對因實驗失誤導致實驗失敗的同學,只要能仔細分析、找出失敗原因,仍可給高分。通過這項改革,學生對做實驗明顯比以前認真。由于微生物學實驗細菌生長需要時間,一般要求學生第二天來看培養結果,再完成實驗報告,這樣才算是一次完整的實驗。
4細化實驗考核項目
每位老師監考3位學生,考核時間為10min。另外,準備了16套理論考試題目,考哪一套題目考前由學生抽簽決定,都是與實驗相關的內容,而在期末考試中就剔出了與實驗相關的考試題目,可以考核更多的其他理論知識。每套題目有6個選擇題,每題15s的答題時間,每題一分,PPT設置好放映時間自動播放,并且每個桌子只允許坐一位學生,完全杜絕了學生作弊的可能性。
通過這項改革明顯提高了學生對實驗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前期末考試也會考到實驗的理論知識,但是正確率一般不超過60%,這次參與實驗改革考核的5個班級,實驗理論知識考核正確率都在70%
教師論文范文投稿友情提示:《中國教師》雜志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國家級教育類權威期刊,2003年創刊,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標準刊號:ISSN 1672-2051,國內統一刊號:CN11-4801/Z,郵發代號:82-113。內容涉及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基礎教育,刊登的文章以內容深刻、切實關注教師生活、反映教師心聲為特點,獲得了各界人事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