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伴隨著全球電子、互聯網、通迅等領域的發展,PDA和RFID的技術也得到飛速發展。PDA、RFID技術與互聯網、通訊相結合的產品不斷運用到現實生活、生產中。在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智能化、輕便化、快捷化、美觀化的背景下,基于PDA的RFID的藍牙手持讀卡器也將會具有一定的市場價值。本文將首先介紹PDA技術和RFID技術,描述我國該領域的發展狀況,進而闡述如何運用PDA和RFID進行藍牙手持讀卡器的開發研究。
關鍵詞:基于PAD;RFID藍牙手持讀卡器;開發研究
一、PDA和RFID技術介紹
(一)RFID是無線射頻識別的英文縮寫,是一種比較成熟的非接觸的自動識別技術。主要是通過射頻信號實現信息數據的傳遞和自動識別。
1.RFID其實是一種簡單的無線系統,主要由閱讀器和應答器兩個器件構成,用于檢測、控制和跟蹤實物。
(1)應答器:又稱為電子標簽。由耦合元件和芯片組成,并且每個電子標簽只有唯一的電子密碼,因此具有一定的安全智能讀取信息的功能。
(2)閱讀器(讀卡器):簡單講就是讀取電子標簽的的器件。負責將讀取主機的信息輸送到應答器,再把應答器上的信息加密傳輸回主機。
2.目前,RFID技術廣泛運用在生產制造和配置、物流和供應管理、快遞包裹處理、城市一卡通等領域。相比IC卡、條形碼識別等電子技術,具有很多創新和明顯的優點:
(1)實現了無接觸的操作,這樣不僅很好的節省了人力的浪費,而且使用簡便不受人為的干擾。
(2)能在除金屬材料的影響外,穿過任何的物品達到信息的完整傳輸和識別。實現了能在環境惡劣的條件下依舊可以很好的工作。
(3)能使用較長年限,由于產品的封裝形式,很大程度上可以做到沒有機械的損傷。
(4)在信息的傳輸過程中,能很好的做到密碼保護的安全管理。實現信息在整個的過程中實現安全傳出、傳輸、讀取。
(二)PDA又稱掌上電腦,是一種比筆記本電腦還小的個人處理設備。具有操作簡便,功能豐富的特點。在看書、字典、游戲、學習、看電影上的功能一應俱全。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PDA的更新速度也加劇。像現在GPS、mp3、mp4甚至mp5相繼在PDA上發展,進一步豐富了PDA的功能。功能簡單的PDA也不再適合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逐漸被淘汰。進而促使該領域的跟新速度。陳舊沒有創新的系統功能,很容易被新型功能、系統所代替。像康柏、IBM等以往的大型品牌公司也出現被收購的命運。
PDA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電子市場已占有很大的份額。目前,PDA操作系統有WinCE和Linux。WinCE系統主要用于Java、C的軟件開發;Linux主要用于C語言編程的開發。國內PDA還基本上運用WinCE操作系統,國外先進的Palm在國內市場還沒得到真正的推廣。從這一點我們也可以看到我國在該領域的差距。
二、當前,國內基于PDA的RFID藍牙手持讀卡器的發展
我國的PDA和RFID技術起步相對較晚,但是發展迅速。在西方發達國家,PDA的使用非常的普遍,我國目前還是處于落后階段。但是,基于PDA開發了不少的軟件。目前,國內市場上已經有RFID藍牙讀卡器的銷售,但是還處于初步階段,在性能上還不夠很完善。在價格上,這類的讀卡器相對比較昂貴。主要是新技術的新產品,在傳統的性能上有所創新,造價成本增高,科研經費增多。在相關的技術上還是引進國外龍頭企業為主,如三星、索尼等公司。在市場占有率上,國外品牌占主流,國內的該類產品在質量、性能、輕巧上還不及國外,面對國外品牌,沒有足夠自主知識,核心的技術競爭。但是在國家十一五規劃期間,該領域已得到相當的規模發展。國內該領域要想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還需要一定的努力和時間。但是隨著國內科學技術的發展,這種產業鏈也成為我國在該領域的必能趨勢。PDA和RFID結合的產品將會更多的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的生活和生產之中。
三、基于PDA的RFID藍牙手持讀卡器的開發研究
將PDA和RFID技術相結合,不僅擁有PDA的功能而且由于RFID的射頻技術,使得讀、寫能力具備射頻功能。結合下的產品而且具有輕便、操作簡單智能化的優點,從而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符合現代人生活節奏快的特點。當然,PDA和RFID在藍牙讀卡器上的開發,就是一種新型的結合產品,正處于初步階段。在一些技術上仍還不夠完善。需要在相關鍵技術的突破,如PDA和RFID的模塊整合等都是需要新的研究。
基于PDA開發軟件,是PDA的發展方向。由于當前的技術要求,在開發上應該注意一定的流程。在清楚的認識了PDA和RFID后,我覺得在基于PDA上,開發和研究RFID的藍牙手持式讀卡器應該著重重視如下:
在一切的研發過程前都應該遵循一定的流程,但這又是一個系統工程的問題,是擺在科研人員前的難題。
(一)在PDA系統上開發RFID系統應該要先實現四個功能模塊。
1.端口配置:包括端口名、波特率、數據位、校碼、停止位。
2.端口配置信息:包括協議信息、工作模式、射頻、射頻功率。
3.標簽信息:包括標簽ID、標簽類型、標簽數據。
4.標簽盤點:包括數據盤點、設計盤點、結果盤。
對于端口配置,內容很大程度上是固定的,它要求首先進行端口的配置設計,接下來才可以進行斷開或繼續連接。因此這是這項技術的基礎。
在端口配置信息中,標簽協議可以設計成不同的協議標簽;工作模式可以自行的選擇是單一還是多標簽的讀取;射頻頻率有多種,可以根據所產品調節射頻頻率;而射頻功率由RFID性能所決定,功率一般在10到27dBm范圍內調節。
(二)接口問題。它是PDA和RFID結合的關鍵,也是需要技術攻關的難點。目前,雖然兩者的接口普遍都有TX/RX兩種型號,但是電壓不一樣,不能簡單的直接連接。如果直接相連會形成電位差,造成電路板或產品零部件燒壞的現象,造成PDA和RFID整合的失敗。因此需要對兩者的端口進行改善,轉變兩者兩端的電壓,使得一致,這樣在對接時,可以實現無損耗連接。減少產品零件在制造中造成的損傷。這項技術的完善,將很大程度上提高產品的性能。
(三)在PDA和RFID間的模塊傳輸的實現。開串口→串口配置→讀出串口→串口事件→接受數據→關閉串口的流程實現。在這個過程中,PDA和RFID模塊需要進行參數設置、信息的整合下載傳輸過程。數據的傳輸作為研發的關鍵,能否做好這一關鍵技術也是至關重要的。在整個過程中,如果數據傳輸出現遺漏或丟失甚至沒盜,將影響到產品的實際使用價值,甚至沒有存在的可能。
(四)在PDA的開發研究中,由于是PDA和RFID的結合技術,因此在對待關鍵的數據整合上非常的重要。兩種技術,兩種不同的數據原理。所以在對待數據的問題上,不同的數據能否做到同步選擇、顯示是關鍵,也是該領域技術研發的核心。現在的PDA操作系統有較多的數據可以使用,如Pocket Access、SQL Sever,但是仍然各自存在缺陷。
四、結語
藍牙手持讀卡器作為一種輕巧便捷的電子,更新速度很快,產品的性能改善要隨著技術的創新隨之增強。作為一種較新的電子產品,要想占據一定的電子市場,首先就得具備有優越創新的電子技術。基于PDA設計RFID的藍牙讀卡器,本身就是在讀卡器上的創新設計,如何更好的完善、健全這個技術,需要繼續的研究開發。在國內,具有性能高、自主知識產權的讀卡器的生產將會成為一種合理的產業鏈。
參考文獻:
[1] 王淑君;吳軍;李磊.基于PDA的RFID手持機開發研究[J].光通信研究;2008;6
[2] 高玉玲;韋龍新.基于PDA與RFID技術的自助導覽系統設計[J].福建電腦;2011(01)
[3] 吳京蓮;顏桐.基于手持式讀寫器的電子門鎖實時管理系統[J].電子測量技術;2009(10)
[4] 黃勝國.RFID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研究[J].新世紀圖書館;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