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整體教學策略以“循序漸進”為指導:使用情境教學法,進行實物展示來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知識的學習,主要使用講授法和啟發式教學法,通過教師講、學生交流的形式來強化重點;任務實踐階段,采用任務驅動法和項目式教學法,教師指導、學生試做,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并通過實踐分析、驗證相關知識,化解難點;最后通過協作學習方式,實現知識的匯總提高,進行點評與思考分析。
關鍵詞:教學環節,電子技術,電子技術論文發表
學法上,根據高職學生的心理和興趣特點,在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下,在分析討論的過程中,以分析任務—接受任務—小組討論—操作演練—點評總結的學法模式,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通過自主式和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圍繞知識點由淺入深、掌握本單元學習內容。
教學環節是課程學習的核心,為了融合知識性、趣味性和實際應用性,按項目式教學法的設計要求,我對本章內容重新整合安排,加入實踐,每個任務的教學設計,從整體上來講,是希望實現:教學環境從理論課堂轉變到實訓室;教學方式從單純的理論灌輸轉為理實綜合教學、從側重教師主導轉為側重學生主體;學習方式從個人單一的理論識記轉為小組合作邊做邊學;教學反饋從習題練習轉為綜合評價。
先提前兩分鐘去組織教學,了解學生情況,安定學生秩序,以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教學一開始,展示課前準備好的一個簡易擴音器,讓學生直觀的觀察在有負反饋和無負反饋的情況下不同的聲響放大效果,以此來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出教學內容。子任務一是知識學習部分,先借助框圖討論反饋的概念、類型,再引導學生根據課前搜集的任務資訊、分析反饋類型的判定方法,讓學生明確本節知識目標,強化單元重點。子任務二是實踐設計部分,要求根據類型判定的知識,再加上搜集負反饋對放大電路性能的影響這一任務資訊,設計一份完整的工作任務單(即實踐指導書)。由于是讓學生分組、針對實踐操作過程進行設計以驗證反饋的性質判定以及負反饋對兩項電路特性的影響,前提就是要熟悉電路的結構、判定的方法等相應知識,這樣讓學生在設計實踐步驟的過程中來鞏固知識點,進一步掌握單元重點;通過成功的樂趣,來促使提高相互協作的意識。任務小結階段,請各組長上臺,通過多媒體教學系統展示小組設計的工作任務單,進行闡述交流,再由老師進行點評,強調學生設計中未能涵蓋的知識點和需要注意的操作順序。要求在任務拓展階段對此進行完善,以便于下一任務的開展。
(一)課題定位
模擬電子技術是電子專業系列課程的入門基礎知識,具有自身的體系和很強的實踐性。“負反饋放大電路”這一單元教學內容是本課程的一個重點,是對基本放大電路知識的延續和拓展,同時也是學習后續集成運放電路的基礎,本單元內容在這里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教材選用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蘇士美主編的模擬電子技術,根據教學大綱的規定以及教學內容的結構特征,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確定教學目標如下[2]:
1.知識目標:理解反饋的概念,了解電路的基本構成,掌握反饋的類型及其判定方法;會組裝負反饋放大電路,通過測量與調試驗證理論;熟悉負反饋對放大電路性能的影響,能根據放大器電路要求選擇合適的負反饋。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識圖及電路組裝能力,能選用合適的儀器進行檢測和調試;提升學生根據實踐結果總結分析理論知識的能力;增進合作意識,養成認真規范的職業素養。
3.情感目標:啟發學生討論、探究,對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學習熱情;增強專業學習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二)單元教學重點
反饋的類型及其判定;負反饋對放大電路性能的影響。
(三)單元教學難點
負反饋放大電路的測量與調試。
(四)學情分析
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教師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教學對象,因材施教,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我所教的學生是高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三年級的學生,初步具備專業課程的學習能力,形象思維能力較強,邏輯思維能力較弱;初步具備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電子繪圖能力和一定的電子技能;學生喜愛項目化的教學模式,對未來的工作崗位有一定的了解和向往。
提前檢查學生的工具,并預先準備好經過完善的任務工作單,為實踐教學作準備。教學開始,下發工作任務單,簡要回顧知識點,在學生作好充分的知識準備后,就布置任務:負反饋放大電路的制作與調試。按照知識準備的順序,根據“從抽象到具體,從知識到技能”的原則分為兩個子任務:1反饋性質的判別2負反饋對放大電路性能的影響。首先,讓學生進一步熟悉電路,根據任務單要求、在學校引進的創新模塊中選擇元器件,并完成連線。在此設計競賽環節,以小組為單位比賽哪組最快選出元件并正確的完成連線。以這種形式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接著進行電路的測量與調試,這是學習的難點,但只要學生是在熟讀電路的基礎上,認真完成前兩步,他們就已經能熟練掌握電路的關鍵測試點。按照大家一起精心設計的工作任務單上的操作步驟,主要以學生自主探究、相互討論為主,教師巡回指導,通過對測量與調試結果的比較和處理,通過理實結合的教學手段,指導學生循序漸進、有目的的去分析電路特點,讓學生在提升操作能力的同時強化對電路結構和工作原理的知識印象。
再引導學生一起做總體的歸納總結,圍繞本課題的知識目標以及實踐情況,以填空的形式將本節所學內容串聯起來,形成知識鏈,便于學生理解記憶。而后發給學生之前設計好的一份課堂教學評價表讓學生展開小組自評,小組互評,并且組長提交測量與調試異常情況反饋表,相互交流,排除困惑。教師檢測小組完成情況并加以點評,讓學生有所啟發。在任務拓展階段,要求學生根據所學所練,完成工作任務單。促進學生的知識內化和遷移。并安排學生完善“負反饋對放大電路性能的影響”的相關資訊搜集,以便于后續任務的開展。
提前提醒學生準備進行資訊匯報,以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教學一開始,對學生任務資訊搜集的完整性提出希望,激發學生對自我能力表現的欲望,以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對任務內容作好全面的規劃,實踐中已驗證過的知識直接根據任務實踐情況作總結提高,概念學習部分(放大電路引入負反饋的一般原則、深度負反饋放大電路的估算等)通過教師講解的形式,來分析問題;而知識學習部分(負反饋對放大電路其他性能的影響),通過由學生根據搜集的任務資訊,利用多媒體教學系統,進行分組匯報講解,讓學生明確本節知識目標,強化重點。最后,通過例題練習來匯總知識、完成教學反饋。在任務拓展階段,要求學生收集項目資訊,準備完成最終目標:搭建一個實用的擴音器電路。
以上就是我的教學設計,整個單元從知識學習到實踐操作再回歸到知識的匯總提高,形成完整的認知體系,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模式下掌握知識、鍛煉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