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一、 應用背景
隨著我國各項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和健全,改變傳統庭審模式,實現公正與效率已經成為國內各級法院的工作主題。實現公正裁判提高法院社會公信度,是審判管理改革的突破,是法院審判工作監督制約機制的一個創新。數字化法庭通過數字化視頻監控系統及多媒體影音系統的應用使庭審過程與科技手段緊密結合,體現了“陽光審判”公開、透明的原則,實現對庭審過程中對原被告、證人、法官、公訴人、犯罪嫌疑人、電子證據畫面進行實時采編錄像和網絡直播,滿足庭審音像資料存檔、遠程觀摩和領導在線監督的需求。
二、 系統介紹
所謂“數字化法庭”是指:人民法院為更好地嚴格依法公開審判、適應審判各種類型案件的要求、為法官進行庭審活動提供最佳的信息支持、為訴訟當事人和旁聽人員的訴訟活動提供方便條件,充分利用現代數字技術提供的視頻、音頻、文字、燈光、音響及智能控制等手段搭建的,具有“聽得明白、看得清楚、操作簡捷、信息完整、真實再現”等特點,具有明顯時代特征的數字化審判法庭。
1、功能需求
數字法庭系統應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庭審影像視頻參數調整功能,保證在不同的環境下,庭審錄像質量最優;
2)多畫面同屏瀏覽人工/自動編輯視窗功能,保證庭審過程畫面的完整性;
3)庭審視聽資料重點段落即時標識功能,保證對庭審過程中當事人、法官對任何重點的發言,舉證進行;
4)庭審視聽資料片頭文字疊加功能,保證庭審信息的完整性;
5)視聽資料當事人視頻確認功能,保證庭審錄像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6)庭審視聽資料庫存儲、備份功能,保證庭審視聽資料的數據安全性;
7)庭審網絡直播、點播功能,保證法院系統內,在有授權權限的情況下,進行案例分析和案例討論;
2、系統組成
隨著監控系統的不斷發展,數字化監控系統功能不斷的豐富。合理的搭配各種媒體展示手段及控制系統,數字法庭的的功能需求既可得到滿足。數字法庭主要可分為計算機網絡、音視頻采集、舉證信息采集及庭上設備控制四大部分。
(一)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采用三級體系結構
① 法庭上法官、書記員及法院工作人員的計算機、顯示擴音控制系統、流媒體服務器和庭審智能控制服務器都接入到法庭局域網絡。
② 法庭局域網絡通過網絡連接設備接入法院專用網絡,網絡連接設備可以控制該法庭的音視頻數據流是否發送到法院專用網絡,并可控制遠程終端是否可以接入該法庭局部網絡。
③ 法院專用網絡內的內容,通過隔離設備轉入因特網。
三級網絡可以充分保證法庭上的各個用戶、法院專用網絡及遠程網絡上的已認證用戶之間進行實時安全的信息交互。
(二)音視頻采編播
法庭上各個攝像機和拾音器采集的視音頻信號通過庭審管理中心壓縮加密之后以組播方式發送到法庭局部網絡上,法官可以通過庭審管理中心上的控制器來選擇某路圖像在庭內顯示設備上顯示。
(三)舉證信息采編播
法庭上各個舉證設備如從示證儀、當事人自帶電腦的顯示、錄像機等采集的視音頻信號通過庭審管理中心壓縮加密之后以組播方式發送到法庭局部網絡上;法官、書記員、原被告及其辯護律師的計算機和實物展臺的圖像顯示信號接入庭審管理中心,法官可以通過控制庭審管理中心來控制選擇某路具體物證信息在庭內顯示設備上的顯示。
(四)庭上設備控制
法庭上的各種設備如投影儀升降系統、幕布控制器、窗簾控制器、燈光控制系統、法庭門禁系統、報警器及傳喚系統等設備通過總線連接到智能設備控制服務器上,智能設備控制服務器通過法庭局部網與法官的計算機相連;法官或法官授權的法院工作人員就可以在自己的計算機上控制庭上各種設備。
3、系統布局
數字法庭的基本布局如下圖所示:
數字法庭布局示意圖
圖中所示為一個法院中的三種基本規模的法庭布局。針對大型及中型法庭的應用需求配置多臺定焦攝像機負責被告人席、辯護人席、證人席、公訴人席、法官席的局部圖像攝錄工作,并配置一臺或多臺帶云臺功能的彩色球型攝像機負責旁聽席的圖像采集,各席間話筒統一接入庭內的庭審數字采編主機。考慮到小法庭的實際面積和現場布局,每間小法庭一般只配置一臺云臺功能的彩色球型攝像機及高靈敏度拾音器。各法庭共用主控室,各法庭內的影音系統可以通過網絡進行遠程管理。書記員終端電腦集成光盤刻功能,每次開庭由書記員可以方便的進行現場刻錄,同時將開庭前的庭審案由通過網絡傳送到中心服務器上,服務器、庭審主機同步錄像,這樣可以雙管齊下,共同享用此系統,增加了系統的使用功效。
三、 現實意義
數字監控系統在數字法庭中的應用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現有的資源,打造一個功能完善、操作便捷、適用于各種證據類型的庭審記錄系統,通過這一系統,規范舉證程序,提高舉證的效率,增強電子證據舉證的可視性,使旁聽席上能聽得清楚、看得明白。數字監控系統在數字法庭中的應用為案件卷宗的數據化奠定基礎,為確保庭審活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為庭審音視頻信息管理及其在審判監督、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應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與要求》 GA/T75-94
[2] 《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GB50198-94
[3] 人民法院審判法庭信息化建設規范(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