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其對新聞媒體傳播行業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情況下,如何促進傳統媒體改革,逐漸向著新媒體形式進行過度,滿足人們需求,成為了媒體傳播行業的重要話題。本文就對融媒體下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過渡的措施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融媒體;傳統媒體;新媒體;過渡;思考
伴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普及,傳統媒體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方面,以網絡為代表的新興媒體衍生出了更加深厚的媒介價值,開辟出了軟文、短視頻等多種傳播路徑;另一方面,以紙媒為代表的傳統媒體社會公信力和影響力不斷下降,改變自己的發展模式已經勢在必行。傳統媒體的優勢在于具有深刻的權威性,而網絡媒體則具備更高的時效性。因此,傳統媒體需要改進發展策略,以更具新意和創意的輿論傳播路徑,實現對不同媒介的優化和探討。
1、融媒體背景下新舊媒體的過渡分析
隨著媒介的不斷融合,新媒體的巨大發展優勢給傳統媒體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在日漸激烈的傳媒市場中,傳統媒體要想獲得一定的優勢,就需要向新媒體學習,實現新舊媒體的融合發展。媒體競爭力的強弱主要還是看各自的內容,也就是傳媒行業常常說到的“內容為王”,然后才是新技術,而內容與形式有著密切的聯系,若一檔節目具有新穎的形式,但是其內容不夠深刻,那么也很難獲得受眾的支持。一檔好的電視節目需要一個好的團隊,因此在融媒體背景下,傳媒人需要與時俱進,加強學習,以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使自己能夠逐漸向全媒體記者轉型。在傳播過程中,融媒體的傳播效果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而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較為單一,內容上沒有太多的創意,這導致受眾的逐漸流失。但是,新媒體的出現給傳統媒體指明了發展方向,所以傳統媒體需要加強向新媒體的融合,建立一個互利共贏的局面。
2、新舊媒體的過渡的措施分析
2.1傳播媒介方面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傳統媒體“轉型”的首要工作是及時轉變信息的傳播媒介,究其原因是在電子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代社會,傳統媒體在傳播信息的過程中,借助先進的電子信息技術改變傳統信息的傳播媒介,在一定程度上不僅為人們獲取資訊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路徑,同時互聯網與傳統媒體的結合,也標志著是新舊媒體的大時代融合,從而使融合后的傳統媒體既擁有新媒體便捷、交互、價格低等優點,也保留了其原有的正規性、專業性等特點,在增強人們信息獲取體驗的基礎上,保障了信息的真實性,從而為傳統媒體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2.2輿論工作方面
要想促進傳統媒體向新媒體過渡,需要加強把關建設。第一,隨著新媒體的出現,傳統媒體把關人作用被觀點市場所弱化。就新媒體而言,它的自由和民主使用戶的言論權得以發揮,這就促進一個言語自由、意見自由等平臺的構建。這就與傳統的媒介相同,它在進行意見發表的過程中,不需要相關機構和專業人員對其進行篩選和處理,導致其缺乏一定的管理,因此,要想促進傳統媒體向新媒體進行過渡,就需要加強相應的信息把關,對傳播信息進行篩選,在給予人們言論自由的同時要保證新聞信息市場的穩定性。第二,是把關人到意見領袖方面工作需要加強。將新媒體與傳統媒介相比較,促進了把關人作用效能的弱化。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新媒體傳播形式促進了新引導用戶思想的人物出現,也就是意見領袖,他們主要是在娛樂界、學術界的一些較為出色的人物,能夠針對一些輿論起到一定的領袖作用,對其他用戶的思想和意見起到帶動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引導輿論的作用,因此,行業應該加強對這些意見領袖的管理,拒絕消極信息的出現,改變傳統新聞行業的工作模式,結合時代的發展特點,加強對媒介傳播影響人物和途徑的管理,從而促進媒體行業的進一步推進,實現過渡。
2.3人才培養方面
任何一個行業的興起和發展,都需要高素質人才的支持。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媒體行業的媒體人不僅要將傳統媒體人所具有的基本素質進行延續,還需要結合信息時代的發展特點熟練掌握相關信息技術,了解并熟知新一代的詞匯和語句,積極參與到年輕人的隊伍,不斷學習新媒體環境中的創新思維,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保證能夠在融媒體時代的背景下,充分發揮傳統媒體的優勢,吸取新媒體的成功經驗,促進新型媒體的不斷發展,盡早完成過渡,為行業的建設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相關機構要制定專業的媒體人課程培訓。媒體人信息專業技能的提高有利于促進傳統媒體向新媒體時代進行過渡,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并提高觀眾滿意度,提高媒體融合工作的整合程度。
3、融媒體帶領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發展策略
3.1融媒體帶領傳統媒體的發展策略
在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要在發揚自身優勢的前提下提升對互聯網的利用程度,傳統媒體的傳媒人應該及時轉變觀念,接受新媒體、網絡平臺等新興的發展趨勢,跟上時代的步伐,提升傳統媒體的核心競爭力,利用融媒體的優勢,擴大傳統媒體的發展空間,結合融媒體的信息時效性與傳統媒體的內容可信度,最大限度地滿足大眾的消費需求,創造最大化的利潤價值。
3.2融媒體帶領新媒體的發展策略
目前,新媒體的發展受到大眾的普遍歡迎,但相比較傳統媒體,并沒有得到大眾較高的信任。由于新媒體獲得信息的途徑多樣,信息更迭速度快,使得大眾無法分清信息的真偽性,一些消費者不信任新媒體發布的消息,因此新媒體應該在保持信息時效性的基礎上,借鑒傳統媒體的信息傳播優勢,提升新媒體信息傳播的真實性與可靠性,擴大新媒體市場的客戶資源,培養新媒體的忠實用戶,結合傳統媒體的發展優勢,促進新媒體更好地發展。
4、結語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完善,信息技術也隨之發展,信息技術在人們的生活中進行應用不僅便利了人們的生活,還使得人們的生活更加的多姿多彩。通過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很大程度地打破了時間空間的局限性,這就給傳統媒體帶來了更大的機遇以及挑戰。因此,在這一過程中,新媒體為傳統媒體發展帶來了較大的沖擊,就需要傳統媒體不斷結合自身的特點以及發展情況找出一條適合今后自身發展的道路,更好地提升自身與信息技術的結合,在保證內容具備科學性、真實性以及嚴謹性的同時,加強自身的獨特性,增強自身獨到的見解,從而吸引更多觀看者,為傳統媒體今后的發展確定方向。
參考文獻
[1]彭方奇,郝永華.全媒體背景下傳統媒體轉型的探索與困境——以光明日報融媒體實踐為例[J].青年記者,2017(14):94-95.
[2]李金燁.融媒體背景下傳統媒體主持人的轉型與發展策略[J].科技傳播,2019,11(12):25-26.
推薦閱讀:媒體傳播領域的論文發表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