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專業報進行融媒體建設形成“融媒體+活動”“融媒體+服務”“融媒體+實體”等形式。專業報在建設融媒體中優劣勢并存,呈現出資源一體化、服務聚焦化、人員特種化、考核數字化、合作開放化等“五化”趨向。
關鍵詞 專業報;融媒體建設;五化
《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電子版)》(月刊),創刊于2002年,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中央級電子期刊,是國內很久以前以多媒體形式發表中小學信息化教學改革前沿成果的學術期刊群,是教育部重點成果的發表平臺之一,由教育部主管、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同方光盤電子出版社出版。
習近平同志在主持以“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為主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統籌處理好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中央媒體和地方媒體、主流媒體和商業平臺、大眾化媒體和專業性媒體的關系,形成資源集約、結構合理、差異發展、協同高效的全媒體傳播體系。”
作為專業性媒體中的專業類報紙融媒體建設現狀如何?取得哪些經驗?存在哪些問題?如何實現差異化發展?筆者就此深入人才信息報社、快樂老人報社、南方農村報社、陜西科技報社、農業科技報社、山西科技新聞出版傳媒集團、今日女報社、時代郵刊社等單位調研,得出初步結論:專業報融媒體建設呈現資源一體化趨向、服務聚焦化趨向、人員特種化趨向、考核數字化趨向、合作開放化趨向等“五化”發展趨向。
1 專業報融媒體建設的三種模式
上述幾家專業報社都在進行融媒體建設,并通過融媒體建設探索媒體轉型發展的路子。專業報的融媒體建設各具特色,已形成“融媒體+活動”“融媒體+服務”“融媒體+實體”等多種發展模式。
1.1 融媒體+活動
陜西科技報社整合《陜西科技報》、陜西科普工作雜志、陜西科技傳媒網、水煮科技公眾號、陜西科技傳媒官方微信、陜西科技傳媒官方微博、“超少年密碼”直播平臺等自有媒體資源,建設融媒體平臺。依托融媒體平臺,加大活動策劃力度,開展了精準扶貧系列培訓、“十大人物”系列評選、“我心中的祖國”創意繪畫涂鴉大賽、科普小記者、陜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宣傳等一系列活動,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從一報一刊發展成為擁有三報、九刊、四個中心、若干公司的山西科技新聞出版傳媒集團,如今進一步升級為集報刊、網絡、影視、新媒體和社會服務等于一體的融媒體科技傳播機構。該集團充分利用融媒體資源,開展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評選、典贊2018創響山西(人物、品牌、成長型企業)系列推選競賽、“三晉新農人”創業創新競賽等活動,并承辦山西創新創業成果主題會展,擴大了集團的社會影響,樹立了集團的良好形象。
1.2 融媒體+服務
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下屬的農業科技報社,整合報紙和楊凌時訊全媒體中心、農業科技報影視中心、全媒體中心、經營管理中心等,建成現代化的融媒體采編指揮調度中心和采編發稿系統。該社圍繞農業做文章,形成了報紙、圖書、網絡、新媒體、科技下鄉、示范基地、職業農民培訓等十大農業科技服務平臺,每年下鄉培訓農民200多場次,為數百萬的農村讀者提供了實實在在的科技
服務。
今日女報社以服務女性為宗旨,打造了以“1”個平面媒體(即《今日女報》)為核心,“2”個數字媒體(即鳳網和今日女報微信矩陣)為兩翼,“N”個傳播平臺(即今日女報微博、頭條號、百家號、企鵝號、抖音號等)為推手的融媒體方陣。今日女報社的融媒體聯動報道曾獲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沈躍躍的高度肯定。
人才信息報社打造集“報、網、微、端、視、刊”于一體的融媒體平臺,現擁有五大品牌平臺、十大品牌欄目、四大品牌活動和現代化的融媒體演播室。該社融媒體平臺大力服務人社事業發展,得到湖南省人社廳的大力支持。
時代郵刊公司通過服務郵政主業務,形成覆蓋全國的紙媒、網媒、移動資訊媒體端以及“兩微一端一抖”的“時代+”融媒體平臺。
1.3 融媒體+實體
南方農村報社致力于打造三農綜合服務平臺,擁有一報五刊,即《南方農村報》、農財寶典(畜牧、水產、農場、種業、茶葉),擁有南方農村報官網、新牧網、新漁網、農財網等網站,擁有農財網農化寶典、農財網荔枝龍眼通、廣東農民專業合作等微信平臺,構建起較為專業的融媒體平臺。該報依托融媒體平臺,組建廣東大平臺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新牧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廣州農財大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方農產品品牌營銷中心等經營實體,并舉辦了南方農資博覽會、廣東種業博覽會等一系列展會和論壇,具有較強的品牌影響力和經營實力。
快樂老人報社擁有20多個微信公眾號,100多萬粉絲,該社聚合報紙和微信資源,聚焦老人文化,為中老年讀者提供各種服務,拓展了圖書、老人大學、老人旅游等實體產業。
2 專業報融媒體建設的優劣勢分析
與大眾化媒體相比,專業報進行融媒體建設,存在面向人群窄、報紙出版時間固定、出版周期長、規模小、人才缺乏等問題,但也有針對性強、人員專業性強、可以依托主管部門爭取項目和政策支持等優勢。
2.1 專業報進行融媒體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是規模不大,人才缺乏,不適合大兵團作戰。專業報規模偏小,一般在20~100人之間。如果要進行大規模的采訪,就顯得捉襟見肘了。同時,專業報的人才結構也不甚合理。采編人員中,大部分對采寫文字稿和拍攝新聞圖片比較有經驗,但對視頻拍攝和后期制作,對于音頻的錄制和剪輯等工作,就顯得比較生疏。
二是受眾不廣。專業報的專業特性,決定了專業報面對的是分眾化的群體。專業報建設的融媒體,其面對的群體,基本上與原來的報紙定位相一致,或者進行了更精準的細分。如南方農村報的融媒體建設,就按養殖、種植進行了分類;在種植領域,又按作物種類進行分類。這樣的分類,使融媒體平臺定位更精準,但也導致融媒體平臺面對的受眾更窄,彼此之間對接難度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