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新時代國際新聞傳播教育的使命與作為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新聞傳播時間:瀏覽:

  2018年9月17日,教育部和中宣部發布的《關于提高高校新聞傳播人才培養能力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中提出要“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的高素質全媒化復合型專家型新聞傳播后備人才”。這一思路中明確提及的“家國情懷、國際視野”需要我們對當前國際新聞傳播教育的定位及辦學理念進行深入思考。

  本文旨在探討新時代國際新聞傳播教育的使命與作為,通過比較研究、深度訪談和參與觀察等研究方法,對國際新聞傳播教育理念、模式與方法進行分析,以期梳理出經驗和啟示,供高校新聞傳播院系參考。

新聞傳播論文

  推薦 閱讀:國外核新聞新聞傳播類期刊

  一、培育情懷:堅守國家立場

  國際傳播是新聞傳播學科關注的重點領域之一。與其他很多專業名詞不同的是,國際傳播這個概念向來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國際傳播一般是泛指信息資訊的跨國界流動,而狹義上的國際傳播通常是指通過紙質媒體、電子媒體或者互聯網等大眾媒體來完成的國家之間的信息傳播。通常情況下,人們經常談及的國際傳播指的是狹義上的國際傳播,即大眾媒介平臺上的國際傳播。國際新聞傳播是國際傳播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專指新聞消息的跨國傳播。厘清上述概念,將有助于我們探討當前國際新聞傳播教育的定位及相關影響因素。

  作為新聞傳播學科的一個分支,國際新聞傳播具有鮮明的特色。與新聞學、傳播學及其他大眾傳播研究相比,國際新聞傳播的最大特點是具有鮮明的國家立場。北京大學程曼麗教授曾在其撰寫的《國際傳播學教程》一書中提出,國際傳播關注的是“國家控制下的一國信息對外(跨國界)傳播的具體現象或行為……對‘傳’的行為以及傳播如何致效等具體問題進行研究探討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①。

  由此可見,國際新聞傳播教育首先要堅守國家立場,這也是當前高校堅持辦學正確政治方向的要求,讓所培養的學生符合國家發展的戰略需要。其次,就是要針對我國的國際傳播狀況“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這一方面需要國際傳播的教育者、研究者和學生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和實務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對國家現階段的國情有深入的了解。

  2009年,應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要求,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傳媒大學開始招收“國際新聞傳播后備人才碩士班”,在這個班的培養方案中,國情教育和國情調研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三校每屆碩士生入學后的第二學期,都會集中組織國情教育講座,并在暑期由學校組織前往井岡山、延安、蘭考等地進行國情調研,了解國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攻堅階段實施“精準扶貧”的成就和故事。這些形式多樣的國情教育活動令國際新聞傳播后備人才班的碩士研究生對國情有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刻的理解,有助于培養他們對國家、對人民和對職業的情懷和信念。

  放眼當今世界媒體與傳播格局,我們不難發現,媒體發展的縱橫捭闔總是與意識形態的潛移默化如影隨形,正如著名國際傳播學者、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教授達雅·屠蘇所言:“從馬可尼的無線電報到微軟公司,在西方國家廣泛利用科學技術以設置國際傳播議程的事實當中可以看出一種連續性——無論其手段是以電纜將全世界進行聯結、向國際范圍內的聽眾發送廣播或是通過互聯網創造虛擬地球。各主要大國通過其對訊息傳播的國際渠道——電報、無線電、電視和國際互聯網的控制形成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而其他國家則大體上在該意識形態的支配下亦步亦趨。”②

  因此,培養具有家國情懷、能夠堅守國家立場的專業國際新聞傳播人才,不僅有助我國在全球輿論陣地發出中國聲音,而且有助于維護國家的意識形態安全。

  二、拓展視野:關注全球問題

  與傳統的新聞學教育相比,國際新聞傳播教育更需要跨學科培養,需要在新聞報道理念與實務基礎之上著重增加對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的認知。20世紀八九十年代到21世紀初,國內很多高校的國際新聞傳播專業人才培養幾乎都以“英語+新聞”模式為主,這種模式的優勢在于能夠培養出一批中英雙語優勢突出,并且能夠在大學畢業后迅速適應新聞工作崗位釆編業務需要的青年記者。然而,隨著全球國際新聞傳播工作的專業度不斷提升,僅靠英語語言優勢和新聞釆編技能是無法滿足專家型人才發展需要的。如今的國際新聞傳播人才,需要對全球發展進程中的政治、經濟、社會問題有深入的關注和相關知識積累。這不僅是教育問題,甚至會關系到國家發展。

  魯曙明和洪俊浩主編的《傳播學》一書中有過這樣一段論述——“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在展望21世紀的國際關系時強調全球化的重要性。他抨擊美國政府缺乏應付世界轉變的長期政策。美國媒體也缺乏對長期歷史挑戰的回應。毫無疑問,美國的國際傳播教育與研究對此難辭其咎”氣由此不難看出,國際傳播教育需要廣闊的視野和對全球發展問題的長期關注,這會對整個傳媒行業甚至國家發展起到重要影響,全球許多知名高校已在此問題上形成共識。

  以英國高校為例,卡迪夫大學開設的“國際新聞學碩士”(MAinInternationalJournalism),其專業設置中加入了多門關注國際問題的專業報道課程,如“商業財經報道”“中東問題報道”“國際危機報道”“衛生與科技報道”“媒介與政治理解”“電子經濟與電子勞動力”等④。與之類似的是,英國利茲大學國際新聞專業碩士培養方案對全球發展中不平等現象格外關注,專門開設了“不平等的原因、后果和干預”和“媒體中的不平等現象研究”等涉及新聞傳播倫理的課程⑤,以期引導學生關注全球化發展及國際新聞傳播中的不平等現象,并對國際信息傳播秩序產生一定的認知和思考。

  放眼當前全世界的國際新聞報道,無論是區域沖突、難民流動還是經濟合作,都與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交流和國際關系密不可分。因此,如今的國際新聞傳播教育不僅要求相關專業的師生對發展變化的國際時事保持高度關注,而且格外需要通過多維學科的視角來認知和理解全球主要國家在發展進程中遇到的問題,從而為培養“復合型”“專家型”國際新聞傳播人才打下基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都县| 尼木县| 汾阳市| 墨脱县| 宜城市| 扶余县| 宁都县| 彰武县| 颍上县| 宝清县| 梅州市| 赤峰市| 灵寿县| 红安县| 原平市| 灵山县| 岚皋县| 滨州市| 格尔木市| 攀枝花市| 隆尧县| 麻江县| 靖江市| 安达市| 九寨沟县| 延吉市| 巩义市| 阜宁县| 定安县| 皮山县| 孟村| 崇礼县| 平顺县| 平武县| 象州县| 安徽省| 额济纳旗| 武强县| 泰兴市| 桐柏县|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