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廣義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關的,包括直接相關和間接相關的事情都屬于民生范圍內的事情。這個概念的優點是充分強調民生問題的高度重要性和高度綜合性,但其明顯的不足在于,概念范圍太大。文章發表在《晉圖學刊》上,是新聞傳播論文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民生新聞,社會民生,直播
從人權角度看,就是人的全部生存權和普遍發展權。 從需求角度看,民生是指與實現人的生存權利有關的全部需求和與實現人的發展權利有關的普遍需求。前者強調的是生存條件,后者追求的是生活質量,即保證生存條件的全部需求和改善生活質量的普遍需求。
這些年,各種民生新聞欄目在國內的電視屏幕上遍地“開花”,它們的出現,不僅打破了之前“聯播體”新聞一統天下的局面,更是以貼近性的新聞內容、通俗親民的語言風格、多樣化的表現形式、鮮明的地域特色,取得了不錯的收視效果,甚至成為不少地方臺的金字招牌。
然而民生新聞欄目快速發展繁榮的過程中,問題也接踵而來,例如民生新聞欄目的同質化、低俗化等等,而這些問題的出現,直接導致節目質量的下滑、觀眾的流失等,可以說眼下民生新聞已經迎來了觀眾的審美疲勞期。而想扭轉民生新聞目前的頹勢,繼續成為電視新聞的領跑者,惟有轉型升級一條路,而這條路說到底,就是回歸新聞本真之路。本文將從三個問題入手,探尋民生新聞的回歸之路。
一、民生新聞播什么?——從“市井民生”到“社會民生”
在講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民生新聞。最概括地講民生新聞就是“平民視角、民生內容、民本取向”。然而在新聞實踐當中,很多民生新聞欄目中的“民生”成為了雞毛蒜皮、雞飛狗跳的“市井”,新聞則成了故事,僅僅滿足了部分觀眾的獵奇心理,而這種新鮮感恰恰又是難以維持的。
那么我們的民生新聞到底該播什么?兩個字:民生。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向全黨和全國人民發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最強音,所謂“民生”,不是某個人的生活,而是涉及老百姓衣食住行、安危冷暖等方方面面,在這當中,就業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穩定是民生之盾。
同時作為地方臺的民生新聞欄目,所關注的民生內容必須能體現當地的地域特點,從新聞內容的選擇,到語言表達的方式,節目的整體風格,都必須很“LOCAL”。例如《看看看》之前曾在第四版塊中播出城市臺新聞,雖然有些題材很火爆,一度成為收視熱點,然而一段時間之后,觀眾就明顯提不起興趣,就其原因就在于,這些新聞都是發生在其他城市,而且和寧波沒有關聯,因此觀眾僅僅是看個熱鬧,無法引起共鳴,新鮮勁一過,就再也沒有看的欲望了。
簡而言之,今后能夠贏得觀眾的民生新聞必然是立足本地的社會民生新聞。
二、民生新聞怎么播?——“直播”才是王道
新聞是一個高度互動的行業部門,它是社會所有群體交流的渠道。那么標榜“平民視角、民生內容、民本取向”的民生新聞則應該與觀眾零距離,不能滿足于多用點第一人稱、多說點大白話、多來點電視表現手法,就算是民生了,一切表面文章都是浮云,民生新聞想繼續向前,實現轉型升級,只有“直播”一條道。
至于觀眾互動參與在日常直播中也非常有限,遠不如廣播直播和網絡直播。即便是主打將熱線投訴直播化的杭州電視臺《直播12345》,雖然觀眾能夠通過電話、網絡、短信等方式,參與直播互動,但也基本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想看到采訪對象、事件現場還得依賴于記者預先的采訪。
隨著3G技術的發展應用,應該說為民生新聞直播的常態化、靈活化提供了技術支持,一個記者一個攝像就是一個直播團隊。這樣直播不再是大型活動的專屬品,而成為電視民生新聞發揮自身優勢,實現“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第一聲音、第一關注”,滿足觀眾“第一需求、第一互動”。目前不少城市臺的民生新聞欄目,例如《直播12345》、《直播南京》等已經在這方面進行了積極的嘗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當然我們所說的直播,不可能是無序的原生態,而是遵循新聞規律的,有思想的直播,這也對我們的民生新聞記者、攝像、編輯提出了更高的專業要求,包括過硬的業務技能,表達能力、心理素質,應變能力等等。我們時刻“直播中”了,民生新聞才能真正實現直播化,而這也是新聞價值所在。
三、民生新聞誰來播?——從“報幕員”到“發言人”
過去都管播新聞的叫“播音員”,但是看現在的民生新聞,基本都叫主持人,一個稱呼的變化,恰恰說明了來播民生新聞的這個人有多么重要,好比現在企業品牌需要代言人,主持人就是欄目的代言人,可以說什么樣的主持人,就代表著什么樣的節目,主持人是一檔節目的人格化符號,是節目的招牌,甚至可以說一個成功的欄目,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有一個契合欄目的成功的主持人。
而作為民生新聞的主持人,普通話是不是標準并不是第一位的,關鍵要看說出來的話,是不是符合所主持民生新聞欄目的定位和風格,是不是言之有物。像省內幾檔有名的民生新聞欄目,《小強熱線》、《直播12345》等,之所以深入人心,可以說是主持人成就了欄目,而杭州影視頻道的《有話大家說》雖然形式夠創新,也符合民生新聞的發展趨勢,但被人詬病最多的正是主持人壓不住陣。
也就是說民生新聞的主持人絕不能只是一個看著提詞器的報幕員,而是一個有頭腦、有個性的發言人。首先這個主持人需要很強的新聞敏感性,能夠從整檔節目中抓住最有價值的新聞,在單條新聞中抓住最值得關注的點,找到最好的播報角度,引領觀眾進入新聞,試問連主持人自己都覺得無趣,又怎么可能吸引觀眾在聽完你的演播室口播后,還愿意等著看。
其次民生新聞主持人要有很好的感悟力和思辨能力。因為民生新聞想把欄目的、編輯的思想意圖很好地傳遞給觀眾,除了新聞本身,還有一個關鍵的中介,就是主持人,因此主持人必須對所播報的內容融入自己的思考,做到不能說的話不說、沒有感受的話不說、重復累贅的話不說、千人一面的話不說,以獨到的見地、精辟的分析吸引觀眾達到有效傳播的目的。
當然你也可以說,這些內容完全可以由記者、編輯操刀,最后交給主持人念一下,不就好了嘛。但是“言由心生”啊,如果僅僅是靠念提詞器,主持人永遠處于“新聞之外”的狀態,是空洞的,沒有靈魂的,這樣的主持人能有觀眾嗎?此外,隨著民生新聞直播化程度的不斷深入,主持人要具有更強的應變能力,不僅能把控現場,更要能機智救場。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民生新聞所需要的主持人就是演播室里的現場記者,民生新聞的發言人。
新聞傳播期刊發表:《晉圖學刊》是山西省唯一的一本面向圖書情報學領域的專業性學術期刊,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內容詳實,觀點新穎,可讀性強,信息量大,被公認為業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刊物,現任主編為山西大學管理學院裴成發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