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黨報是政黨的機關報,是宣傳政黨的綱領、路線和政策的工具。在我國特指中國共產黨各級組織的機關報,如:人民日報。文章發表在《青年文學家》上,是新聞傳播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黨報,正能量,傳播,引導
“正能量”本是物理學名詞,出自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的量子電動力學理論:伴隨著與一個變量有關的自由度的負能量,總是被伴隨著另一個縱向自由度的正能量所補償,所以負能量在實際上從不表現出來。
一、引 言
2012年,在媒體上最紅火的詞語莫過于“正能量”了。那么什么是“正能量”?科學的解釋是:以真空能量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質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質為負。英國世界著名心理大師理查德·懷斯曼在他的《正能量》一書中指出,“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斷追求、讓生活變得圓滿幸福的動力和感情[1]。
“正能量”三個字,像“給力”、“HOLD住”等流行語一樣,已經成為一個具有象征符號,表達著人們內心對正義的力量、對美好未來、積極人生的強烈渴望和期盼。它的廣泛流行反映了人們在矛盾錯綜復雜、價值多元化時代內心的普遍訴求,是有著一定的社會現實基礎的。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古老中國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理性地看,我們告別了貧窮,國家空前的強大,值得欣喜;感性地說,社會上問題叢生,生活中不便多多,尤其是一些領域道德失范、誠信缺失,令人焦慮。與過去的單一化相比,眼下的中國顯著地多樣化了,很難用一個標準衡量,作出非此即彼的評價。于是,有的人心靈底片上就出現矛盾,愛恨兼有、褒貶不一。由此而來,對我國未來發展的趨勢心存狐疑、首鼠兩端,有時感到有信心、一片光明,有時覺得沒把握、一片灰暗”[2]。基于這樣的社會現實,人們對“正能量”的精神需求就顯得異常強烈和積極。
二、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高揚時代主旋律,在多元化的時代凝聚社會共識
在社會大轉型的時期,黨報要切實貫徹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自覺地當好黨和人民的喉舌,全面、準確、及時和無條件地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自覺地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以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來觀察、分析當前面臨的食品安全危機、空氣污染、誠信危機、職場危機等儲多社會問題,剖析其存在的根源,反思我們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制度建設等方面的缺陷,探詢解決的辦法和途徑。
三、堅持“三貼近”原則,提升主流媒體傳播“正能量”的社會引導力
要通過踐行“三貼近”原則,切實改變編輯記者漂浮的工作作風,擺正位子,放下身子,深入到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前沿陣地,與群眾打成一片,吃農家飯,睡農家炕,在田間地地頭,在工廠車間,在大街小巷,體驗群眾的生活,以豐富生動的群眾語言,反映群眾的生產生活和精神追求,表達群眾的利益和精神訴求,讓黨報成為人民群眾真正的喉舌。
四、準確把握輿論監督的“度”,不斷擴大“正能量”新聞的社會影響力
有光明的地方,必定有陰影。假話絕對不能講,真話也絕對不能全都講。媒體是社會輿論的放大器,如果過分渲染負面的新聞事件,必然會無限放大負面新聞的負作用,給廣大讀者造成負面的影響,也必然會造成讀者對社會主流價值的誤判,容易造成以偏蓋全的錯誤認知,從而激發迷惘、憤怒、不公的不良社會情緒。
傳播社會“正能量”,并不是對我們目前存在的各類矛盾和問題視而不見,選擇性忽略陰暗面。而是要對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樹立一個正確的輿論監督觀。
同時,對一些色情、暴力類法治新聞報道要杜絕過分的細節描寫,不過分地渲染、描寫案情過程。對娛樂類新聞的報道上向媚俗、低俗、庸俗說不,不炒作明星花邊新聞,反映高尚、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和文藝作品。
五、加強學習教育,鍛造高素質的新聞工作者隊伍
人的因素是最關鍵的因素。新聞工作隊伍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新聞宣傳教育引導的質量和水平。“打鐵先要本身硬”,要傳播引導“正能量”,首先新聞從業人員必須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
當前,由于社會多元化思維的影響,新聞工作者隊伍中也出現了一些與社會主流格格不入的丑惡現象,個別不良記者到基層吃、拿、卡、要,不給紅包不寫稿,給了紅包亂寫稿,有的直接進行新聞敲詐,為圖名利搞虛假報道等等,在基層干部群眾中甚至出現了防火防盜防記者的口頭禪,嚴重敗壞了新聞工作人員的社會形象,造成極為惡劣的社會影響。因此,黨報要做“正能量”傳播的引導者,必須加強隊伍建設,堅決打擊虛假報道、新聞敲詐等不良行為。
其次,要加強業務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當今時代,新事物、新觀念、新知識層出不窮。如果平時不堅持學習,就難以掌握新本領、應對新問題。新聞記者要以開放的思維探尋學習門徑,堅持在學習中掌握情況,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在學習分析中問題,把學習作為終身的任務,使學習由外在的要求轉化為內在的自覺,使學習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精神需求、一種生活方式,使自己的思維方式、理論素養、專業能力、知識結構與職業要求相稱,與時刊發展同步。
職稱文學論文范文投稿須知:《青年文學家》雜志是一本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全國大型綜合類學術期刊。本刊以展現大學生風采,教師教學交流為主題,集學術性、實用性、權威性、前瞻性與專業性于一體,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影響力,為國家機關、學術研究機構、企事業單位、高校的教師等發表研究成果、理論探索及學術研究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1979年創刊,198頁,全國公開發行,郵發代號:14-127。
參考文獻:
[1] (英)理查德?懷斯曼.李磊譯.正能量[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2.
[2] 現階段問題只能通過改革開放解決[N].人民日報,2012-10-22.
[3] 胡錦濤總書記在人民日報社考察工作時的講話[R].2008-06-20.
[4] 李長春.從三貼近入手,改進和加強宣傳思想工作[J].求是,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