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低段小學生科學探究特點與教學建議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學前教育時間:瀏覽:

  摘 要:眾所周知,低年級科學教學屬于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優化小學生的科學探究方式將有效鍛煉學生的科學思維。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在低年級科學教學中優化小學生的科學探究方式已經成為了小學科學教師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的根本方式。

  關鍵詞:低段小學生;科學探究;特點;教學建議

小學教育論文

  新課改背景下,低年級科學教學中優化小學生的科學探究方式對優化學生的科學學習思路和方法意義重大。基于新課程理念要求,給予低段小學生科學探究特點制定科學的教學引導策略,可以讓學生接觸更全面的學習內容,獲得更好的學習環境。

  1 低段小學生科學探究的特點

  1.1 環境特點——需要和諧輕松的探究氛圍

  傳統低年級科學課堂枯燥乏味,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較差,如果能夠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就能大大減小學生的學習壓力,繼而激發其學習動力和興趣,所以構建開放式低年級科學課堂非常重要。

  低段小學生的學習動機大多來自于快樂輕松的學習情感體驗,所以和諧輕松的探究氛圍,而且環境越和諧,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越強,探究成效也會更好,所以和諧輕松的探究氛圍是低段小學生科學探究的環境特點。

  1.2 教學特點——需要耐心細致的教學引導

  科學探究課堂中,學生雖然有了自主學習的權力,但課堂知識的引導主體仍然是老師。與傳統科學課堂相比,科學探究課堂雖不再關注教師如何教,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的教學作用因此減弱,正好相反,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問題,而教師借助問題解答,會更加順暢的向學生傳授知識。

  低段小學生尚不具備較高的科學素養和豐富的科學知識,往往很多看似非常簡單的科學知識也需要教師進行引導才能學會。所以,耐心細致的教學引導非常必要,是低段小學生科學探究的教學特點。

  1.3 學習特點——需要快樂和諧的團隊活動

  科學探究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學生可以在“開放,包容,輕松,和諧”的環境中相互學習交流,從而獲得必要科學知識和經驗常識,共同進步。

  所以在小學生的科學探究過程中,需要通過快樂和諧的團隊活動引導其互動交流,這是低段小學生科學探究的學習特點。合作探究過程中,教師以一個簡單的科學實驗任務引導學生分小組探究,這種方式照顧到了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非常有幫助。

  2 教學建議——開放式課堂的構建策略

  2.1 圍繞兩大教學目標

  2.1.1 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科學探究課堂中,學生可以自己進行科學實驗,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師在科學探究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增強其對各個科學實驗環節的操作熟練度,比如在教學《觀察水生植物》時,如何使用放大鏡、如何設計觀察過程等都屬于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范疇。

  2.1.2 培養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

  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簡單來說就是可以通過科學實驗與科學知識相結合,然后得出正確的科學結論。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要進行邏輯思考,還要進行數據分析。比如在進行《觀察水生植物》實驗時,如何測算水缸中水位的變化、如何設置對照試驗、如何記錄植物的生長情況等等,都屬于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范疇。

  2.2 兼顧兩種學習方式

  2.2.1 培養學生的活動興趣為前提

  科學理論知識枯燥難懂,學生難有興趣,而實驗教學過程更加繁瑣,如果沒有趣味化的知識展示和探究過程,學生則更難有興趣。所以,教師必須要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活動興趣,比如在教學《蚯蚓》時,教師可用多媒體講解蚯蚓的形態特點和生活習性,引導學生為蚯蚓制作“溫馨小家”。

  2.2.2 整合學生的學習方式為核心

  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需前后有序,一般情況下,教師都需要先展示科學實驗工具、闡述過程、提出問題,然后才讓學生進行實驗。基于此過程,教師需要先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掌握科學實驗原理和過程,然后再通過合作學習引導學生交流互動,并且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需十分注重學生的知識經驗交流,從而互補有無。

  比如在教學《水結冰了》時,教師首先讓學生自主學習,分析水和冰之間的異同點,收集實驗素材,理順實驗過程,提出問題并做出假設:“水在低溫下會形成冰”,然后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3-4人一起做科學實驗——在紙杯中倒入25℃溫水,然后放在小冰箱中,分別在5分鐘、10分鐘、20分鐘后打開冰箱觀察紙杯中水的情況,分別是水沒有結冰,部分水結成冰,水全部結成冰,之后學生對結果進行討論分析,最終得出正確結論——水在低溫下會形成冰,但需要一定的時間。

  2.3 體現兩大教學特點

  2.3.1 管理方式外松內緊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開放式課堂并不是“放羊”教學,相反,因為課堂環境更加開放,所以教師的課堂管理方式應更加科學,始終保持“外松內緊”的狀態。所謂外松,就是讓學生感受不到教師的管理壓力,所謂內緊,就是通過教師的管理調控保障課堂組織紀律。

  2.3.2 探究方式貼近生活

  科學知識和生活息息相關,構建科學探究課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構建生活化探究課堂。所以教師需要在科學探究課堂中融合多種多樣的生活化教學素材,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一些生活中奇妙的科學現象,比如在教學《比較柔韌性》事可以讓學生對橡膠棒、鐵棍和木棍進行柔韌度對比。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優化小學生的科學探究方式是新課程理念思想指導下低年級科學教學進行教學改革的重要措施。作為小學科學教師,應當明確低段小學生科學探究的特點,并采取科學的教學理念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積極優化相關的教學引導方法。

  參考文獻:

  [1] 教材編寫組. 一年級《科學》教材介紹與教學建議(下)——以湘版教材為例[J]. 湖北教育:科學課, 2017:62.

  [2] 黃曉冬, 黃曉冰. 科學(3-6年級)課程“生命世界”的知識特點與教學建議[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7(02):125-128

  推薦閱讀:現代中小學教育雜志主要面向什么人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和县| 黔江区| 云阳县| 团风县| 五家渠市| 舟山市| 墨竹工卡县| 河东区| 拉孜县| 尚志市| 常熟市| 三都| 枣阳市| 北安市| 美姑县| 巴彦县| 饶阳县| 罗山县| 江孜县| 涪陵区| 聂荣县| 嘉祥县| 青州市| 微山县| 肇源县| 中阳县| 康平县| 高雄县| 长沙县| 高阳县| 镇巴县| 孝义市| 泗水县| 淮阳县| 澄城县| 康保县| 临西县| 永康市| 临猗县| 江源县| 许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