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讓理想成為學生內在發展的驅動器。引導學生從起始年級都要制定“生涯規劃”,并引導學生立足實際,從興趣出發,將自己的理想具體化為遠、中、近期目標,開展各種活動,搭建好舞臺,加強習慣養成教育,讓學生宣示理想,并且使之成為其內在發展的動力。
關鍵詞:小學,理想,教育,方法
蘇格拉底曾說過: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理想是什么?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是理想,召喚著你,讓你不斷進取,不斷奮斗,不斷前進;是理想,指引著你,讓你獲取成功,走向輝煌。有了理想,你就有了前進的方向;有了理想,你就有了前進的動力。
我們從長期的教育實踐中認識到,小學階段是一個人樹立人生觀、價值觀、形成世界觀的關鍵時期,但是現實狀況是現代中小學生普遍缺乏崇高的理想。導致學生理想危機的原因除了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急功近利、惟利是圖、惟我所求的思想在作祟外,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學校對學生理想教育的簡單化、形式化,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包括理想教育在內的德育工作,沒有在學生心目中確立對理想目標終身追求的信念,而在全面實行素質教育的今天,理想教育應該成為學校教育工作的靈魂。
如何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呢?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一、讓教師成為教育理想的堅定信奉者
我校聚集了一群有教育理想、有人生夢想的教育工作者。
有夢想才有追求,有理想才有目標。在這個時代,一些人盲目地追逐著眼前的現實利益,不再關注頭頂的星空和心靈里的感動。教育工作者切不可這樣功利,眼光要看得遠一些,因為教育的本質是教人求真、向善、崇美。
我校適時提出了“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以理想引領成功,靠奮斗成就未來”的辦學理念,確立了“培養博學、厚德型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的育人目標。我校的每個老師都認同這個理念,同時也懷揣著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人生夢想,如果學校不能給老師們一個發展的平臺,不能引領教師的成長和進步,不能把教師的人生和事業帶到更高的境界,那么,在一番碰撞和沖突之后,老師們會由困惑而消沉,理想之光會黯淡,信念之火也會熄滅。
教師的理想和學校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學校的發展之路就是教師的成長之路,教師的成長又成為學校發展的強大推動力。
我校地處農村,300名學生,20名教師,多數是農村“民轉公”教師,平均年齡45歲,要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要適應新課改的發展,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如何使廣大教師在學習、工作雙重壓力下獲得幸福感,我們站在“以人為本”的高度,用科學研究的態度思考著為每一位教師創造成功的機會,提出了教師隊伍校本培訓“三三四”模式。我們通過開展 “青藍工程”“新秀工程”“名優工程”三項工程,引導教師通過“基礎型、發展型、優先發展型” 三個發展階段,引領教師經歷“合格教師”、“骨干教師”、“名優教師”、“專家型教師”四個成長過程。這樣的校本研究與培訓不僅使每位教師得到歷練,提高了教師整體素質,而且進一步堅定了他們的理想和信念。
三三四模式推行過程中,鼓勵教師制定個人成長規劃,記錄和督促自己的成長。在學校范圍內,以常規課堂大賽為依據評選“課堂教學改革先進個人”,在教研組內和學校范圍內進行優秀學科教師經驗交流,充分發揮其表率示范作用。鼓勵教師參加上級教育主管部門舉行的“能手”“優質課”等評選,借此打造“名師”團隊,搞好名師梯隊建設。現已培養濰坊市教學能手1人,青州市教學能手7人,青州市教壇新秀2人,縣級以上優質課10多節。三三四工程的實施切實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提高了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為學校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讓課堂成為撒播理想的園圃
人們常說,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既然如此,課堂,理所當然也應是撒播理想的主陣地。
我們在實踐中,不單在主題班會、思品課加強對學生理想教育的滲透,而是對所開設的所有課程都滲透進理想教育的內容。各科教師充分挖掘各自課程中所蘊含的理想信念教育內涵,以激發學生為理想而學習的熱情,從而消除為教學而教學的片面傾向。有人曾這樣說過,“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種人格心靈的‘喚醒’,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在新課程改革大潮澎湃的今天,我們更應為學生的精神發展而努力,讓學校成為老師和孩子共同的精神家園,讓課堂成為撒播理想的園圃!
三、讓理想成為學生內在發展的驅動器。
學校是學生理想的源發地,是學生夢想開始的地方。我們責無旁貸,要讓理想教育為少年兒童鑄魂。我們制訂了《理想教育實施方案》,引導學生從起始年級都要制定“生涯規劃”,并引導學生立足實際,從興趣出發,將自己的理想具體化為遠、中、近期目標,學生目標實現情況填入成長檔案袋,階段性目標達成以后學校將給予適當鼓勵。
“我要當科學家,我要當警察,我要當記者,我要當養路工,我要當天文學家,成為星空的守望者……。”說到未來,孩子們黑葡萄般的眼睛里都閃現出光芒。
孩子們在確定了自己的遠期和近期目標后,都會滿懷激情,信心倍增。這時,我們會因勢利導,開展各種活動,搭建好舞臺,加強習慣養成教育,讓學生宣示理想,并且使之成為其內在發展的動力。
我校通過開展“四個一”活動,搭建了學生宣示理想的平臺。“四個一”,即舉辦一次理想教育專題演講會,讓學生展示自己的理想;召開一次理想話題座談會,了解學生理想實現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進而予以疏導;為每個學生建立理想檔案,記錄下每一位學生實現理想的過程;參加一次社會實踐,讓學生將自己的理想融入社會,從而體會成就的快樂。總之,確立理想不僅僅是學生自己的事,也是學校和教師的事,但確立的理想必須是學生內心對未來奮斗目標的設定,并且甘愿為之而努力。
現在,全國上下都在追尋‘中國夢’,‘中國夢’的希望尤其在青少年身上。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一定要激勵少年兒童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為“中國夢”的實現增添強大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