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山西評中級職稱的論文要求?首先要知道中級職稱的條件有哪些,才是論文發表時所需要掌握的方式。在此呢小編就為你簡單減少一下中級職稱的條件,希望對你論文發表有所幫助!
中級工程師職稱評定條件(發表論文一篇,第一作者)
(1)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五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2)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六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3)中專(高中)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4)初中以下學歷人員須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五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以上是對中級職稱的評定的基本條件,想了解更多信息可咨詢期刊vip網的客服,這里有專業的論文發表團隊為你做相應的指導,同時希望你的論文能早日發表!
山西中級職稱論文范文參考:明清時期山西農業生產方法的改進
山西位于黃河中游左岸,黃土高原東部,全省山地占40%,丘陵占40.3%,平原臺地占19.7%,氣象為溫帶大陸性季風帶,雨水集中在冬季,年均勻約380 600毫米,無霜期在120—220天之間,十年九春旱。明清時代山西雖是農業區,但天然條件對比差。而明清時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前期,隨著社會的革新,傳統的農業消費,經過全省農夫的辛苦盡力,在消費方式上也在一直變更。本節試就明清時代山西農業的消費方式作一討論。
一、農業耕作技巧的改良與進步
明清時代的山西農夫針對山西省各個地域的天然條件和農作物的特征,對農業耕作技巧盡力進行了改良和進步。明人呂坤說:“沁水農政,令人起舞。大端多糞少苗,熟鋤多耕,壅本有法,去冗無差而已。其粟穗長可尺半,四五穗便可盈升。……糞多力勤,八口饒養”,①因而呂坤得出論斷:“膏田一畝,勝薄田十倍;精田一畝,勝荒田一倍”②。由上可見,明代的山西農夫對種田已有一套對比成熟的方式,并特殊注重糞肥和勤鋤,這樣地步的收成,將比薄田多10倍。同時,對籽種的培養也非常注重。如雍正《山西通志》載:汾州(汾陽)以北,早谷有一窩蜂、關東黃,夏谷有四根齊、六根齊、九根齊、枰桿黃、老來白、臨秋變等。汾州(汾陽)以南,早谷有馬拖韁、白老漢、竹葉青;晚谷有潞州黃、一把箭。早谷以60日為率,宜旱田;晚谷以120日為率,宜水田。潞州黃一種,早種則晚收,晚種則早收,水旱田皆宜。
如果您現在遇到期刊選擇、論文內容改善、論文投稿周期長、難錄用、多次退修、多次被拒等問題,可以告訴學術顧問,解答疑問同時給出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