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體育教學是按一定計劃和《新課程標準》進行的有目的和有組織的教育過程。體育教學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其任務是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術與技能,增強其體質,培養其道德、意志、品質等。它是學校體育實現的基本形式,是體育目標的實施途徑之一。本文發表在《體育博覽》上,文章論述了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都有哪些,是體育論文發表范文,供體育教師參考。
摘 要:準備活動是中學體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準備活動完成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基本部分任務的完成,它對增進健康、增強體質、防止傷害事故,掌握體育知識、技術、技能都有重要意義。本文就以我校高中三個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就中學的準備活動進行調查和研究,提出中學體育課準備活動存在的問題及相應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中學;體育教學;準備活動;職稱論文
1 前言
體育課的準備活動,是中學體育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體育課的準備活動沒有得到人們的足夠重視,我們在體育教學中往往關注的是課的基本部分,而忽略體育課中的準備活動時段的健身功能的發揮,對體育課準備活動內容開發上缺乏創新點,慢跑-定位徒手操成為當前中學體育課的不變定律,學校體育課的準備活動組織形式與練習內容單一,致使學生對體育準備活動感到枯燥無味、厭學,嚴重影響了體育課教學效果。因此,中學體育課準備活動的創新與改革勢在必行。
2.中學體育教學的準備活動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2.1學生對體育課準備活動的認識不足
調查結果表明,我校的絕大部分學生都已懂得或了解準備活動在體育課中的地位和作用,半數學生知道準備活動內容與體育課主教材內容的關系和準備活動的運動量。但仍有不少學生對體育課準備活動認識不足或錯誤。如22%的學生認為體育準備活動可有可無等,同時通過交談和觀察,得知有相當一部分同學錯誤地認為準備活動“太賣力”的話會消耗體力,影響基本部分內容的學習,特別是遇到有教學比賽、測驗,準備活動“出工不出力”的現象則更為嚴重。
2.2學生對待體育課準備活動的態度方面
現在大部分學生對待準備活動持無所謂態度。老師盯得緊一點,學生練習就認真點,準備活動已完全成為一種形式。近13%的學生敷衍了事應付完成和不愿做準備活動練習,更說明有一些學生因各種原因,對準備活動的練習已產生反感,這足夠引起我們重視了。
2.3體育課準備活動采用的組織形式與編排方面
調查結果表明,體育課準備活動組織練習形式,最多采用的是由教師指定固定學生帶練;較多采用的是由教師帶練;很少采用的是由學生自己組織練習。由此說明,目前的體育課準備活動練習形式單一、死板,是學生對準備活動枯燥乏味的一個重要因素。要提倡內容豐富,形式新穎,既要有集體形式,同時也適當采用分組進行。基本操有徒手、有器械,活動有定位,也要有行進間的。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地變換運用。在編排上應根據人體機能的生理規律,合理安排一套操的順序,由慢到快,由易到難,由四肢到軀干再全身。專門性準備活動可安排在一般性準備活動之后,使其與基本部分自然銜接起來,在準備活動中,整理或放松活動不宜安排。在組織指導上應根據目的、任務、場地、氣候和學生年齡特點及水平有選擇地合理安排。
2.4準備活動內容單調乏味。
一套基本徒手操,一個游戲長期使用,久而久之,學生感到乏味、厭煩。在教學中,選擇準備活動的內容應全面、豐富、形式多樣。既要有徒手體操,又要有器械操;既要有原地的、也有行進間的;既有單人的、也有雙人或集體的;既有一般練習,又有模仿、誘導或輔助性的專門練習。這樣使學生感到新穎有趣,既提高神經系統興奮性,又激發了學生的運動欲望。
2.5只注重一般性準備活動、忽視專門性準備活動。
許多人認為準備活動就是做個游戲,做幾節基本操。他們沒有充分認識到專門性練習在準備活動中的作用。我們知道,一般性準備活動主要是使全身各主要肌肉群、關節、韌帶都得到充分的活動。準備活動是為主教材服務的,因此要有的放矢,使與完成基本部分主要教材有關的肌肉群、器官以及各主要系統機能得到充分活動。它是在一般性練習基礎上,采用動作性質相似和結構與基本部分教材相類似的專門性練習。這是一般性練習無法代替的。只有合理地安排一般性和專門性準備活動練習的比重,才能保證體育課任務的順利完成。
2.6準備活動缺乏中小學特點。
中小學生由于年齡不同,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著顯著的差異,這就決定了中小學的準備活動應各具特點。但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區別不大,小學成人化,中學公式化,一套操,一個游戲,小學用,中學也用,甚至把高級運動員的專門性練習也拿來用。這種毫無區別,毫無特點的準備活動,違反了教學規律和中小學生的生理特點。小學生的準備活動應根據身體發育特點,以游戲或簡單易學動作為基本,中學體育課的基本部分相對運動量較大,在準備活動時,既要有一般性練習,又要有專門性練習,并要根據男女生生長發育的明顯差異,結合教材特點,提出不同的要求。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3.1.1 準備活動是體育課教學中的一部分。準備活動不僅可以使學生身體得到練習,而且可以預防運動損傷和不良生理現象的發生,發展一般身體素質和基本運動能力。因此教師在思想上必須高度重視,使學生能認真的有效的、有針對性的做好每一節體育課的準備活動。
3.1.2 嚴格要求學生做好準備活動。在每節課上,學生情緒表現是不同的,我們要更好的了解學生的情緒,對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創造一個健康向上,節奏明快,氣氛活躍的課堂,是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的。所以教師要帶做準備活動,并以自己標準、優美的示范和準確宏亮的口令來影響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才能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
3.2 建議
3.2.1 準備活動的內容要與課的基本教材相結合
一般性準備活動與專門性準備活動相結合,做到場地規劃緊湊合理,減少發放器材,隊伍的調動次數。并把一些模仿性、誘導性和輔助性練習或分解練習都充實到準備活動中去。這樣不僅能增加準備活動教學的內容,而且使整個課堂教學過程融為一體,從而還提高了課的質量。
3.2.2 準備活動內容要不斷創新
目前的體育課準備活動練習形式單一、死板。要克服單調死板又枯燥無味的教學模式,體育教師要不斷應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大膽地對傳統模式進行創新改革,力求做到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化。這樣就能使學生產生好奇,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達到準備活動的目的。
3.2.3 準備活動的練習形式要多樣化
形式多樣的準備活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活動情趣,使學生全身心投入準備活動,這樣準備活動才能真正達到活動筋骨和鍛煉身體的目的。如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運用自己已經掌握的基本知識、技能,選擇有關項目進行鍛煉,這樣既能彌補學生肌體練習中的不足,又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的主動性,同時在運動負荷的這安排上也能體現出區別對待的原則,使學生得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其運動欲望,提高準備活動的實效性和可行性。
總之,體育教學中的準備活動決不是可有可無的,我們要在體育教學實踐中與時俱進,不斷研究、探索、完善、使之朝著科學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教育期刊投稿須知:《體育博覽》是由北京市體育局主管、體育博覽雜志社主辦的擁有三十年輝煌歷史綜合性時尚體育雜志。1978年,《北京體育》創刊,以推廣體育精神為己任。整本雜志在設計的風格、專題的擬定、圖片的篩選、文字的斟酌等各個方面都很自然地流露出雜志的恒久不變的精神思想。主要刊登體育類新聞咨詢,體育時尚,體育名人訪談。《體育博覽》(研究版) 定位刊登體育類學術論文。郵發代號:8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