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素質教育在國內已經爭論得沸沸揚揚,但是面對中國的應試教育,一路坎坷,很不樂觀。如何處理好與應試教育的關系,也就成了在中國推動素質教育的關鍵。文章發表在《中國體育科技》上,是高級教師職稱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文教學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相對應,但也并非絕對對立的概念,因為兩者在詞義上本來就并非反義詞。
尋求在考試制度下教育的素質教育化,也正是立足當前中國現實的教學方式改革的基本立足點,但實際上中國的素質教育根本沒有取得太大的成效。
初中語文教學突出其工具性,的確有一定的理由。在基礎教育的課程設置中,語文課所占的比重首屈一指,應該就有這方面的原因。初中語文教學注重其文學性,也無可厚非。毫無文學成份的語文課,只是語言文字的解剖學,除語言文字工作者對它有興趣外,恐怕就只好供孔乙已們研究“回字有四種寫法”了。
但是,我們在津津樂道這些性質之時,千萬不能忽略甚至忘記了初中語文的其他同樣重要的性質。初中語文是一門極具情感性的學科。這種特性突出地體現在它的許多課文以及學生的作文之中。中國素有“詩言志”的傳統,現代的文學作品更是注重張揚自我,抒發生命的感受;初中的課文所選的多是個中精華。
在教學之中,教師若不調動學生的情感介入,只在那里空作語言及編寫技巧等等的分析;那么學生單覺索然無味還不算糟糕,更為糟糕的是任你口若懸河,學生還以為你在講愛斯基摩人的語言。而學生作文缺乏了真情,單賣弄文筆,寫出的只不過是現代的八股文,語文教學設若淪落到如此地步,豈不悲哉? 初中語文還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
二、關子初中語文教材的思考
教材,又稱教科書,是學生學習的課本。
記得從前有一篇課文叫《珍貴的教科書》,講的是在革命戰爭年代人們為了教科書而付出生命代價的故事。可見了教材對于熱愛學習的人們來說,是多么重要! 然而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教材”的形式甚至含義也有了相應的變化。將那三五本或薄或厚的書本當作一字千金的教材,并把它化作緊箍咒牢牢套在學生的頭上,那么造就的頂多是“孫行者”,絕不是“孫悟空”。人們常說: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
其實只說對了一半。死的教材造就不了活的人才,教材也必須是活生生的。何謂活的教材? 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才能編出富有生命力的教材。以“四書五經”取士的封建統治者不明白這一點,即使明白了也不可能改變它,因為他們需要的是城批的奴才。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是各行各業的人才。幾套“教何況初中學生風發正茂,他們有的是活力,有的是激情;如果用死的教材去扼殺活的“青春”,語文教學豈不是走向了自身的反動? 所以,初中的語文教材無論是國編的,還是地方編的,都只是“素材”;只有結合學生實際編定的才是真正的教材。
初中的語文教材可以取舍,可以自編,前提是能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鄧總設計師有句名言:管他黃貓黑貓,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語文作為一門靈活性極強的學科,它的教材又何須千篇一律? 據說某私立中學采用四大古典名著為教材,學生在會考中語文成績居然名列前茅。當然就算此事屬實,也不過是個特例。對于初中學生而言,語文還是應有基本的教材,教師在此基礎上又作增刪取舍,以適應教學實踐的需要。
三、初中語文“課堂”新解
語文課本該是最生動最富感情最吸引人的學科之一,而初中學生求知欲強、情感豐富,理應酷愛語文課才對,可事實并非完全如此。某此初中語文教師愛將活生生的課文當作死尸,非細細解剖并將五臟六腑掏出來展覽不可,這實在令人反感。
不信,你去問問那個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講了整整24 節課的“大師”,他一定還搖頭晃腦地說:“上得多么? 多乎哉,不多也。”至于他的學生,唯一的收獲恐怕就是:有了打坐的毅力。其實,課堂課堂,上課的天堂,絕非打坐的禪房。初中語文教師應根據學習內容、學生實踐,學校的設備,設計生動活潑的課堂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知識。
花有百樣紅,課堂為何面目只有一種:組復新鞏動? 魏書生老師獨創的課堂教學六步驟:定向——自學——討論——答疑——自測——自結,就打破了課堂常規。課堂設計須注意的只有一點:主人公只能有一個,那就是學生;教師的職責是當好一名導演,或都最佳配角。
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初中語文課也須選擇適當的教具,有條件的還可以采用現代教育手段。初中學生好奇心強,注意力有時容易分散;教師須注重引導,做到“得魚忘筌”,切不可為“課件”而“課件”。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每堂課都弄一筐“教具”去,弄棒使槍,只圖熱鬧,不看門道,教師豈不成了一個賣狗皮膏藥的江湖朗中?教室可以成為課堂,但課堂絕不等于教室。
孔子尚且可以在樹下講學,何況今天的教師? 初中語文的課堂向外延伸,已經不再是設想,而是現實。在這層意義上說,人們常說的“語文課外活動”“語文實踐活動”,不也是“課堂嗎”? 只要能有效的學習,課堂又何必有“內外”之分!四、關子初中語文的基本內容初中作為基礎教育的中間環節,必須為將來的學習夯實基礎,所以語文教學重視“聽說讀寫”訓練的傳統還是有繼承的必要。但是“聽說讀寫”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故訓練時應分而合之,合而分之,整體推進。
切不可顧此失彼,或重讀寫、輕聽說。當然作文( 口頭或書面的) 仍是學習語文的最高層次。“作文先作人”,每寫一次作文就應讓學生受一次精神的洗禮,從而做到:人以文高,文由人美。 大而言之,語文即生活,生活才是語文的真諦。初中學生“人”的意識已漸漸喚醒。
那么,何不讓他們試著到生活的大課常中去學習語文,運用語文呢?由此看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并不是以傳授知識為單一目的的簡單過程,它必須依據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站在高角度上多側面設計并付諸實踐,才能真正完成課堂教學的最根本任務:培養具備扎實基礎、掌握基本技能、具有創新意識的新一代高素質人才。
進行有效教學是我們的責任,成為一名有效教師是我們教師的本分,今后我將為之而繼續探索, 以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力爭成為一名當之無愧的初中語文教師。
體育教育核心期刊發表推薦:《中國體育科技》創刊于1959年,本刊為雙月刊,主編:田野。國內統一刊號:CN41-1105/R,國際刊號:ISSN1002-9826,由國家體委科研所、情報所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