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育肥豬飼養方法及其疾病防控管理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生態學時間:瀏覽:

  摘 要:生豬飼養中育肥階段的管理與養殖場的經濟效益密切相關,合理的飼養方法及疾病防控管理措施有助于促進育肥豬盡早出欄。該文結合育肥豬生長特點,總結了育肥豬的飼養方法,并提出優選良種、提前進行防疫免疫等疾病防控管理技術措施,以期為提高生豬育肥階段的飼養效果提供參考。

  關鍵詞:育肥豬;飼養方法;疾病防控

畜牧工程師論文

  育肥階段是肉豬飼養中非常重要的階段,該階段的管理好壞與養殖場的經濟效益密切相關 [1]。育肥階段是指從斷奶仔豬的保育期結束到出欄之前的時間。該階段豬的各器官相對比較完善,消化系統功能發育較健全,消化飼料的能力較保育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機體的抵抗能力也有所增強,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大大增強,骨骼也達到了完全發育的階段[2]。因此這階段的管理與保育期的管理有所區別,以育肥為主,盡可能以較少的成本投入獲得更多產量高且品質佳的豬肉。

  一直以來,我國飼養場進行生豬飼養的傳統方法為散養,由于缺乏專業知識,食物的投喂方式較粗放,飼料搭配較隨意,延緩了育肥豬出欄的時間,不利于養殖效益的提高[1]。近年來,廣德市桃州鎮生豬養殖業快速發展,為提高豬飼養業的經濟效益,當地農服中心積極推廣科學的育肥豬飼養方法,加強對各類疾病的防控管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 育肥豬的飼養方法

  1.1 飼料配比均衡 要提高豬群的體質和免疫力,最基礎的保障即是科學配制日常飲食,確保養分供應均衡,提高豬群生長的健康度和整齊度[2]。日糧飼料的合理搭配要結合豬所處的日齡特征以及對養分的需求特點,有計劃地做好粗蛋白、膳食纖維、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等補給配制,不僅要求日糧的搭配比例合理,還要求類型多樣化,實現多種營養物質互補的效果,促使蛋白質等養分消化率、利用率的提高,為豬的生長發育提供足夠的營養物質[3]。目前,我國生豬養殖一般為二元、三元雜交豬,因此養殖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日糧的全價營養,并合理添加必要的維生素、礦物質等。相對于地方豬品種,三元雜交豬對微量元素的需求量更大,因此在三元雜交豬處于應激狀態或疫病動態流行期時要及時增加微量元素的補給,要求是常規用量的1.5~3倍,以提高豬群應對應激條件以及疫病的抵抗力[1]。

  飼料類型的選擇不僅要求養分均衡、品質優良,還要求適口性較好、性價比合理。具體飼料類型的選擇要結合各地實際,根據當地主要的糧食作物類型,在保證飼料養分供給及品質的基礎上對飼料配方進行適當調整,以適當降低成本,飼料成本在生產總成本中占比一般高達70%左右[3]。顆粒狀的飼料浪費少、容易消化且適口性較好,因此應優先選擇顆粒狀飼料。科學均衡搭配各類飼料原料,飼料質量合格,要求不發霉、不變質,確保豬生長養分充足。

  1.2 科學合理飼喂 目前我國規模養殖場內飼養的瘦肉型商品豬類型主要為二元或三元雜交豬。相對于本地豬,二元或三元雜交豬的育肥潛力更大,飼喂要求也更高[1]。目前育肥豬飼養中常見的飼養方式有自由采食和限制采食2種,一般自由采食模式有助于豬體重的增加,但胴體的品質較差,而限制采食模式可以提高飼料的利用效率、增加瘦肉率,但體重增加速度比自由采食模式慢。目前多數養豬場選擇將2種飼喂方式結合起來,前期自由采食、后期適當控制飼喂量,即當豬體重<5kg時每日飼喂5~6次,堅持自由采食、少量多次,不控制飼喂量[1];當豬單只體重達15~20kg后,要求每天不間斷供應清潔水,每日投喂2次,分別在6:00—7:00、17:00—18:00,每次保證8~9成飽即可,因為過飽會導致脂肪含量過高、瘦肉率降低,進而降低豬肉商品性。對于瘦肉型商品豬,若單只體重達到90~120kg時即可進行出欄、銷售,此時豬肉品質佳、經濟效益明顯[4]。

  飼喂中要嚴格做到定時、定量、定質,即每日在固定時間按照固定次數(每種飼料類型的投喂次數有所差異,若飼料主要為精料,則每日投喂2~3次為宜;若主要為青貯飼料,則投喂量每日適當增加1~2次)進行投喂,有助于提高豬食欲和飼料利用率。此外,季節不同,每日投喂的時間、次數也應適當調整。如在晝長夜短的夏季,白天投喂次數可增加1次;在晝短夜長的冬季,夜晚投喂次數可增加1次。結合豬的食欲、身體情況及時對飼喂量作出合理調整,確保豬采食達到8~9成飽,維持其食欲處于旺盛狀態[1]。

  1.3 加強豬舍管理 對豬舍開展全面細致的清洗、消毒,滅殺豬舍內病原菌,之后豬舍內空置7d左右,之后再轉入育肥豬。整個飼養場內要加強生物安全防范管理,結合氣候變化適當調節舍內溫濕度,抓好防暑降溫、防寒保暖、防風控濕等工作,盡量降低因環境劇變而導致豬產生應激反應的概率。育肥豬生長適宜的溫度一般在16~20℃、相對濕度控制在45%~75%,因此要結合各場實際情況進行溫濕度的控制,確保其處于適宜范圍內。此外,加強豬舍通風換氣管理,及時排出有害氣體;夏季溫度高、蚊蟲多,要提前做好預防;冬季溫度較低,要做好防寒處理,避免冷刺激導致豬腹瀉等問題[5]。

  1.4 合理分群,盡早調教 為便于育肥豬生長階段加強管理,育肥前要結合豬的品種、體重、采食情況等進行合理分群,確保豬群內個體生長發育均勻。一般同群內的豬體重差異在±3kg,防止以強欺弱、以大欺小;一般每頭豬占地面積要求至少達到1.2m2,每群飼養豬的數量為10~20只為宜。分群后對豬的生活習慣進行適當調整,養成在固定地點吃食、睡覺、排泄的習慣,既有助于管理、保持較好的衛生條件,又有助于減少疾病的發生。

  1.5 “滅四害”,適時驅蟲 “滅四害”、驅蟲(包括豬體外、體內的寄生蟲)是規模化養殖場豬飼養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包括對環境進行清潔消毒(有助于滅殺環境中的病源)、對鼠類及蚊蠅類的中間傳播媒介進行適當控制、針對性地施藥防治。在“滅四害”的過程中需要采取必要的保護性措施,要求選擇毒性低、副作用小、效果好、安全性高的防治藥劑。

  2 育肥豬疾病防控管理

  推薦閱讀:申報畜牧師要符合什么條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都县| 松潘县| 沧州市| 金溪县| 忻州市| 绥江县| 潍坊市| 北票市| 菏泽市| 甘孜县| 铁岭县| 屏山县| 隆化县| 于田县| 手游| 霍州市| 洱源县| 穆棱市| 海伦市| 沅江市| 滦平县| 台中县| 巢湖市| 平山县| 贞丰县| 甘孜县| 外汇| 三台县| 南木林县| 蓬安县| 简阳市| 宜春市| 郁南县| 涿州市| 陵川县| 日喀则市| 安吉县| 泽普县| 合川市| 合阳县| 华阴市|